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时间:2022-06-02 10:09:00
导语:阅读教学能力培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创新;多角度阅读,培养学生能够创新;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创新;肯定问题答案的多元化,激励学生勇于创新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掌握学法,学会自主学习、提出反面多项假设、反面论证假设、正面论证假设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而阅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是语文课的重中之重。笔者从自主学习、多角度阅读、鼓励质疑问难和肯定问题答案多元化等四方面的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乐于创新、能够创新、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
【关键词】创新能力;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多角度阅读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阅读教学内容中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创新
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谈到:“教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因此,阅读教学首先应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豪迈的激情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引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如在我接任每一个班级之初,首先要向学生说的话是“你最需要我帮助的是什么?”“只要你愿意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及时出现在你的面前”……
(3)让学生掌握学法,学会自主学习。如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老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分析文章。课后指导学生学会拓展延伸,拓宽知识面。每一节课结束后,我都要问学生:“在这堂课里,你是怎样学懂课文的?反思一下,哪种方法比较好?”
二、多角度阅读,培养学生能够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往往有差异,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求异,从不用角度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设想和推测,培养思维的多向性。如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课文时,我从以下四方面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1)提出反面多项假设。我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杜十娘不死,你如何为她另设结局?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有的说,她回到最熟悉的地方,遇可心人再嫁;有的说,她创立自己的企业;有的说,她隐瞒出身,再世为人;有的说,她和李甲重归于好……
(2)反面论证假设。接着让学生说出你这样为她另设结局的理由是什么,是否符合杜十娘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后,他们发现为杜十娘另设的结局都不能体现杜十娘的性格特征,也不符合情节的发展,不是杜十娘所想要的结局。
(3)正面论证假设。那杜十娘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层层分析知道,杜十娘要求的不是短暂的欢爱,甚至也不是婚姻。她自己说,是一份“生死无憾”的真情。这份真情是一种不为金钱和利害所左右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相互吸引,是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情感。
(4)推翻假设,得出结论。杜十娘一定要死,死是杜十娘对爱情执著的最好诠释。杜十娘只有死才能达到文学悲剧美的效果。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思维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类,尤其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1)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如在教《药》一课时我就出示课题,鼓励学生质疑,学生对题目备感好奇,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药是什么?”“治什么病?”“是包好的良药吗?”“为什么?”……这些问题我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学生带着疑问预习课文,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其创造思维得到充分延伸和发散。通过在学生的初次自我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点拨学生质疑辩难,向更深一层次提出和解决问题。如《药》一课的主题可用三个问题来概括:①“药。”说明什么?老栓夫妇用辛勤挣来的钱去买人血馒头,认为它是治病良药。②“药?”说明什么?小栓吃药后死了,这药成了大问号。说明人民群众愚昧麻木。③“药!”说明什么?鲁迅把华夏两家悲剧写成《药》,起到唤醒民众的作用,是良药。
(2)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批判思维是阅读教学中创新活动的最重要的品质,阅读的评判活动就是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活动。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学生跳出书本外,不在窠臼中,产生了许多有创见的观点。教师要给予呵护,不要用“冷风”将其吹灭。
(3)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
四、肯定问题答案的多元化,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层次要求。要做到一题多解,追求多样性,就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的引导和训练,学生才能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才能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有效的发散思维。如在教《项链》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是围饶主人公玛蒂尔德被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受思想所腐蚀而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来谈体会,课文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中多处流露出作者的这种态度,特别是对“七个梦想”和“四个陶醉”的描写,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受思想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思维定势,教师设疑启智:“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贫困者,你有摆脱贫穷过上富人想过的生活的梦想吗?”“假如一个人欠你一大笔钱,他没有自尽,也没有逃走躲债,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双手,十年的含辛茹苦偿还债务,你还指责她说,‘活该’,这都是因为虚荣心?”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学生悟出了“玛蒂尔德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最终通过诚实劳动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作者对她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的主题,这就突破了对这篇旧有的看法而有了新的拓展。由于教师的激发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2)在练习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注意设置材料新颖、时代感强的题目,题目设置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设置如何阅读解答现代文这一内容时,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让学生对这篇选文进行文学鉴赏,然后对这篇选文进行鉴赏式的评价,并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字数一般在500字以上。这让学生阅读、解题、鉴赏和写作能力有机的融合起来,有意无意的增加学生的积累量,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和增强了学生的读和写的能力并能感受到文学美的熏陶。设置这样的练习题,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灵活性,文学美育性,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多向阅读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就会引发学生创新的潜质,激发灵感,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教学中就会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 上一篇: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教育论文
- 下一篇:大学物理教学制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