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传统与革新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22 11:26:00
导语:教育的传统与革新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巴格莱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要素主义的提倡者及要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与新人》是其诸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也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文中对《教育与新人》中的要素主义思想,从思想基础、核心教育观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巴格莱(WilliamC.Bagley)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是要素主义的提倡者及要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与新人》是其诸多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也是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在该书中,巴格莱立足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站在谋求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高度,分析和研究了当时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病,在承认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判,并重新论证了已被近代资产阶级传统教育所证实的种种教育原理,试图将进步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两种理论的合理之处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实践的改革,强调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中的基本要素,以培养有文化、懂科学、爱和平、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贡献的新人。
一、思想基础
(一)社会进化论
巴格莱以社会进化论为其研究的思想基础。在《教育与新人》中,巴格莱开篇就从生物学角度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加以描述,进而对人类社会进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多处谈到人类社会所存在的战争、滥用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均与归结于教育作用的人类文明程度有关,对教育在社会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强调。他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精化知识的过程”,并指出“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即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化的—个基本活动,因此。教育能“使人类从欺诈、恐惧、迷信、过失中解脱出来”,具有防止社会退化的功能,如果教育这一重要功能被忽视,人类社会就会出现灾难。从社会进化论及其引发的这些观点出发,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标准松弛、教育管理疲软,必然不利于克服社会进化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普及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保证每一代人都可以有共同的理想和思想核心,并对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有共同的理解。
(二)知识观
巴格莱指出,进步主义教育以“实用”作为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巴格莱认为“知识具有高于和超越我们所设计的‘工具’的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即认为知识的工具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并非是判断知识价值的唯一标准,知识更有超越于工具价值的背景价值,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获得的知识只是作为个人的意识或生活内容的“背景”潜在地发生着影响,并不直接发生作用或解决现实问题。相应的,知识的功能包括工具性功能和背景性功能,二者都不可被忽视。另外,巴格莱认为知识还具有第三个功能,即训练智力的功能,明确指出对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思维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等心智能力,还可以在训练心智的过程中形成坚持性、意志力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
二、核心教育观
巴格莱分析了进步主义的教育理论及其相应的教育实践,认为进步主义存在着偏激或狭隘等不合理之处,也正是这些不合理主张,如强调以盈利为动机、以节约为教育原则、以直接有用为教育目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兴趣为主和倡导活动课程等,致使当时的美国教育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现象,巴格莱对这些都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观。
(一)教育的指导原则:节约与浪费并举
巴格莱认为进步主义所强调的以盈利为动机、以节约为教育原则、以直接有用为教育目的的教育主张都属于短期的教育目标。巴格莱引证了大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事实对进步主义的这种思想进行了驳斥。认为在这种教育思想支配下,教育的目的就只能是提供一些可以直接用于谋生的知识技能,必定不利于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他指出,社会的发展变化迅速,根本无法预知人们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到底能用到哪些知识技能,因此。一个人受教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超出其日后实际应用的所需不是教育的浪费,而是教育的必须,即从长远角度来讲。掌握人类文明的永恒要素是必须的,即使是教育的浪费。也不可取消以知识作为背景的教育。所以。“教育不仅应该用节约原则支配,还应该用浪费原则指导。”在重视短期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长远目标,教育不应是急功近利、短期要求回报的活动,而应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
(二)课程观:以系统的学科课程为中心
对进步主义所提倡的活动课程,巴格莱认为“无论在小学还是在中学都有重要的地位,这点应给予肯定”,他指出学生通过非正式途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提供多样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个人经验的获得,但这种学习不能占据教育的核心地位。
巴格莱强调“在全国的所有学校课程中,特别是在普及学校教育的课程计划中,需要有相当天范围的共同因素”,认为应把代表文化核心要素的系统的学科课程学习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而这些要素不是静止不变的,所以学校教育应持续不断地探讨和确定人类及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为此,巴格莱在著作中提出了一套学校课程体系。传统的课程被重新解释并加以强调,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它们的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学科知识。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应该选择能够代表人类种族经验中具有永恒价值的要素;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包含人类文化中共同要素的学科为核心,设置基本科目来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能力。设置几何、拉丁文等科目来训练学生的心智能力,设置地理和历史等科目来丰富个人的知识背景;在课程标准方面,针对美国各区教育课程自治的情况。提倡确立全国各地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教材的编排上,主张必须按照逻辑系统进行编写。
(三)教师观:中心化、专业化、高要求
巴格莱对进步主义“以儿童为中心”、“以兴趣为主”等观点给予了批评,从社会进化的角度,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应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巴格莱指出,未成年人对成年人的依赖是人性所固有的。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学科的逻辑体系,了解教育过程和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能够且必须掌握在教育中的主动权,而教师的指导,则是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实质性进步的最基本因素,如果教育忽视教师对儿童的适当教导和控制,仅以儿童及其兴趣为主进行,将不能充分发展和实现人所具有的潜能。巴格莱认为教师培养不力及教师的素养不足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众多教师教育机构的开设和运作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必须的。其通过对一些教师教育成功实例的客观分析提出了教师教育观。如强调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重视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并且,巴格莱还指出需要设立一个强有力的专业组织来保证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待遇等,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
巴格莱还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教师的整体素养方面,认为不仅要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诸如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等丰富的背景知识。在教师的功能方面,要求教师应将教学看作一项艺术创造的事业,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包括在设计教学和活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功能、口头讲授使学生有成效地掌握母语的功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特别天赋的功能、用人格因素来影响学生的功能等。在教师的职责方面,要求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要“用人类的经验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和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更要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尤其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还要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兴趣、天赋及才能并引导其积极发展。
三、现实意义
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的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传统但不僵化,理性却不保守,虽然在许多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基本观点对现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仍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一)树立符合当今实际的知识观,重视教育的“浪费原则”
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不同的知识观对教育改革进行着不同的指导,可以说,知识观的确立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观,才能给予教育改革以正确的指导。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符合或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巴格莱着重强调的知识的背景价值及进步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的工具价值都非常重要,巴格莱所提出的知识的背景、工具和训练心智三大功能对现在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对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效用,也应重视和遵循教育的“浪费原则”,重视学生对可以作为背景的知识的学习。另外,也要非常重视知识对人的心智的训练功能,只是训练的方式并不是学习拉丁文等那些古典的方式。而是创造机会去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造等能力。
(二)学科课程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巴格莱指出,基础知识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最基本的经验。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必需。因此,无论何时都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多是间接经验的,并以系统的学科课程的形式呈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应以系统的学科课程作为主体,而辅助以活动课程和经验课程,我国的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一点。并且,科目及学科知识的选择不应是固定不变的,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要能满足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近年的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一些误解,如有些人极端地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减少一些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多开设活动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或多增加一些艺术类或体育类课程,或者认为减少甚至不布置作业就是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就是适应现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正因为这种误解,影响到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和基础教育的质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实际上,这次课程改革的主旨并不是要削弱系统学科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进一步的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就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旨及理念,尽量少一些误解和形式化的革新,在强调学生个人活动和经验的同时,依旧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理性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
巴格莱重视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其所提出的有关教师素养、功能、如何培养教师及提倡教师职业专业化等思想,对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教师作用与地位以及制定教师教育的改进措施都有重要的启示。近年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出现了一些过分强调学生自主而降低教师地位及应有作用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理性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应重此轻彼。另外。我国的教师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师资的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也在不断提高和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我国各个师范院校的建设,建立独立的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其次,继续改革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培养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需要的优秀教师;再次,在师范类院校加强教育实践类的教育课程并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奠定教师专业化职业基础;此外,还要拓宽基础课程,使师范生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知识底蕴,为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还要培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行学习,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需要和要求。
- 上一篇:教师师德的内涵分析论文
- 下一篇:学校隐性课程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