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论初中小说阅读有效教学
时间:2022-09-06 09:34:00
导语:独家原创:论初中小说阅读有效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说是文学大观园中最绚丽多姿的一个种类,其语言大都非常优美。学习小说,可以有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小说语言同时具备认识、美感、教育作用,能表现作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社会对人生的某种观照和思考,对其的正确认识能够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认知层次、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方向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小说以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为载体,向阅读者展示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逼真感人的生活场景,使阅读者情不自禁地进入作家创设的小说情境中,通过强烈的阅读体验,充分调动起知识储备、情感体验和个体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提高阅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小说对人的影响是从知性、感性、理性到情感到个体人格的成长多个方面的,是一个立体式的教育实体。
要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材小说课程的教育功能,就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的指导,科学地展开阅读教学,切实增强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及思考,笔者认为增强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时更新理念,另一方面要科学设计小说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及时更新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必须及时更新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笔者认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我们需要树立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明确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前,老师要给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将小说分成几个方面去探究,教师起指导、组织作用。课堂上老师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法,老师起的作用是促进、组织、和指导,实现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主动搜集资料、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主动探究、主动吸收知识;由偏重于机械记忆转变为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树立“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理念,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也是实现阅读写作的良性循环。
(三)树立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我解决,这完全尊重了学生的能动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或分组研究)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学生手中资料、个人文化的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或每组)探究的课题有限,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合作——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二、科学设计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方法
小说以它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环境描写多姿多彩吸引着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小说的优势。然而,呆板的教学方法必会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束缚其思维,影响其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当作改革常规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小说、理解小说、分析小说。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教材不同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
(一)座谈探讨。即“茶馆”型、讨论型。学生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级为单位。例如,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闰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这些事反映了什么?“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感到稀奇新鲜?“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我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争论,接着总结,最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时,教师巡视,掌握讨论情况。座谈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二)读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学生喜爱雨来、闰土、孙悟空等人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辨析辩论。教师事先将教材中的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例如教学《将相和》时,可首先提出:“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战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战胜了秦王。你认为呢”?然后学生认真钻研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各方展开唇舌之战,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并可以反问对方。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辩论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四)创造想象。这种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续写小说,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如教学《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挣脱小说文本本身的束缚和局限,从情节上反弹琵琶,向学生设置两个问题:①如果德拉没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她可以用什么作为给杰姆的礼物呢?(要求学生根据主人公的性格作出推测和判断,并陈述理由)②试想有一天,杰姆阔了,成为一个富翁,他们的圣诞节又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对此后的情节发展作出推测)。再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可激发学生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①“我”推测孔乙己已经死了,这个推测是否成立?如果孔乙己悲惨地死去,他是在怎样的凄惨中结束悲惨的一生的呢?(要求学生构想孔乙己死的惨境,并以《孔乙己之死》为话题续写这一情节)②孔乙己最后一次面对酒客的讥笑。他的回答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他内心的巨大变化,他对自己的悲惨命运彻悟了吗?(请大家设想一下孔乙己面对自己悲惨的结局所产生的心理活动)③孔乙己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可以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吗?如果将这两个人的经历糅合成一个人的故事,应该怎样展开情节?④假设孔乙己没有死,再给他写个续编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训练。
(五)引入表演。对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的课文,如《将相和》、《变色龙》等,教师可引导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并组织学生排练表演。这是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相互结合。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可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而且也能丰富课余活动,使学生的读、写、听、说、做等多种语文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之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总之,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要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
- 上一篇:以德治国新思维研究论文
- 下一篇:我国古文字概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