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教材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03 10:42:00

导语:英语新教材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英语新教材教学论文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自93年秋季推广使用以来已经两年多了。各地普遍认为该教材贴近生活,图文并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但也有部分教师说该教材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容易过早出现分化现象。造成后一种想法的原因何在呢?下面就笔者两年多来在听课、座谈、参加各级培训中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一下新教材教学中务须警惕的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

在规定“教学目的”时,与老大纲相比,最突出的区别是“新大纲”中强调“为交际”三字。交际是双向性的,既要输入,亦要输出。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这表明听、说、读、写都是交际的方式和手段。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既是训练的手段,也是训练的目的,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什么在英语新教材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走入“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的误区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教师对“新大纲”的理解不全面

上面提到“新大纲”和“老大纲”的突出区别是“为交际”三字,应该说这是一大进步,是对教师教学的更高要求。关键是如何理解“新大纲”中“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句话。部分教师把中学生学外语和幼儿学母语等同起来,认为只需要学生听懂英语能说出来就体现了“为交际”的思想。诚然,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是第二性的。但针对外语教学而言,只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难以真正培养起来,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广大中学生用外语交际主要是阅读。

2.有些“三新”培训班、“示范课”的误导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前,都参加了各级各类的“三新”培训班(新课程计划、新大纲、新教材),观摩了一些“示范课”。参加培训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三新”的主要内容,这对教师的教学无疑会起促进作用,效果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三新”培训班,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加上个别主讲人和示范课表演者的“个人所见”导致教师走入了“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的误区。在“三新”培训班上讲到新、老教材时,都认为“新教材”如何如何先进,“老教材”怎样怎样落后;“新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老教材”只能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无助于培养能力。其实任何一种教材,都有长处和短处。新教材应该说是一种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的产物,有其先进的一面。但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些“示范课”由于所选的内容限制,比如选“对话表演”材料,整个教学过程都强调了听说训练和表演,未体现“读写”,所以听课的教师误认为这节课就是“新教材”教学的模式,是“示范课”。殊不知,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来确定。

3.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系把握不准

新教材最大特点是系列配套,以学生用书为核心,有练习册、教师教学用书、阅读训练、听力训练等。单就学生用书而言,每单元4课,词汇、语法归纳等内容附在书后。教师对这一课或这一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把握不准,对有关“读写”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上完一课书或一单元后,学生都能听懂其内容,说出其中的几句,但如果让其单独写,便出现无从下笔的局面。

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出现得更早、面更大。

误区之二:照搬教师用书,片面理解“五步”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部分对这套系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指导思想、内容及方法作了介绍;分课教学建议部分提供了每课教学的建议、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师教学用书是我们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有人称之为“金拐杖”,可见其重要性。但部分教师走入了“照搬教师用书,片面理解五步”的误区。

1.有了教师用书,教师不用备课了

部分教师拿着教师用书,逐字逐句地照本进行,或为了应付“检查”,在备课本上一字不漏地抄写一篇。如果问起来,这些教师会理直气壮地回答,难道我们的教案能超出专家设计的教案吗?他们认为既然有了教师用书,就不用浪费时间备课,只需要把“教学建议”部分的内容完成就行了。

2.课堂教学只用五个步骤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课堂教学的步骤作了详细说明:复习(Revision),介绍(Presentation),操练(Drill),练习(Practice)和巩固(Consolidation)。教师在每一个步骤中的任务有所不同,在每一个步骤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这五个步骤(也称五步教学法),每一节课中都机械地采用五个步骤,无论是单词教学、对话教学、课文教学还是听力教学,也无论这一课内容的多少、篇幅的长短。使用后教师们反映,按五步教学法,我们的内容上不完,特别是一课书中有两个或三个Part时,Part2或Part3就无法处理了。

误区之三:运用英语教学,绝对排斥母语

英语教学中教师使用英语是起码的要求。在新教材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观看了北京109中学姜小宁老师的第一册第1课的录像课后,产生这样的印象:新英语教材,教学中不能使用汉语。为什么有这种印象呢?一是姜小宁老师的这一节课确实未使用汉语,二是用汉语怕背上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名声。于是,在教学中绝对排斥汉语。个别教师甚至提出"NoChineseinEnglishclass"的口号,美其名曰为创造英语环境,教师只能采用英语教学,于是出现了使用大量超过学习范围的词汇。

怎样才能避免闯入误区,全面达到“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任何教材都得靠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曾经提出:“五个因素,一个公式”。五个因素是:1.国家外语政策2.学生来源与素质3.教材质量

4.学习环境与条件5.教师素质。其中前四项是可变因素,第五项是解决因素。一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括号内四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分值越高,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这表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政治与道德素质,以便为人师表;还要具备较强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以便胜任工作。另外也需要具有较佳的心理及审美素质,以便能全方位地开发学生心智,发现、培养和教育出各种类型的人才。要做一个优秀的外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政治理论、国家的方针政策,包括我国外语政策,明确自己的责任,认识教师工作的平凡而伟大,认识外语教学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习教育理论、英语教学法知识,经常阅读教学大纲。用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美学等理论武装自己;了解各种英语教学法流派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身特色。反复研究教学大纲,全面正确理解每句话的含义,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教学的依据,测试的依据。

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所教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及社会政治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二、处理四种关系,警惕三大误区

1.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学习外语,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才能较好较快地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强调听说教学是针对过去教学中只注重笔头作业、出现“聋哑英语”的局面而言的。强调听说训练(起始阶段尤其如此),但不能忽视读写训练;外语学习不同于幼儿学母语,光靠听说模仿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中学生学英语缺乏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要正确对待外出学习或培训会上的讲座、示范课,全面了解信息,不被一孔之见蒙住视野。熟悉教材编排体系,了解大纲对基本词汇、短语、语法等项目的要求,抓住重点。分析在初一、初二、初三各年级听说读写的不同侧重点。英籍外语专家BobAdamson所列的比例可供参考。

(附图{图})

由此可以看出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听说读写应全面训练。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大一些。起始阶段以后,在继续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培养读写能力。

2.处理好教师用书与备课的关系

教师用书分课教学建议部分的编写是立足于“三个理想要素”,即“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班级”。这三个要素中把学生当成是理想的,那么“教师、班级”的情况又如何呢?就我了解的情况,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素质还不高,班级容量普遍过大(大多数班容量在60人以上)。前面说到过“教师用书”的确很好,但只能作为我们备课的参考。一方面要认真地研究分课建议,吃透它的内容,融会贯通地理解建议所提示的各个教学步骤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抓住基本思路;另一方面备课时必须结合教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班级状况,尤其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教材进行处理,对建议作必要的调整或增减。新教材应以先单元、后分课备课为好。抓住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点,找准每课的重、难点内容,备方法、备学生、备文化背景知识。总之,要联系教材、学生、班级、条件、自身素质等因素,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来。

3.处理好运用教学法与五个教学步骤的关系

外语教学法的流派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语法翻译法、视听说法、直接法、结构法、交际法等。各种教法都有利有弊,曾经流行和正在流行的外语教学法,都不是为说汉语的中国学生设计的,其中有不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部分。章兼中先生呼吁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应具有五个特点:重视听说而不唯听说,阅读理解作主要目标,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并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体系。这五点是我国教师教学中运用方法的准则。对于“五个教学步骤”要有正确的理解,它不是指一节课(45分钟)只能用这五个步骤,而是针对某一个教学内容,比如词汇教学、对话教学或课文教学,通常采用复习(为呈现新知识作准备)、呈现(引出新的内容)、操练(在教师的控制下,强调准确性)、练习(学生自由活动,强调流利性)、巩固(归纳总结,学生识记、读写)。如果某一课中有两个Part,就可用两次“五个教学步骤”。要把五个教学步骤与教学法运用区别开来,在每个步骤中,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处理好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初中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汉语水平,要想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绝对排斥汉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即使强行这样做,效果肯定不好。应该发挥学生汉语知识的优势,尽可能多地产生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大家知道,马承先生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中利用了汉语拼音让学生学音标。汉语在英语教学中既不能过多,也不能绝对排斥。要注意两个极端,一种是可以用英语时未用英语而用汉语;另一种是应该用汉语的地方不用汉语,而勉强地用英语。新教材教学中运用汉语的地方通常是解释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汇;解释语法知识(如果不用汉语,势必出现一大堆复杂的、平时生活中用不上的语法术语);交代和描述情景、相关文化背景;布置较复杂的练习任务,翻译某些长句、难句。教学时,教师所使用的英语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最后要牢记"UseEnglishwheneverpossible;useChineseifnecessary"。什么是“可能”,怎样为“必需”,这得靠教师自己把握一个“度”。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相信我们的外语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学习后,定会走出误区,迎来英语教学的又一春天。

主要参考资料: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英语教学新概念》刘学惠主编

《坚持办刊方向,力争优秀期刊》章兼中

《英语入门教程》主编马承刘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