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时间:2022-08-27 09:25:00

导语:独家原创: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历史教材总结了无数大至国家兴衰、小至个人成败的经验教训,蕴涵着许多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在情感教育方面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历史教学中必须努力挖掘情感教育元素,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感知怎样的情感是健全、高尚的情感,以塑造学生心灵,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一层亮丽的底色。

一、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优势

情感在人的生活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工作,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知,也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在这方面,历史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

(一)爱国主义教育优势。各门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但相比之下,历史课在这方面担负的责任更大,因为无论从教育内容的丰富,还是从对学生的感染力的强烈来看,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都优于其他各科。在中国历史的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内容尤为丰富。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曾经有过极其光辉灿烂的科学技术发明,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我们的民族有着抵抗外族侵略和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使中国的历史开始了辉煌的新篇章。尤为可贵的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一面民族之族,把许许多多多优秀儿女召唤在她的旗帜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不惜以身报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自沉泪罗,以身“死国”的屈原,“精忠报国”、屈死风波亭的岳飞,“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甲午海战英雄邓世昌,“驱除鞑虎,恢复中华”的孙中山,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以及辗转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华罗庚、钱三强等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二)高尚道德品质教育优势。历史学科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吸取丰富的营养,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使他们学会处世做人,因为历史学科知识除了上面提到的爱国的仁人志士外,还有着大量的具有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如体现坚韧不拨,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祖国医学专业历尽艰辛,寻遍千山觅草药,历27年著200万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体现革故鼎新、开拓进取,跟随时代朝流的有立木城门以表改革之志,惨遭车裂,却使秦国因改革而成七雄之首,为统一大业奠定坚基泰国的商鞅;“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等。体现勤学好问,善于学习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的“不耻下问、“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此外还有尊敬师长、文明礼貌,勤劳节俭,廉洁奉公等的优秀品质,不胜枚举。

(三)美育情感教育优势。美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丰富多佯的,历史教学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这是由历史学科的多样性特点决定的。在历史学科知识中包括有绘画、书法、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的发展沿革,介绍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如中国的石窟艺术,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成就等等,都可以给学生以美的赏受、美的陶冶,受到美育教育,此外,历史学科知识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科技的发展沿革,凡属杰出的科技、经济成就,也都有美育的成分。例如历史教学中讲到中外的陶器、青铜器、宫殿、神庙、房屋、桥梁、城市的建造,以及著名的手工业品,特种手工艺品和人类的衣料,服饰、用具、车船等,也都是向学生进行美育的很好材料。

(四)抗挫折情感教育因素。世界上没有任何—个人,也没有任何一件事的产生、发展是一帆风顺,历史学科知识中会向学生揭示这一方面的内容,如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可知人类是经过漫长而艰巨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从猿到人的转变,并进而逐渐发展列今天这局面的,从中国历史看,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近代中国却受人欺凌,为摆脱被奴役,中国人们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经历—次又一次的失败,才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也有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八—南昌起义,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红军长征,从打败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到新中国的诞生这样一个从失败——抗争——胜利的过程。历史教学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个道理:不论何人、何事,其产生、发展都要经受挫折的考验,最后能否成功,就看其是否有顽强的意志去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从而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二、当前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的现状

全国范围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历史课程体系改革,都在促进着情感教育的发展。然而,历史学科情感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受青少年学生心智特点的制约。青少年学生由于受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对发生在过去的历史事件、人物等缺乏客观的认识与判断,容易造成误解,滋生错误的思想,如果不加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他们对现实生活、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

(二)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圈,使学生的情感在题海战术和标准答案的研磨中钝化窒息,并且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情感教育理念尚未现代化。目前情感教育的目标仍集中在培养优秀公民、合格人才,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过分功利化的目标使教育冷漠化,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仍未真正确立起来。

(四)情感教育方法不够科学。情感教育仍处于经验摸索积累阶段,缺乏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最新成果的有力支持。情感教育本为心灵教育,却往往脱离人心,外在化、形式化、知识化,标准化的答案替代了真实的感觉感受和细致的情感体验。

三、发挥历史学科情感教育优势的对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情感就如同绵绵的细雨,流入人的心房,对陶冶人的情操,铸造人的灵魂必不可少。就历史教学来说,落实情感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培养。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否则,又怎么妄谈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的情感从何而来?来源于教师对生活的激情,对祖国的挚诚,对人民的热爱;来源于对教材的熟知,对历史的透悟,对现实的体验。试想,当我们的教师带着火热的激情去通读课本,他的心灵必然会被里面丰富的内容所触动,所感染,其感受也多姿多彩起来,仿佛已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历史的广袤空间,无论想像,认识,还是情感都变得异常的丰富和逼真。而相比来说,由于年龄、阅历、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中学生的历史情感往往显得较为单薄,没有丰厚的积淀,需要有效的引导和拓宽。因此,教师在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后,一定要通过言行、神情等外部教学手段,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对他们进行诸如真与假,是与非,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等方面的情感教育,并把对学生的关心、宽容、期待、理解等真情实感灌注其中,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从而真正体现教书育人这一价值功能。

(二)注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受到课时和篇幅的限制,历史教材在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抽象,往往是经过浓缩的书面语,其可以拓展的空间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超越时空,走近历史,与历史进行身临其境的接触,触动历史的脉搏,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情感。如讲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包括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展开想象;还可以表演历史短剧,这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师生之间距离也会由此拉近,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努力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情感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把发生在过去的历史“还原”给学生,讲人,个性鲜明;叙事,环环相扣;状物,细致入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伴随着教师的思路而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也会溶入其中,与历史人物神交,参与历史的发展,从而真正地认识历史,体悟人生。如讲“黄花岗起义”,可以创设一个林觉民深夜挥泪给爱妻写诀别书的特定历史情境,使一个“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活灵活现。可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与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曾说过: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可以从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两部分去说。历史知识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加强情感教育,必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活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