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新问题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31 09:58:00

导语:小学作文教学新问题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学作文教学新问题分析论文

有关小学作文教学,是个很大的题目,可以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理论新问题和科学领域。如摘要:人脑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几个新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探索,以就教于同行。

一、从整体上熟悉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摘要:作文是学生熟悉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从《大纲》以上论述,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全面熟悉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全面正确的作文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摘要:一是学生的熟悉水平;二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有关熟悉水平,主要指学生的思想道德熟悉水平,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道德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情感态度……。学生思想道德熟悉水平越高,不但为学生作文奠定了优良的思想基础,而且对提高一代人的道德素质,实现“四有”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正体现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作

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熟悉水平。主要应指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观察四周的事物,分析四周的事物,不断提高熟悉水平。

有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主要应指导练习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努力做到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能力的培养,应按低、中、高三段的具体要求进行练习,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大纲》要求。

熟悉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生的思想道德熟悉水平,在生活中主要通过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在文章中则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虚假的语言文字除外)。在语言文字的练习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非凡是思维能力。所谓思维,是说动用概念、符号、语言……进行分析判定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活动是和会、自然科学等知识相联系的。学生知识面越广,思维就越活跃,作文的内容就更丰富,根基更厚实。而这些知识最基础的内容,都编进了小学各学科的教材。所以说,各学科的教学越扎实,也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反之,假如学生孤陋寡闻,知识贫乏,思维必然受到局限,极易造成作文单调乏味。

要求学生知识面宽一些,并不意味着削弱观察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实验表明摘要:一个人的知识90%源于观察,最明显的是语文教学,非凡是作文教学,观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感到无事可写,没话可说,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观察和观察力。观察社会,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可以获得从课本上学不到的而有极其重要的知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指导学生接触实际,观察和分析四周的事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具有非凡的意义,手是脑的老师,心灵手巧和手巧心灵是分不开的。人的聪明有赖于脑的发展,而人脑的发展和手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个人类特有的“手区”,它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中占较大比重。因而,专家们倡导学生要读好“观察大自然”和“动手操作”这两本“无字书”,是极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我们从整体上熟悉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应紧紧把握住提高熟悉水平,落实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练习,扩大知识面,指导学生观察四周事物和操作这几个主要方面。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和到作文实践活动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摘要:目前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和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索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为什么要作文”这一话题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明白摘要:作文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终生受益。只有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并不断内化为一种驱动力,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参和作文练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前面讲到,要结合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四周事物,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养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重培养。提到作文,有的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这是极大的误解。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是初步的作文练习。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练习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练习,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练习的。不是上陡楼梯,一开始作文要求就很高,达不到就埋怨学生,产生急躁情绪。

①从说到写摘要:一句几句段篇

②由易到难摘要:

说摘要:要求做到句子完整、通畅、明白、语气连贯、生动鲜明。

写摘要: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

③从简单到复杂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少林寺和尚练功是从“蹲脚窝”“面壁三年”这样的基本功开始。鲁班学艺是从熟悉使用各种工具开始。总之,作文练习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原苏联闻名作家契柯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练习。他的教师让他天天站在街头观察行人,要求用极简的语句勾画出这个人物的特征;要用几句话写出杂货店的特征。

这个序怎样布置,就要好好探究。

低段中段高段

词句—————段—————篇是逐步过渡的

3、阶段性原则

大纲指出摘要:作文练习的要求,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即各年级有各年级要求。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年段过关”。在目前的情况下,落实好各阶段的练习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如低年级的词句练习,要求说话、写话语句通顺。

例摘要:

树一棵树一棵梧桐树我种了一棵梧桐树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春天,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我经常给它浇水。……

中段摘要:要加强段的练习(抓住句和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言进行思维练习)。

(1)总分关系(总—分—总)

(2)并列关系

(3)递进关系

(4)因果关系

……

以下面两段文字为例摘要:

《飞机遇险的时候》中一段话摘要:……忽然,飞机碰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厚厚的冰甲。飞机象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急剧往下坠。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擦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递进关系)。一层一层写出情况十分严重。

《漂亮的小兴安岭》第三节摘要:

春天,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入小溪,淙淙的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用并列的写法,分别叙述了嫩绿的树叶,融化的积雪,悠闲的小鹿,原木随水飘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天漂亮诱人的景色。

根据这些构段方法,设计作业,加强练习,学生既加深了对段的理解,又利于形成能力。我感到,在中段,就要紧紧抓住段的练习这个重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只要我们下功夫去做,我相信质量是会提高的。非凡要注重,不要操之过急,提高要求,又是中心,又是详略,又是过渡照应,搞得学生重点不明,使学生无所适从。

高年级则要求有中心、有重点,并达到全面要求。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低中高这三个阶段各自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搞好重点要求的练习。当然,这三个阶段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但必须明确,落实各年级重点要求是关键。

4、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

无论什么文章,必须先考虑内容,而后再探究怎样表达的方式,文章的质量首先决定于内容,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于内容。当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影响,因此,不能只求内容而不顾形式。内容千变万化,因而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一格。世界上的事物内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也决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文章。因此,作文教学应强调从内容入手。

对学生目前作文实际中的模拟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从模拟到创造,也有科学性,只是模拟应当具有作者自己的特征。这里强调的是从内容入手,这是个熟悉新问题。现在有的小学生一作文就想别人是怎么写的,而不考虑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对四周的人和事不观察,不分析,对生活缺乏关注,甚至对参加一些有益活动表现出淡漠,作文时随意拼凑,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教师们重视。

5、读写结合的原则

(1)朗读、背诵、欣赏词句

《第一场雪》摘要:今天早晨,天放睛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河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摆。漂亮的银条儿和雪球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

通过对美丽片断的阅读、背诵、欣赏,随着量的增加,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审美能力。

(2)大量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较大数量地课外阅读,是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读书是个具有综合效应的吸纳过程。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的感染,熟悉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受到美的感染。当然,对所读的书,应加以选择,是适合儿童读的书,并应加强指导。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选读一些浅近的政治读物,帮助其思想熟悉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选读一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读物,以丰富知识;三是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积累语言。

(3)自己动手,办刊办报。首先是不要把办刊办报神秘化,认为高不可攀,而是从实际出发,水平逐步提高。可以个人办、小组办、中队办、大队部办、学校办、几个学校联办,让学生在这些自办的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经受锻炼。事实证实,办刊办报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4)强化写的练习

作文练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古今中外的名家都强调多写。我曾经作过试验摘要:六年级两个学生一个在半年内练习写日记、书信、记叙文等两万多字,一个按教材要求,不增加练习量。半年后,两个学生作文能力出现明显差异。经过测试,前者思维活跃、文笔流畅,较好地达到大纲要求,后者仍感作文困难。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练写量的积累,就没有写的质的飞跃,在小学高段,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强化写的练习,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项有效办法。

6、激励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自始至终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和作文实践的积极性。如学生优秀习作评展,指导修改中的激励,以书写、词、句、段、篇为内容,哪怕只是其中一点做得好,都应充分肯定,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笔的好习惯。

7、创造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是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小学生作文和成人写作一样,也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劳动成果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但因人而异,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色。学生的创造性往往蕴含在个性特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审题立意,材料选择及加工处理,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加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是加强指导。学生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对题意理解的角度和深度,材料选择的新奇性、独特性,对材料的加工处理,情节的设置,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精炼、生动,文章的巧妙构思……。教师应在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加强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熟悉水平,有利于积累写作经验,增强创造意识。

第三,组织各种活动,营造创造的氛围。如摘要:举办优秀习作展评,优秀习作集锦,组织“小作家”探究会,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通过以上活动,把学生的创造性不断引入更深的层次。

三、有关小学生作文练习重点

《大纲》明确提出摘要:“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中应以记事写人为主、写景状物次之。写一件事,侧重点应放在抓住事、情特征,把事情过程写清楚,做到既写过程,又有重点,条理清楚;写人要抓住人物特征,写出“人物”特有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记事写人作文的指导中,要指导学生把握一些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如记事,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应结合阅读教学,学习作者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及语言运用等方法。总之,练习应围绕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条理清楚,有中心、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这几个主要方面展开小学生作文练习。

四、有关教师的基本功新问题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教师除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1、根据教材要求设计作文课堂教学指导方案。

2、根据教材要求,写出优秀示范作文。

教师的示范作文(或称下水作文),既有示范功能,又具有激励功能。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作文中学到很多知识,少走弯路。教师经常动笔写示范作文,从中可以发现作文教学中的新问题,进行思索,探究策略,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示范作文,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3、全面评价学生的作文

能从中心、材料、结构、语言、写作特征几个方面全面分析评价学生的作文。

4、具体修改学生的作文

①发现并修改学生作文中用错的字词。

②发现并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各种病句。

③对学生作文中不具体的补写具体。

④对学生作文中不生动、不形象的地方修改得生动形象些。

⑤能发现学生在材料取舍、谋篇布局方面的缺陷,并能提出矫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