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

时间:2022-06-28 09:13:00

导语:独家原创: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日常教学中来,它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减少了学习者的焦虑感,同时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信心。本文从合作学习的背景介绍出发,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针对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我结合理论,联系实践,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旨在促进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提高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说开展好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无裨益,而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有效的路子是每位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效率

小学,作为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承担着如何"启蒙"、如何带领学生"入门"的重任。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把打好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初步交际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要达到交际化的目的,必须使学生进行反复地操练与练习。然而,传统的教学仅局限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单调的模式中,而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在此类操练上。鉴于这种现状,联系所教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大量形式多样的合作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诱导,满足学生个体内部的需要。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谈孩子的一般性发展时,皮亚杰认为,孩子所接受的社交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将会极大的影响他本身成长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只要是合理的、具有科学性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一、背景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念与策略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使师生教学相长。”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因此,通过行动实践来研究、探索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形式,对学生语言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成员在共同努力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和激励互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来有效地沟通,使小组各成员之间有更多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有:

1.合作中存在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交往的技能;存在小组讨论合作时不善于关注别人的发言,只在乎自己的发言机会;存在小组在完成任务时,学习好的同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小权威”,瞧不起成绩差的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存在小组间进行竞争时,群体意识不够或尚未形成,失败后就互相埋怨;还存在人云亦云,“搭别人的车”的现象。

2.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不平等交往现象存在。表现在教师对成绩好的有偏好,或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的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己摆在“监工”的角色上。

3.存在课堂噪音太大的现象,课堂谈话与学习无关,或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提高嗓子制造噪音等现象。这些合作学习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神,体现不出合作的成效。

四.针对“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合作学习有效实施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1.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前提。

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分组。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作小组的组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情况。在划分小组时,教师会碰到来自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老师,我不想和他一组!”Frank说。

“他是个笨蛋,怎么教也教不会!”Peter说。

“老师,你这样分组不公平!”Leo说。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不是纯粹的交友或娱乐,而是协同完成学习任务,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告诫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常见的分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另一种是把学生按照学习程度分成优良、中等、学习困难这些等级开展小组学习,这种分组方式常在分层教学时进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的情况比较多见,也比较合理,具有实效性。因为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小组的学习资源相对均衡,同时能较好的发挥优秀学生在组内的作用,对学习困难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当然,小组划分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依据活动的主题,学生的兴趣,或者根据学生座位的就近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分组方式的变化能够调节合作学习的学习气氛,但无论那种分组方式,教师都应该遵循以下的分组原则:

1).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知识背景;

2).尊重学生的关系;

3).多采用异质同组的分组方式;

4).尽量拉进组员间的空间距离,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焦急活动能有效的进行。

总之,任何形式的分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分组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尊重他们。

2.有效的组织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核心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应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帮助:

1).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

2).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3).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有学生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参与交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排除障碍。特别是在学习英语阅读课文时,有些同学在交流中会存在单词看不懂、课文不熟等问题,放弃与同学讨论。此时教师应主动给予帮助,使他们能继续与其他同学交流。

4).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而没有深层次的探究。如我在词汇教学中,最初的时候采取学生合作背重点词汇和例句,然后组员间相互听写的学习方式,但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记忆效果差。后来我采取了设置情景模仿造句,串词成小段落,然后让小组汇报成果,引用竞赛评价机制,看哪一组在一定时间内说的句子最多。后一种合作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单词记忆效果非常好,像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实效,有深度。

合作学习存在着很多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要求教师不断地吸取当代先进的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3.适当的评价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保障

适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评价可以来自教师、学生自己、其他学生,甚至是家长。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在各小组总结发言时,教师要对各小组活动质量进行规范和提升,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对多讨论的问题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2)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评价。例如,展示合作学习成果后,师生可以共同评出“最佳表现奖”、“集体智慧奖”或“共同进步奖”等,以激励学生乐于参与合作学习。

3)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学习成绩差、不常发言的学生,只要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愿望,教师应及时表扬,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对于已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学生,教师也应通过及时表扬,激发其更强烈的合作愿望。

4)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伙伴关系使得成员之间更加了解对方的优点和缺点,了解对方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更容易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取长补短。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接受他人的评价,也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5)家长评价。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盒录音带,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用本阶段学过的句型对其他同学以及老师进行20分钟的访谈及录音。每个学生把录音带带回家。家长将有一周的时间听录音并通过表三中问题进行反馈。

五.总结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

2.盛群力,《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

4.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教育探索。

5.《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