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问题思考论文
时间:2022-05-20 02:22:00
导语:文言文阅读题问题思考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先看文言段及题目。
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弊。具以质言。至宫,上拜释之为公车令。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仍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拜释之为廷尉。①
顷之,上行出中谓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②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闻。”廷尉③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④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之诛之,则己。今既下廷尉⑤,廷尉⑥,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⑦当是也。”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下廷尉⑧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世。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高器!吾属廷慰⑨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顺逆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⑩当。
是时,中尉条候周亚夫与梁相山都候王恬开见释之持议举,乃佶为亲友。“张廷尉”⑾由是天下称之。
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选自《史记•张释之列传》)
1.文中的“乘舆”与下面哪一项的内容相同()
A.坐轿B.代“太子”C.两匹马拉的车子D.代汉文帝
2.上面的选文中一共出现了十一个“廷尉”,按其在文中的意义可分为三类:发职名称:以发职代人(即代张释之,敬称);廷尉衙门(机关)。选出归类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④⑦/②⑤⑥⑩/⑧⑨⑾B.①/②⑤⑥⑧⑨/③④⑦⑩⑾
C.①⑤⑧/②④⑩⑾/③⑥⑦⑨D.①⑥⑨⑩/②③⑤/④⑦⑧⑩
3.“文帝崩,景帝立”,张释之就“恐”,“惧大诛至”。张释之为什么恐惧?下面所列的四条原因,哪一项是正确的()
A.封建时代,从来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帝继位,当然要诛杀前朝重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张释之因此而恐惧。
B.因为张释之在处理上述几个事件时,秉公而断,得罪了汉文帝,所以张释之害怕就继位的景帝代父治罪。
C.因为景帝是个暴君,专门跟正直的大臣过不去。
D.是因为“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一、整体理解。很多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不继沉着、平静、稳健地先将全段(整个阅读段)的大致情节、思路、层次、中心等看懂,然后逐题解答,而是为急于解题对文段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然后一知半解地解答,解不下去时也只回头一扫文段的只言片语后作答。依此法解,准确率当然低。“磨镰不误砍柴工”,要答准题,须花点时间耐心地把文段看懂,从整体(为中心、大意)到局部(如字词句、层次、关键词语等)了解透彻。对以上文段可弄清:①依“虫处”中“列传”的提示,可知主要记的是“事迹”。再看,文段写了三个大层次,可把第一段作为一层:以一事初识共人;把第二段起到“由是天下称之”归为第二层,主写几个事件以表明他的品质;最后一段为第三层,释之与景帝的态度。②再细读第二层,该层三个自然段写“事迹”,“事迹”中又分为两大类:一是“追止太子、梁王”,二是对“从桥上走出者”和“盗高庙坐前玉环”者的处罚态度。③根据大意,初步弄情一些词句,以更好地把握文意,如,词“劾”、“奇释之”之“奇”、“拜”、“属”、“跸”、“出”等;句子“奇释之”,“吾马赖柔和,令他马”,“而更重之”,“且罪等,然以顺逆为差”,“欲免去”,“卒见谢,景帝不过也”等等。将以上一些“方面”较好地理解了,解以下的题目心中就有底了。
二、对应解题。有些题目,涉及面不宽,一般说来,对应着原段落便可能出。第1题中“乘舆”是一名词,故不是A;若选C,“乘舆”是物,谈不上惊(经阅读可知是“人”),若是车,结合C项看,原文就应写成“乘舆之马”(定语后置),故C也不是。是B还是D呢?从“乘舆马惊”前的句子“上行出中渭桥”可看出是“上”即汉文帝,故应选D项。第2题,先将十一处“廷尉”按题干的提示对应属类,然后一排列即可。要咀嚼一下的是⑥和⑾,“廷尉⑥”中的“廷尉”应是“天下公平执法的人”(《史记全本新注》注解),“廷尉⑾”“由是天下称之”的是以张释之的为代表的“廷尉衙门”,故应选B项。
三、综合判断。有的题目,仅凭局部对应解答很不容易,因它的对应点不明显,不具体,因此必须联系全段上下去综合分析、体味、判断。第3题中,首先A、C较易排除。A的内容是一般的规律,不应强加给景帝。C的内容文中根本没有。困难在于B、D的分辨,可否选B呢?从每个自然段看,文帝不会怪罪张:“上拜释之为公车令”,“其后,拜释之为廷尉”,“廷尉当是也”,“乃许廷尉当”,可以说他受到文帝的称赞与赏识。至干“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以后,文帝仍“拜释之为廷尉”。所以B项“原因”说“得罪了汉文帝”不妥。D项所述是景帝所亲身经历事,这才是张“惧大诛至”的真正原因。这个答案就是靠前后综合分析、判断而来的。
利用对文释译
湖北孝感高中陈继民
文言文中,不少句子是对举的,所以翻译时可以上句的结构推出下句的结构来,从而准确地译出下句意思。例如《过秦论》中的这类句子:“振长策而御守内,谷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大之城,临不测之渊”;《六国论》中的这类句子:“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与陈伯之书》中的这类句子:“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
但在《子鱼论战》(人教版《文言读本》)中,偏者对句子“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的两条注释忽视了这个原则,因而将第二句注错了。第一句及注释:“[三军以利用也]军队本是按着有利的时机而行动的。……以,凭借,按照。用,施用,这里指作战。”第二句及注释是:“[金鼓以声气也]金彭是用以鼓舞士卒的气势的。……”可以看出,两个句子的结构是十分对称的。第一句是“以利”而“用”,第二句则应是“以声”而“气”(“气”作动词、鼓舞士气),读来也朗朗上口: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第二句的意思就应是:金鼓是用声(势)鼓舞士气的。由对文译出的意思显然与原注不同,也不像原注那么别扭。可见,翻译时充分利用对举是大有好处的。
- 上一篇:语文教学尴尬解决论文
- 下一篇:诗歌意境比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