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研究性学习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0 03:05:00
导语:文言文研究性学习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文言文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即通过研读古文注疏,理解文言精义,重视学生文言文知识能力的获得,文言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习得,从而获得人文精神和国学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古文注疏文言精义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至少可以作出以下六个方面的价值定位:一、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二、丰富学习的体验;三、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四、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五、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六、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它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教育界尤其是语文教育界对研究性学习作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素质教育的路子;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科的自身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新课程培养目标等因素,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本文试对文言文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探讨,通过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认真研读古文注疏,从而理解文言精义,获得文言文知识能力,习得文言文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古代经典作品及其注疏的直接影响下获得人文精神和国学文化的熏陶。
一、研读古文注疏,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读古文注疏,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文言文实际问题展开,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能力。
我国在汉代就产生了训释词语的专著:《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些专著用“以形说义”和“因声求义”的方法,从形声义三个方面分析了词义的来源,揭示了词义的概括义、理解义。我国古代还有很多注释方面的书,如汉代郑玄的《毛诗笺》、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随句》、魏朝何宴的《论语集解》、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颜师古的《汉书注》等等,这类书往往采用“据文正义”的方法,揭示词语在文中的灵活义、具体义和引申义。如果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借助于这些古注,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并从中体悟出古人解词的方法和思路。
例如,荀子《劝学》有这样一句话,“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尔雅•释名》:“疾,壮也。”指声音宏大。这一注解是对全句的串讲,不难看出,“疾”这里不当速度快讲。
“学而优则仕”,多年来都认为孔子在宣传“学好了就可以做官”这种封建说教,但若认真地阅读古注,就会发现这种批判是没有道理的。且不谈“学而优则仕”之上还有“仕而优则学”一句,单拿这一句来批判就已经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仅就这一句而言,把“优”解释为“优良,好”也是不正确的。在上古乃至中古时期,“优”是“优裕”、“富裕”的意思,常被解释为“宽也”、“裕也”。南朝梁黄侃《论语义疏》“优”犹“宽闲也”。而针对“仕而优则学”一句,何宴的《论语集解》亦解释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谓“学而优则仕”是说“学有余力则可以为仕”。这里谈到的不是选拔人才的原则,而是学习与从仕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词义的片面理解和其它原因,使孔子这一思想长期被误解,被歪曲,同时也腐蚀着学生的灵魂。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一语,“落英”两字,课本及不少书上都注成“落花”。其实,“落”除了有“掉落”之意,还有“刚刚开始”之意,《尔雅》首篇就写到“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兴,始也”,用同训的方法把“落”解为“始”。《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所以“落英”既可解为“飘落的花”,也可解释为“初开的花”。《桃花源记》的作者刻意描绘了令人称羡的世外桃源,它有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满地落花、“西风调碧树”、凄凉萧瑟,怎会是作者本意呢?况且又如何与上句“芳草鲜美”相衔接呢?从现代汉语词语中也能找到“落”字释为“始”义的例子,比如“大厦落成”就是“刚建成”的意思,所以根据语境,“落英缤纷”即是“繁花满枝”,与上句“芳草鲜美”相配合,一地面,一枝头,两相照应,如不这样理解,芳草与飘落的花又如何一同混在地上呢?
学生只要认真阅读古注,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出问题,并寻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学法就是很切实的研究性学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相比之下,如果把《论语六则》的研究性学习定位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或者“孔子的人才观”,则显得大而无当。即使中学生略知一二,对语文学习也未必有益。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是沉重的,这种把语文学习引向深奥难测的学术领域,必然要对他们目前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毕竟只是少数学生,导致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最终成为少数学生的行为。而通过培养学生研读古注疏,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却能普遍面向全体学生,并为学生在今后的大学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
二、研读古文注疏,培养对国学文化的深厚感情
研读古文注疏,还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更广泛地学习古代文化知识,在古代经典作品及其注疏的直接影响下获得人文精神和国学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对国学文化的深厚感情。
古汉语中有许多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特殊修辞法,如果不理解这些,就会影响对原文的理解。古人对修饰方式没有张科设条,标举品性,归纳出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就例论例,星星点点散见于历代的注解中。《木兰诗》中有这样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雄雌?”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免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免两只眼睛时常眯着……”。实际上,“脚扑朔”,“眼迷离”是兔子共有的特征,无论雄雌,在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选》中就注明了这点。诗中所以要分开来写,是采用互文见义的手法,以保证原诗五字一句的整齐性。因而这几句就当解为“雄兔雌兔都爬搔着脚,眯着眼,两只兔子一起跑,你怎么能辩出哪个是雄,哪个是雌呢?”同样的例子,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隳突乎东西,叫嚣乎南北”,“主人下马客在船”等,如果不认真阅读古注或今注,则很容易错解。
古代一些专用词语,也是因望文生义而误解。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此句教材没有作注,一般参考书也没有,因而就很自然地解释为“屋子漏雨”。只要读一读古注,就知道“屋漏”在古代是专用名词。《尔雅•释宫》写到“室中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宀交}”,屋子四角名称各异,可见,“床头”“屋漏”都是名词,表示室内位置。这样来解释,“床头屋漏无干处”才能通畅。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一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路”很容易被误解为“道路”。其实“路”是南宋的行政区域名,南宋的行政区域分为四级:路、府、州、县,分层管理。了解了这一文化常识,才能正确解释词句,又如《孔雀东南飞》中有“寂寂人定初,奄奄黄昏后”句,“人定”和“黄昏”是古代表示时间的专有名词,也不应误解。
阅读古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词义的比喻义、象征义或隐义。《诗•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明白了“蚩蚩”的意思,全句的结构就明白了,“蚩蚩”是“氓”的谓语,是“氓”在求婚时做出的那种忠厚老实温柔的样子,迷惑女方,使之上当,余冠英先生译文“那个汉子笑嘻嘻”,把这一含义基本上表达出来了。
《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汉代郑玄为《毛诗》作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得来顾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在这段注释中,解释了重点词语的含义,如“硕”、“事”、“顾”等,阐明了诗句的实际所指,如“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这就解释了为何言“三岁贯女”的问题,而注释的大部份内容又是对诗句的串讲。如果把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诗句的核心含义就明白了。
《左传》的外交辞令是非常出色的,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意在言外,后代读者感到费解。阅读古注,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如在《殽之战》中,秦师出征前,力阻出兵的赛叔前来哭师,对孟明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这时秦穆公立刻骂他:“中寿,而墓之木拱矣”。从字面上看是说蹇叔若活到寿数就是死的话,坟头上的树也长得能用两手合抱了,这自然是咒他该死不死。而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因蹇叔的话给这次出征带来不祥之兆,需要消除影响,所以,秦穆公一方面表示自己的气愤,更重要的是希望用自己的话来避邪,使蹇叔的预言不能实现。这样复杂的含义和目的在字面上没有显示出来,而晋人杜预生活时代去古未远,了解古人习俗和心理,所以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就把此句解释为“言其过老,悻而不用”,大概意思是说,秦穆公在宣扬蹇叔老糊涂了,他的话是昏聩之语,别信他那一套。这样就把秦穆公的意思揭示出来了,也使我们理解了原文真义。战争结局是秦军大败,主将孟明等被俘。而晋襄公在母亲文赢的请求下又放走了他们,因而受到大将先轸的责怪,派阳处父急速追赶。追到黄河边,盂明等人已经上船离去。阳处父还假说赠马骗他们上岸以便擒拿,但是孟明并没有上当,他站在船头高声道谢,并回答说:“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表面看来,话说得十分客气,但他实际含义却不是这样,杜预注道:“意欲极伐晋”。杜预的训释帮助我们理解了盂明的言外之意。
从新课程角度看,学生通过研读古注,不仅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而且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宏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研读古文注疏,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研读古文注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亲自参与探索的热情,使他们获得主动学习的积极体验,逐步在日常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比照人教版和苏教版柳永《雨霖铃》的注释,都有“该注不注,注而不准”的毛病。头一句“寒蝉凄切”就让人怀疑,这“蝉”前为何加一“寒”,莫非是一形容词?蝉觉寒而鸣声凄,仿佛言之成理,可法布尔在“蝉”中分明说,蝉是“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欢愉”,到了“寒冷”的深秋,应该销声匿迹了,课本恰恰在这里没有作注,那就应该好好研究一番。查《辞海》“寒蝉”条,有二注。注一曰:蝉的一种,似蝉而小,青赤色。《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霜降,寒蝉鸣”,《文选》曹子建《赠白马篇》诗:“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又《月令章句》:“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寒蝉也”。秋季鸣于日暮,其声幽抑。注二曰:“寒天的蝉。蝉到秋深无寒则不再叫,故把所顾虑而不作声比作寒蝉”。很显然,词中的“寒蝉”当取前义。学生读到这一注解,就会豁然开朗,兴趣倍增,从而认识到望文生义、任意揣度是和课文学习的科学精神相违背的,同时也培养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这首词还有一处注解很值得推敲。“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经年”人教版课本注为“一年”,苏教版注为“年复一年”,揣度词意,后者的注解应更为妥当。“经年”作为一个词语,不见于权威的《辞海》、《辞源》及《汉语大词典》,但《汉语大词典》有“经年累月”词条,解释为“形容经历的时间十分长久”,可见“经年累月”同义,都指“年复一年,时间长久”。从全词来,柳词上片写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形,是实写,而下片则采用设想的方法,虚写了别后的思念,一别成千古,不知道要多少年,这就把这种离愁推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正体现了柳词的情调凄凉、婉约哀伤、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的艺术特色。学生通过阅读这一注解,解开的是全词的妙处,理解的是柳词所以流传千古而魅力依然的奥秘,定会为自已的创造性读书而喜悦。
相反的,如果教师在教这首词时,设置了如“柳永词的婉约风格”、“柳永对词史的贡献”等研究性课题,学生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查阅有关资料,还要费很多周折去整理材料,这在理论上讲似乎很完美,好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本行不通,纵使他们从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把别人的文章剪下来,拼成一篇篇文章,充当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也只不过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不仅无法实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衷,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破坏了学风,使学生丧失了兴趣和热情,滥竽充数,华而不实,实在不可取。
读书,固然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当教师通过引导把学生整个的身心和全部精神都投入到读书之中,使其在参与中、在过程中、在体验中,获得读书的积极体验和兴趣热情。研读古文注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研读古文注疏,促进优良学法的有效习得
研读古注疏,在授课上除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犯咬文嚼字的毛病,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切实地掌握学生方法,促进优良学法的有效习得,以至事倍功半。
本人在教读《离骚》时,疏通文意后,即发给本文的集解(选自明汪援《楚辞集解》),让学生同课文的注释相互参照,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比较分析之后,提出了自已独到的看法。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课文解为“荒唐”;《楚辞集解》(以下称为《集解》)解为“浩荡,言君心之纵放,如水之浩荡无涯,靡所底止也,狂惑不定之意”。大家认为,课本同义串释,而“荒唐”意丰,难以把握真义;而《集解》则从本义(水之浩荡,靡所底止)到引申义(君心之纵放,狂惑不定)都作了明确说明,十分清楚。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蛾眉”,课文译文中译为“秀美的蛾眉”,单独时解释为“喻指高尚德行”,《集解》解为“蛾眉”谓美女之眉,细长而美好,形若蚕蛾之眉,屈原自喻也。通过比较,大家认为“蛾眉”单独解释时,应从本义(蚕蛾般细长的眉)到喻义(屈原自喻品德高尚),而在翻译时可两者兼顾,译为“蚕蛾般的秀眉”才妥当,即点形又绘神,文意贯通;而课文译为“秀美的蛾眉”实际上没有解释“蛾”字,不能不说是疏漏。而且注释中把“蛾眉”错排成“娥眉”,一疵。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课本解为“凶猛的鸟”,指鹰、雕等,而《集解》解为“鸷鸟,雕鹗鹰鸢之属,此取其威猛英杰凌云摩霄之志,非谓悍厉搏执之恶也”。大家认为课文的注释不合文意,文中“鸷鸟”应是屈原自指,谓刚正之君子与龌龊之小人不同群,因而应解为“飞得高的鸟”,喻指屈原的远大志向。
[芳与泽其杂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课文解为“污浊”,《集解》解为“泽,言其色之润泽”。两处注解正好相反,谁是谁非呢?大家认为,《集解》的解释更合理。结合上下文来看,“芳”是“其气之芬芳”,概括前段“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泽”是概括“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谓王佩有润泽也”,这样,此句同上段前后呼应,意思关联,成为有机的整体。如果把“泽”字理解为“污浊”,则突兀而来,前后文没有照应。而且,《集解》还有一段文字,更合情理,“此与上章,亦参错文法,其次序本谓制菱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唯昭质其犹未亏。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其亦己也”。这样一点,“泽”的意义就更清楚了。不仅如此,下文“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也正是从“芳”与“泽”两方面来写,也可作为“泽”义的佐证。
讨论中同学们还有许多问题,这里不—一例举。我觉得这样的课,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课堂上,同学们投入了最大的兴趣与热情,借助工具书,比照课本注释和《楚辞集解》,质疑问难,讨论对话,不仅获取了一定的文言知识,还在研读古注的探究过程中掌握了文言文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时这样的语文课渗透了学生最美好的情感,养成了作学问所应秉持的科学态度,也触及了文章最深层的文化底蕴。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文言文学习方式,学生将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将达到“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发展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作品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将达到“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这种教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学法,唤起了学生青春的热情,提升了思维,锻炼了语言,体现了情感。
行文到此,关于“研读古文注疏,理解文言精义”这一研究性学习方法大致阐述完毕,然而我更深切地感到,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诸多经典作品精义长期处于一种被误解的情形,以致一些精辟的见解被错误的思想所代替。想到这里,觉得真是愧对先贤,愧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就如同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理解为读书时为了金钱、地位、美女一样荒唐。因而,停笔遐思,我更感到“研读古注疏,理解文言精义”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不仅是一种教法,一种学法,更是我们教师身体力行,还历史文化真面目的一种勇气体现。
- 上一篇:组织选拔后备干部调研报告
- 下一篇:乡镇党委领导方式改进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