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时间:2022-06-28 10:23:00

导语:独家原创: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要】美育是时代的客观要求,然而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却忽视了审美教育。高职院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之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审美教育大有被遗忘之势。文章分析了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挖掘了美的因素,渗透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渗透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现代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学观念上时常缺乏创新精神,教学方法上往往注重单向灌输书本知识和传统理性分析,常常导致教学程式过于僵化,教学形式呆板,审美教育缺失,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着手,把审美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努力。高职教学应该在感性因素的参与下,把深奥的知识教育与动情的审美享受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教学审美教学的实施、参透和强化,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

本文结合高职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美学教育规律参透其中,努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发挥高职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审美教学功能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腾飞的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不断要求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与革新,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在教育教学中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这对在新世纪落实科学教育观、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将反过来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和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渗透审美教育,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爱好,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近几年高职教育盛行,各高职院校普遍扩招,造成大部分高职学生基础都比较差,尤其是语文水平相对偏低,只能理解和把握一部分教学内容,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参与其他课堂互动环节,甚至有学生连学过的单词都不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更严重的是学生语文水平差别悬殊,教师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严重的是学校教学模式单一,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分类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得不到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应用能力方面得不到更多的培养。

(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和“唯理智教育”的盛行,使得大学语文课堂成为单一的向学生移植知识的过程,教学指导思想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教学方法跟高中相比也没什么变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审美情趣对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作用,对待语文课本的讲解只是领读和解释生词、翻译课文,讲解语法,告知学生练习题答案,这样泛泛讲授,以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不注重补充课外知识,谈及学生感爱好的话题,缺少美的内涵,学生也只是埋身于题海和积累词汇,语法之中,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失去了它原有的美。

三、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形象性

美的对象总是以其具体生动感人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欣赏者的意识里,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形象进行审美教育。

(二)愉悦性

寓教于乐是美育的基本特点。古罗马著名美学家贺拉斯在《诗艺》中说:“诗人的作品应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我们的许多课文恰好能符合这个观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诵、分角色朗读、幻灯、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

如学习《荷塘月色》,可以采用幻灯、图片展示,甚至采用实地感受等方式,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具有莫大的作用。

(三)普遍性

美是到处都有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在现实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在我们的教材中,到处都充满着美的对象。

(四)深邃性

审美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长期效应。经过长期的审美教育的熏陶,会使人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定向,结合语文教学,同类的审美对象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审美教育,会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个性。

(五)感染性

情感是一种心理过程,德育、智育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理性说教,运用抽象的概括论证,以理服人。而美育中的情感因素则是以情感人,以情服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上受到陶冶,得到升华。

(六)自由性

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不带有强制性,是完全自由的,主动的。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审美教育,同样也是自由的,主动的。因为这些内容许多是不需掌握、不需考试的,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可以凭个人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

(七)实践性

审美教育的实践性具有直观性和审美创造性。审美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一)挖掘语文学科中美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形象美,利用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积极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语文与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一样,都有它独特的语音、语调,假如再深入地感受,会发现它有一种韵律美,节奏美。另外,我们知道,任何民族文字的书写都会在使用中提出美化的要求,依照几何图形设计的语文字母流畅、简省、快捷,堪称绝妙的线的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另外,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且都是名篇佳作,篇章多,题材广,如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材料,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水平,熔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于一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又是学生在借鉴模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的最好见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语言的文字美、音乐美、书写美、韵律美、节奏美;语文教材内容的文明举止美、异国人情美、风俗文化美,师生关系的融洽美、和谐美、教师良好的教学安排、精湛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引向崇高的美的意境,诱发学生去联想、去深思、去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博学博爱,敬德敬业,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宽容心,执著的追求,同时应认真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孜孜不倦地探求教学规律,把教学和教研融为一体。要将审美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首先必需具备语音知识,把握规范的发音和朗读要领,把语文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展现出来,只有有了教师语音、语调的标准化,才有广大学生的语音的基本准确,才能使得大家感受到语文语音的韵律美。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是一种享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美应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前提。教师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美学知识,要系统地学一些美学理论,了解一般的美学原理,学习美学理论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善于发掘学科中的美育因素,使美育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体,具备对美的形式的敏锐感受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教学中不断地发明创造,使自己的教学艺术化、审美化,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陶冶。

(三)美化课堂氛围

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趣味、理想、素养、经验等有差异,因此不能硬套一个模式,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字母、单词、句子的书法比赛,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和追求,用事实让学生懂得“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用事实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欣赏需要有形象的感受、活跃的想象、情感的体验和理智的引导,这样才能真正走入美的境界,从中获得感官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表现美,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爱好,进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教育的目的。

结合语文课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作文、演讲、出黑板报、编手抄服报、编作文选、分角色朗读课文、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形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五、小结

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景看到无限的情。`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技能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把握一定的绘画、书法、音乐、表演、朗诵、编剧和导演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一些特长激活课堂教学,把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同时也给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美的氛围,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审美的境界,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天地。学科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它要求教师把艰苦的教学活动同深厚的审美修养融合起来进行美的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运用美的规律以造福社会,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世界,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在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程广友,柴华。当代大学审美教育的功能与实施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乌]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出版社,2000.

[4]《美术概论》[M]。嶺南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