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18 03:43:00
导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开放性结构
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所传输的有效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联结纽带”。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也不断丰富、更新,甚至出现了从未有之的“新介体”,其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结构特征。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哲学内涵出发来探究其根源。
从中介的词源意义来看,“中”有跟四周距离相等,在范围内,不偏不倚等含义;而“介”字主要是指在两者之中,如介绍,媒介,介质等。“中”与“介”连接在一起合成一个词组,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中间、媒介、联结的意思,人们一般使用其“在中间起媒介作用”的含义。
中介概念在黑格哲学体系中是最常用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是用中介运动联系起来的宏大的“哲学大厦”。正如黑格尔所言:“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括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起始点是“存在”,但“存在”不具有“本质性”的特征,只是事物外在的、丰富多样化的表象。而它的“质”隐藏在“存在”后面的“他物”中,“这种认识是间接的知,因为它不是直接在本质那里、本质中,而是从一个他物、从‘有’开始,并且要通过一条先行的道路,即超出‘有’之外,或者不如说进入‘有’之内的道路。由于‘知’先从直接的‘有’使自身内在化,它才通过这个中介找到了本质”。…即,“直接的有”是从“知”到“本质”的中介。
恩格斯把“中介”置于进化论和辩证法的理论背景下来理解。他认为,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鱼类和两栖动物之间的也是一样的……,“非此即彼!”是越来越不够用了。……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转移……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同样也不知道有什么严格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普遍绝对的“非此即彼”。除了“非此即彼”又应在适当的条件下承认“亦此亦彼!”并使对立方通过中介而相互联系起来。恩格斯把“中介”理解为“中间阶段”,“中间环节”,运动方式是“过渡”。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我们还可以从“一分为二”与“一分为多”的关系来剖析中介的内涵。事物是对立统一的,但同时整个世界又是多样性的统一。在事物本质层面上表现出“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性质;而在事物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上,却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即“一分为多”。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一分为二”,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事物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不断运动,互相转化的动态变化中。对立双方的联系、运动、转化,不是凭空发生的,因此,只有借助于“一分为多”中的“多”。“多”即是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联结纽带,也是事物相互转化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事物多样性的外在表象)在这个意义上,“多”也就具有了“中介”或“介体”的内涵了,而且,这个介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上述的这个意义上而言,介体的开放性结构特征,本质上是由其哲学上的先天性特征所决定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结构特征的最根本的原因。
在一个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是已知的,是确定的;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相对于确定的主体、客体而言,又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于介体有多种选择。例如,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是一对一的面谈方式,可以是家访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电话或是网络聊天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介体选择的多样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介体”会不断涌现出来。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结构特征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前所述,中介的本质就是“一分为多”中的“多”。从哲学层面上而言,介体本身必定不具有单一性、确定性与绝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欲作用于介体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及有效信息,随着外在条件地不断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同时,中介作为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条件,为满足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需要而不断地组合与重构;始终处于运动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舍弃阻碍发展的因素而吸收发展需要的因素为己所用。简言之,“外力”的作用与“内力”的需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结构特征。
第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为实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除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之外,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教育信息与新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在这个层面上,迫使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为满足主体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与更新。这种变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求这一外力作用下完成的,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的结构特征才能满足这种需要。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传媒载体的出现,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备开放性结构的直接原因。简言之,新的传媒载体的出现,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沟通交流,而新传媒载体的出现,使教育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新交流模式”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育载体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只有具备一种开放性的结构才能吸纳因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式传媒载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必须是开放性的结构。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究竟哪条道路是最便捷的呢?究竟搭载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是最高效的呢?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研究,以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结构的整体概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形成“介体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思维。
第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结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各种“新介体”不断涌现出来。只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研究,尤其是集中力量对“新介体”进行重点研究,才能为实践工作及时提供理论指导。面对“新介体”,不该回避,借用其优势为我所用。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介体”,是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研究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专著于“介体”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工作,才能打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通道,节约成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 上一篇:构造企业信用机制探讨论文
- 下一篇:信用卡诈骗犯罪司法认定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