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时间:2022-09-28 04:21:00

导语: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德国加快了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步伐,成立全国性的质量研究机构。加强了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强化了教师培训、教育督导和早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视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并为培养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德国;基础教育;质量

2007年10月,笔者同中国基础教育代表团就德国基础教育质量提高问题,访问了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秘书处(KMK)、德国教育与研究部、部分州文教部,与德国教育专家举行了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研讨会,并同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和较深入的交流,实地考察了柏林、波兹坦、迈森、德累斯顿、莱比锡、慕尼黑、威姆丁、迪林根等地学校。通过考察,基本上了解到了德国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有关做法。

一、调整宏观教育结构,为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创造环境

(一)充分发挥州教育自主权,同时加强国家级层面的沟通协调

长期以来,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其联邦体制所决定的。各州享有充分的教育主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管理。这样,各州可以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由于各州教育自行其是,造成了州与州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协调各州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推动各州既保留本州的教育特色又兼顾其他各州的利益,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水平,成立于1948年的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近年来全面担负起协商各州在教育发展方面合作的职能。其中包括:处理跨地区的教育文化事务,协调相关的全国性政策,在与联邦政府和欧盟的合作及谈判中,代表各州的共同利益。特别是2004年提斯(ErichThies)博士出任秘书长以来,KMK强化了各州在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方面的协调工作,并积极推动各州高中学分、毕业成绩或文凭的互认。KMK定期召开会议,商讨重大教育事项,其通过的建议体现了各州的意志。2007年10月19日,KMK在波恩召开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将基础教育学制由目前12年和13年并存统一调整为12年制的决议。这次会议还做出决定,即从2008年起,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学生都应参加全国的德语、数学统一测试,将此作为改变教学组织偏于松散状况、促进各地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措施。

(二)积极研究教育体制改革,着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德国基础教育体制比较复杂,学段划分不一,学校类型较多。除柏林州和勃兰登堡州的小学实行6年制外,德国其他各州的小学均为4年制。在小学结束时对全部学生进行分流。通常分为三轨:一是敞开入学的普通中学;二是开展职业训练的实科中学;三是开展升学预备教育的文理中学又叫文法学校。2007年巴伐利亚州36%的小学毕业生进入普通中学,45%进入实科中学,其余的19%升入文理中学。柏林州的中学类型更多,分为普通中学(学生占11%),实科中学(22%),介于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之间的混合中学(8%),还有文理中学(33%),以及介于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之间的文实学校(28%)。

各界呼吁,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以及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按照综合化的需要,应将所有的上述学校进行整合。萨克森州的中学现已归并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理中学,另一类是文实中学。如其他各州一样,该州的文理中学同样是开展学术性训练,提供升学预备教育。文实中学的学生毕业时可直接参加职业培训,也可在本校或转入文理中学再读一年文化课以参加高中会考,继而升入大学。

(三)开始重视幼儿教育,进行早期智力开发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被视为家长自己的事,政府不加干预。随着这些年德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妇女就业比率上升,加之受早期智力开发理论的影响,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对幼儿教育逐渐重视起来,政府部门也着手进行推动。2003年以来,德国的所有联邦州均通过了将儿童日托机构确认为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教育与指导计划。如今,全国已有90%以上的幼儿接受教育,其中巴伐利亚州自1974年就把幼儿教育作为学制一部分,该州如今98%的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在全德名列前茅。不过,德国的幼儿园近四分之三由教会、医院、红十字会设立,其余由乡镇设立,家长是需要交费的。

2007年10月17日,各州政府代表在慕尼黑市召开了早期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在新时期新阶段,德国的资源不能出口,优势是外销知识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愈益显现,必须从小奠定儿童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将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要舍得在早期教育上花些精力,投些资金。为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就要改变德国高校未设幼教专业的状况,全面改革日托机构专业人才的进修制度,还要提高从事早期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地位。可以预见,德国各州将把早期教育摆到重要位置,通过多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形式,开展早期智力开发。

(四)开展教育督导评估,指导学校提高质量

在这次考察中,汉堡州的哈泽(InkeHase)女士、石因州的索尔陶(BarbaraSoltau)女士和萨可森州教育评价研究所克拉格(AstridKruger)先生、巴伐利亚州威姆丁市教育局的海尔(PeterHell)分别向代表团介绍了本州举行学校督导评价的做法。德国的教育督导评估,是对学校的督导和评估,体现“督学”功能,并无“督政”一说。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外部评估。其中内部评估由学校对自身情况进行调查反思,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听取家长意见,改善学校工作。而外部评估则由州教育评估机构组织实施,关注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行为、整个面貌和教师队伍。

在督导评估准备阶段,校长要按要求提供大量背景材料,如教学、教师、管理、对外联系、正在运作的项目等情况。学校需回答多份问卷,学生、教师、家长代表也须填写。问卷有网上问卷,有纸质问卷,不要求署名。网上问卷的评定,是通过州属学校质量评估机构(ISB)负责评判。进驻学校的评估组由4-5人组成,成员包括1位领队(通常是外地校长)、2位专家、1位经济界代表,有时还包括1位家长代表。

评估组一般在受评学校工作3天。第一天,先查看学校大致情况,形成整体印象。接着,分成两组去听不同的课堂教学,尽量涉及多个年级。一天快结束时,一个小组与校长面谈,另一小组与副校长谈,开诚布公地进行意见交流。评估组注意了解校长及其在学校发挥的作用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之后,一组与分管教育的市长谈话,另一组与管理学校房产的部门会谈,还要与家长代表谈。第二天,评估组深入进行听课,观察课堂上的学生反应、观察课间休息情况。还要与学校的教辅人员、秘书接触,了解情况,甚至与午餐管理协会见面,与教师团队见面。第三天,上午继续听课,下午与校长、副校长谈话,还要看图书馆的阅读书、教科书、计算机联网情况。

在巴伐利亚州,内部评估2年一轮,外部评估4年一轮。外部评估结果分为四等,1分为特差,2分为差,3分为良,4分为优。学校得1分的情况几乎是不会发生的。如果某校得的是2分,校长得向教育局、家委会述职,说明情况。学校与地方教育局,据此制定未来几年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借助督导评估的契机,教师们与校外专家一起在社会目标、方法、学习、面对错误等四方面制订未来4年的改进计划。学校督导评估注重双向互动,在评估组进驻学校期间,校长可就学校校舍建设等问题提出合理要求,如评估组认可,就进入申请程序了。对评估成绩前10%学校,由州教育评估机构向全社会公布。对其他等次的学校,则由州教育评估机构书面通知校长,并抄送给地方教育局,不在媒体上公布。反馈给学校的不只是等次,更重要的是具体的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发展建议。学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非常看重,组织全校教师认真研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制订和完善学校未来发展的具体方案。二、采取切实改革措施,努力提升基础教育整体质量

(一)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研究所,制定学校质量评价标准

为了制订和实施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2004年6月,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组建了国家教育质量研究所(IQB)。办公地点设在洪堡大学内,配17名专职人员,同时成立了理事会,邀请数百名政治家、科学家、学科专家兼职。该所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制定适用于德国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对各州的基础教育质量开展研究,推动各州学业考试程度逐步相当,以此提高各州教育的平衡性。

1.制定学科质量标准

从2005年开始,IQB组织优秀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等设计问卷,积极尝试制订供各州参照的主要学科的基本标准。每科出1000个题,抽出18000名学生接受测试。2007年,各州根据IQB的标准,结合本州实际进行部分调整,制定出本州的标准。2008年,全部16个州,初步确定出数学、德语各600个题目,然后再经过逐年完善,到2011年建立正式的质量标准。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参照这一进程予以开展。

2.制定合格学校标准

IQB组织大批专家制定出了全德合格学校标准,分为六项共49条。

第一项,教育过程方面。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教学计划为导向;教学结构清晰;学习安排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将新型媒体和互联网应用于教学中,以刺激并支持学习过程;向教师、学生、家长公开评判上课、考试的标准;了解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予以特别关注;发现天资聪颖的学生,并予以特别促进;在教学计划中,考虑到性别差异;学校的参与者在互相的交流中,遵循既定的行为规范;学校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吸毒现象的发生。

第二项,学校成绩和结果。学生离校时可以达到毕业水平;各年级学生达到相应年级教学目标要求的水平;学生毕业论文应达到州平均水平;德语至少达到州平均水平;数学至少达到州平均水平;第一外语至少达到州平均水平;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结果;学生之间有建设性的相互合作;非暴力解决矛盾;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学校感到满意;家长对学校感到满意;教师对学校感到满意;其他机构对学校感到满意。

第三项,学习和工作条件。教室、专业空间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布置;教师办公室按照教学任务进行布置;学校有多媒体及电脑设备;校舍和设施应处于安全、良好状态;校园应能让学生得到积极的放松或休息。

第四项,学校领导。校领导的职责要清楚规定,透明公开;有效规划教学组织;校领导真正负起责任;校领导把已做出的决定付诸实施;校领导与同事及其教职工之间信息沟通流畅;校领导负责各种会议的领导工作,使会议目标得以达到;人事发展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

第五项,质量管理。管理活动应按照已确定的学校规划来进行;要对学校规划进行系统地再发展;定期评估学校的工作并不断改进;学校要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学校要促进形成反馈文化。

第六项,合作情况。在做出重大决定之前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组;教学人员深入合作;教学人员与家长深入合作;与其他类型的学校深入合作;学校与其他机构深入合作;人事代表与校长进行合作;教师与学生在设计学校生活中深入合作。

(二)学校设置体现差别,教学过程注重因材施教

1.从学校设置看

德国各州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要求所有学校均达到基本的设置标准,以保证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到合格的教育。在此前提下,允许学校体现不同的程度,提倡学校办出特色。

一是允许重点学校存在。萨可森州设立了面向全德国招生的英才文理中学,意欲为造就拔尖人才奠定基础。位于该州迈森市的阿菲尔特文理中学就是其中之一。这所学校师资一流、设施齐全、条件优越,每年通过考试招收50名有较好潜质的学生,进行精心培育,以升入重点大学为目标,并为其打下持续超常发展的基础。

二是设置特色学校。例如,勃兰登堡州波兹坦市在两德统一后建立了一所蒙特梭利学校,这所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施复式教学,每三个年级为一个教学集体,学生之间相互引导,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学班的概念。这所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多方面素质良好,在全州有一定名声。再如,萨可森州德里斯顿设立了专门招生体育特长生的特色学校。

三是评选实验学校。萨可森州决定,从2008年起,面向全州1050所中小学校,用3年时间,每年评出10%左右的实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示范,州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四是补贴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经费主要由所属宗教团体、基金会、私人企业或公民个人提供,但公用经费基本由政府给予财政保障。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补贴,受益的是学生,体现了义务教育普惠性。私立学校的存在,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机会。

2.从招生和升级制度看

公立学校基本上实行就近入学。就近入学,并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常常有若干学校可供学生选择。由于学生总体人数的减少,即使学生跨区申请,学校一般也不会轻易拒绝。不过,跨区就学的学生家长需要交纳一定的转学费,一年500欧元左右。德国中学普遍实行弹性升级制,洪堡中学学制安排灵活,允许有天分的学生不上5年级及6年级,直接升入第7年级。如果仍然学有余力,可不参加第8年级学习,而跳入第9年级,进而提前准备升入大学。

3.从在校学习时间看

长期以来,德国的中小学采用半日制授课。学生上午8点进校,在校上6节课,到下午1点30分放学回家。如今,出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考虑,有些州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进行全日上课的实验。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每年拿出40亿欧元,用于支持各州推行全日制教学。据该部2007年统计报告,现在25%的学校提供全日制的教育项目。其中,小学阶段的全日制,下午的活动带有托管班的性质,中学阶段则开设很多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慕尼黑的圣安娜中学下午选修课17点才结束,成了实际上的全日上课。专家研究认为,全日制容易让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生下午产生疲劳,但全日制普及后各地均可实现从13年学制转换为12年学制。另外,下午学生在校,可以解决父母不在家无人看管的问题,高年级的学生也可在校利用学校资源学习。

4.从教学方式看

教学环境比较宽松,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一般每个班的学生在25人左右,便于教师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普遍采取启发式教学,采用对话式方法,教师十分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也有学生引经据典,相互争辩,双边活动频繁,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坐着发言,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自发研究问题、拓展思路。

(三)不断探索开发课程资源,充分体现出多样性和选择性

尽管各州之间的具体课程有所不同,但是核心课程还是大体一致的,这些核心课程包括德语、一至三门外语(取决于学校类型)、历史、地理、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化学、物理)、美术、音乐、体育、政治等。同时,作为选修课程的有宗教教育和哲学。这个原则在二战后从未受到严重挑战,仅有的变化发生在选修课程上,学生可以选择诸如健康教育、法律、外语、自我防卫、医疗等多种课程。尽管人们承认传统原则落后于时展,但是这种原则在学术界仍然享有难以动摇的权威。德语课程的大纲在未来不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因为它深深地根植于教育传统中。德国许多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定位、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开发、开设了一些适合学校基本情况的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加强课程的开放性、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发展和选择的机会。这些课程大多反映了德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和需要。

洪堡中学通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以语言和科技教学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学校非常重视作为第一外语英语的教学;第二外语是拉丁语,学生可以在9至10年级的必修科目中选择法语、汉语或汉语和“科学与自然”作为第三、第四外语及以英语为工具语言的理科选修课。从11年级起学校开设经济学和信息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考科目。初中选修课中的“科学与自然”是该校课程的独创,它基于专题教学,如测量气候变化、分析提取能量等将每一专题同时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学习,更加注重了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探究性。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中学生科技大会”,邀请十几个国家的“小科学家”共同研讨发明和创意,该校的科技小组在柏林市乃至全德的众多竞赛中成绩斐然。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参加众多活动,如洪堡学校乐队、洪堡剧团、学生家长合唱团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探究和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国各州教育行政部门赋予了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资源和开设课程科目的一定空间和自由度,同时也为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参与开发、编写学校使用的教材提供了可能与机会。如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在要求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的前提下,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设置和教材选用留有较大空间,让其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开设相应课程,为学生选取依据教学大纲标准编写并经州文教部审定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以该州德语科目为例,可供学校选用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达10种之多。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和教材使用的多样化呈现了课程教学资源的不同特色,满足了教学的不同需求,增强了教学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四)着力陶冶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国际意向

1.重视品德教育

德国教育界人士认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高,不仅在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还取决于学生道德面貌的改善。面对工业化社会的享乐主义,以及两德统一后部分青少年对国家认同感的缺失,德国学校重视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现代合格公民,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德意志文化的思想情感。德国中小学德育旨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了解与他人共同生活的意义,唤醒和促进他们的宽容意识和民主意识,懂得尊重他人、重视生命、尊重人格、保障人权,具有责任心和评判是非的能力,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各种行为准则,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懂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德国学校德育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之以伦理科和社会科中的课堂德育和各种课外活动及劳动教育中的各种道德教育。德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方面:宗教内容、伦理道德内容和社会生活道德内容。除勃兰登堡州外,其余各州均开设宗教课,每周2节。小学生如不能自选,则先按父母的教派接受相应的宗教课,到10年级时学生可再次选择宗教。如果有学生不愿学习宗教课的话,则伦理课就成为其必修课。伦理道德内容主要根据社会情况和学生实际开设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伦理道德规范,掌握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会就一些政治和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最终有能力承担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和义务。洪堡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爱心和合作精神。该校学生自己成立了多个互帮小组,帮助和辅导学习较差或表现欠佳的同学。一些学生还成立了“赞比亚小组”,为遥远非洲国家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此外,在德国,独生子女问题也逐渐显露。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已决定,虽然由于出生率低、学生人数减少了,但不减少教师数量,以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让学生学会相处,学会适应社会。

2.培养国际化生存的意识和本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德国中小学校普遍强化了外语和国际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生存的意识和本领。一是加强了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及其他国际知识的教学。例如,历史课过去只讲德国史及欧洲史,现在有所扩展。二是加强了现代外国语的教学。中学生至少要学习三种语言,即除学好德语和英语外,还必须再学习1门外语,从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意大利语、俄语、汉语中任选。事实上,先后学习三至五种外语的学生大有人在。至2007年,德国16个州中已有15个州的部分学校开设了汉语。在柏林州,有2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现有600多名学生选修了汉语。巴伐利亚州有45所中学开设汉语课。慕尼黑圣安娜文理中学从1998年起自第9年级开设汉语课,另外6所学校选修汉语的学生也来此上课。三是用英语讲授其他科目。洪堡中学的历史、技术与自然、物理等科目,每个学期拿3周左右时间,采取英语授课,目的是让学生摆脱说英语的恐惧心理,形成英语环境下对问题的理解。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出国学习体验。有的州设置中学生短期出国学习计划,利用暑假或秋假组织学生出国学习,感知异域文化,研究一些课题。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一定的旅费补助。五是与国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关系。例如,洪堡中学与北京的知春里中学开展学生定期交流;迈森的阿菲尔德文理中学与武汉外国语学校结成姊妹学校。

(五)努力提高教师水平,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德国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培养教师,但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师范专业。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多数时间与其他学生一起上课,只不过所学的课程范围有所不同,有些专业课必须到专门的教室。一般的大学生读完6至7年后,完成毕业论文,可获得硕士学位,而想做教师的人不必交毕业论文,但必须修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课程;通过国家组织的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便可向教育局提出从教申请。教育局初选后推荐到学校担任实习教师,实习期为2年。

正式成为教师后,还必须不断进修提高。巴伐利亚州从2002起规定,教师每4年至少要完成12天进修。这个州设有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在七个大区均设立教师培训中心,各市镇又有教师培训的场所。2007年10月16日,迪林根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史密特(GerhardSchmidt)介绍道,面对本州5000所中等学校的10万教师,学院每年要在院部举办500个培训班,另与各地教师培训机构共同举办500个培训班。每个培训班一般进行3至5日的集中培训。平时,公立学校的教师免费参加。私立学校教师每人则须象征性地交39欧元。对跨州来学习的教师收费100欧元。培训学院中有教学人员35人,由州文教部全额发放工资。对于这个学院,州资助300万欧元作为维护资金,其他专项资金另拨。在教学的方式上,这个学院采取远程教育与面授相结合。假期班、周末班、远程教育,是常用的形式。学院每两年推出新的教学计划,也负责编写各种教学参考材料。2008年和2009年重点开展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培训、教师课程研发能力培训、学校领导层的深入培训、儿童友好型学校创建的培训。

长期以来,德国中小学教师按公务员进行管理,校长没有解聘教师的权力。教师干好干坏,全凭自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萨可森州教育厅决定,从2008年起,将教师工资总量的10%作为浮动工资,奖励做出优异成绩者,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六)改进高中毕业会考,完善大学入学制度

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录取主要是看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中学毕业会考有四门必考,即数学,物理或化学,德语,两门外语。高中毕业会考成绩,以高中毕业时的集中考试成绩为主,同时将平时考试成绩折算进来。这样做,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非文理中学的学生,如欲参加高中会考,亦予准许。这部分学生的会考与文理中学学生参加的会考,试卷不尽相同,侧重动手能力考查,适当降低了学术要求。在各州,不同类型的中学都不再是死胡同,均有继续深造的机会。非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在经过会考或职业能力测试后也可以升入高等学校深造。

大学水平和质量存在客观差别,高校对通过高中会考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来者不拒。但一些研究型大学,不光要求申请者高中会考成绩优秀,而且还自行出题,对这些学生再进行测试,择优录取。对于具有创造潜能和特殊才艺的申请者,大学往往会踊跃接受的。

三、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德国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并非偶然

德国教育素以注重理性、思想深邃著称,近代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一批教育家的学说在整个世界都产生过影响。德国教育的成功,曾带来德国历史上的辉煌,黑格尔、哥德、马赫、舒伯特等大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辈出,更不用说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伟大思想巨匠。这种状况在二战后曾灰飞烟灭,这不能不让德国人反思。两德统一后,德国既需要保持经济腾飞势头,还要缩小东西德的社会差别,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许多德国人便把目光转向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因此,大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自身的原因。

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德国传统上偏重职业教育、不重视全体学生宽广文化知识传授的做法,虽然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力,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全德16个州中有14个州对只接受了小学四年共同普通教育后的学生即进行分轨。在新的形势下,人们发现一些只接受过职业训练的人转换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差,一旦工种调整,常会束手无策,不能顺利适应新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单靠双元制职业训练一定优势,远不能解决教育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整体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其次,德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德国教育事业规模扩张的任务早已完成,接下来主要是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两德统一后,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加强,学校中的认同教育需要跟上,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有待加强。来自土耳其或东欧国家有移民背景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在一些地方占到20%左右,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并保证基本的教育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和应对。近年来,德国中小学生源下降十分明显,有的学校难以维系,学校间开展生源竞争,最终只能以质量或特色取胜。社会各界和家长对长期以来存在的过早分流、半日上课、学校自行其是的做法发生怀疑,甚至产生种种抱怨,强烈要求提高质量。教育界人士认识到,如今不仅要让学生们有学上,还要让学生上好学。

再次,欧盟教育改革动向启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上各发达国家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对德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欧盟教育一体化进程推进加快,在高等教育方面推出了“波罗尼亚进程”,开展高校学分互认,欧盟高等教育统一性的增强,刺激各国在基础教育方面也探索研制一个大致统一的质量标准。欧盟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实践,促使德国行动起来,审视本国教育体制得失,谋求教育质量提高策略。

最后,国际学生水平测试成绩欠佳助推基础教育质量提高。2000年32个国家参加国际学生水平测试(PISA),每个参与国随机抽取4500至1000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能力、数学和科学能力。这一年德国首次参加PISA,29所中学近5000名15岁的中学生参加。翌年成绩揭晓,德国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参与国中排名21,数学基本能力和科学能力排名20。德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的教育水平很高,这一结果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家长抱怨很多,社会普遍批评,政客们则对教育改革的信誓旦旦,教育界则进行认真的反思。大家都认为,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德国基础教育显得很不适应,必须尽快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