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探析论文
时间:2022-07-14 04:58:00
导语:新课程理念下的口语交际教学探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生活中运用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文章从口语交际的概念及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口语交际教学发展滞后的原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兴趣、克服心理障碍、勤于训练、科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口语交际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的终身发展。然而,虽然教育界已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口语交际认识的不足以及现行升学考试对口语交际能力考查的相对缺失等原因,使其在实际教学中发展滞后,急需深入研究。
一、口语及口语交际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口语”解释为“谈话时使用的语言”,既包括方言的口语,也包括普通话的口语,既指不连贯的只言片语,也指流畅的话语。它与书面语表面上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两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是书面语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l】。语文教学中的口语指的是标准口语。那么,什么才是标准的口语呢?这通常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语言为本国通用语言,二是表达要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因此,标准口语可理解为:符合人们日常习惯和使用规范的本国通用语言的口头表达[21。
那么什么是口语交际呢?恩格斯曾有过精辟的论断:“人们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专门用来交际的,语言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就在于交际;离开了人们的社会交际,语言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柳所谓口语交际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交际情景的设置,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新课标理念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一)新课标理念
2O世纪7O年代始,“听说”被编人语文教材,8O年代教材中出现听说训练。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肯定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提法I4l,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把它放到了与阅读、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提法的改变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听说能力认识的深刻变化,如将听、说分离的提法改为口语交际,回归了原本的整体,而且反映了语文新课程改革服务生活,重日常实际应用的新理念。因此,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也从演讲、辩论、报告等方面逐渐转换到日常说话式的训练,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实际和人的终身发展。
(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如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由“有表达的自信心”到“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更强调得体地交流和表达;由“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到“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更强调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我国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价值取向偏离
国外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教学部分对各年级要达到什么目标规定得十分清楚。如美、德、英、日等国的课程标准,对各年级要达到什么目标及其口语交际教学的范畴、使用的技巧都有具体的规定[4l。而在我国语文新课标中,口语交际能力被笼统地表述为“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只是把口语交际教学大致地划分了四个学段,至于每一个阶段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并没有详细说明,以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没有参考的依据。反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盲目性、教学评价的随意性。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脱节
我国现行的口语交际教材中,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上,并没能很好的体现口语交际互动式教学的特点,口语交际教材往往是“新瓶装旧酒”;另一方面是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创设逼真的言语交际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学校缺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早已被教育者们倒背如流,但在考试的压力下,各种文艺活动、辩论、演讲比赛等几乎都被挤出了校园。为在表面上落实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更多地以复述课文取代专门的口语交际教学训练。口语交际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或几个同学参与,大多数的同学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教师口语交际素养匮乏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这就要求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口语交际理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语言应用能力。而我们一些教师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口语交际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教师则不能准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目标、要求、实施策略及测评方法,难以有效设计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活动。(五)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普遍而又奇怪的现象:小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初中生稀稀落落发言,高中生羞羞答答不发言。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愿发言,因为学生、家长、老师关心的都是考试.不考则抛在一旁。在当前的教学评价中,只笼统地提出了“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口语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评价体系如何构建及评价指标如何确定急需进行深入研究。
四、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解析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促使一个人认识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需要是兴趣的基础。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觉得口语交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需要。可以讲述口语交际的一些生动的故事,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口语交际活动,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在需要。
例如:罗斯福曾在美国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绝密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嗓门问对方:“你能保密吗?”对方忙表态:“当然能。”罗斯福接过话来:“那么,我也能。”二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罗斯福顺水推舟地按照对方的思路保守了秘密,风趣幽默,令人叫绝。
口语交际不仅是社会交往的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学生在听完这些经典例子之后,在回味的同时,会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克服心理障碍
在激起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后,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开121。产生口语交际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自卑、固执和性格三个方面。针对其产生原因,克服口语交际心理障碍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积极热情的鼓励。学生得到r鼓舞和激励,对口语交际的求知欲就会油然而生;二是创造良好的氛围。在一个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班级里,有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而主动发言;而在一个比较死板的班级里,即使是外向的学生也会沉默不语。热烈的发言气氛,良好的集体风气,对于克服口语交际心理障碍来说十分重要。
(三)勤于训练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已铸成金文存放在牛津大学,可谓演讲的典范。然而,他的演讲才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年轻时,林肯经常到法庭去听律师们的辩护,经常倾听政治演说家的演说,观察传教士的布道,并注意模仿他们,经常对着树桩、玉米演说。在具体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是善于创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教师应鼓励学生设计一些“情景模拟交际”,让学生积累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二是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教师务必做到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言的配合,唤起学生的共鸣;三是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卡耐基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实在太少了。即使是伟大的演讲者,也要借助于阅读的灵感和得自书本的资料。想要增加及扩大词汇储存量的人,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文学的洗礼。”[7/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积累精彩片段;四是结合多媒体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多媒体有集声、像于一体的优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增强可模仿性。
(四)科学评价
素质教育中的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甄别和选拔上,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口语交际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或途径两个方面。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比如,要求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运用吐字发音技巧,使声音圆润、清晰、动听;合理运用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虚实等方面的变化,更准确地表情达意;尽量使语速、顿连、节奏、语气等符合交际情景。而把这些要求加以细化,就成了评价的标准。
建立多元评价渠道。反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况的渠道是多元的,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来自教师的反馈,这是最直接的;二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反馈。对口语交际的态度,努力的程度,学生自己最有发言权;三是来自同学之问的反馈。学生平时交往最多的是同学,同学之问的反馈比较真实全面;四是来自学生家长的反馈。这是学生课外交际情况的主要反馈渠道。
- 上一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会议纪要
- 下一篇:建设局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