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探究

时间:2022-09-19 10:53:13

导语: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遍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初中教育中早已屡见不鲜,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初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改变了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中,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育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技术;装备;应用策略

一、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老师准备的教育内容不够丰富。一部分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转变以往的教育思想,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测试结果,因此就加大了工作负担,而且现在初中数学老师的工资相对较低,导致一部分数学老师的工作热情较低,没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数学教育中,不能准确的处理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数学老师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上课内容,在数学课中将数学知识重点写在黑板上,这是数学老师必须要做的工作,所以,数学老师在准备教学计划和讲解数学知识时就会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现在的初中数学教育中,互联网技术的遍及一改以往的教育方法,老师们不再写粉笔字,而是用制作幻灯片的方式,老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收集一些教育的材料,但是,一部分数学老师就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在制作幻灯片课件时,老师们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真的去制作课件,甚至还有一部分老师教育几届学生都会用一套数学教育内容。因为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料有很多,大部分数学老师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都是通过互联网直接将资料载入到自己的U盘中,节约了很多准备教育材料的时间,能够使学生在数学课中了解很多数学知识,但是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也没有仔细的研究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内容并不能提高教育品质。(二)不能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设备。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老师很喜欢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老师讲课视频,然后播放给学生们。但是如果初中数学老师经常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尽管能够通过视频了解更多的知识,却不能通过视频去熟悉的掌握数学知识。从老师的教育看,虽然视频能够为数学老师节约大量的时间,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视频获得教育经验,进而提升初中数学教育的品质,但是,数学老师并没有正确的运用视频,一些老师有着错误的教育想法,认为视频是由有经验的老师所录制的,那么视频的教育效果一定高,所以就经常在上课时播放。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运用方法

(一)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初中学校应该为老师多提供一些教育交谈讨论的机会,使老师们相互学习教育方法,在老师中,有一些教龄较长的老师,他们的教育经验是十分丰富的,所以那些刚刚任职的老师可以多请教一些教育方法,但是教龄较大的老师一般年龄都比较大,所以他们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方面不是很了解,不能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等,但是如果将丰富的教育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就一定能够提升教育品质,所以年长的老师可以向年轻的数学老师请教有关互联网的知识。因此,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教育经验是十分有利于提升数学教育品质的,在日常的教育中,需要老师们取长补短,优化教育方法,并且能够清楚的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并正确的使用,最终提升初中数学教育品质。(二)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将难懂的数学概念、公式使用多媒体能够转换成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方式,而初中学生也正处于各种能力培养的时期,所以,数学老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以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勾股定理》一课为例,学生初次听说勾股定理,很难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所以老师就可以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先设计一道数学题,使学生通过数学题了解勾股定理:在学校的教学楼前有一片草坪,有一些学生为了少走几步,就在长方形的草坪中走出一条小路AB,已知两步为1m,能够算出小路省了多少路吗?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探究想要算节省的路程就要算出AB的长,在三角形OAB中,已知OA和OB的长,怎样计算AB呢,就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的知识了。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使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数学知识了。

综上所述,推进初中数学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丰富教育内容,还可以帮助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在减轻数学老师教育重担的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但是想要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就需要数学老师们正确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以最终提升初中数学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1]龙定竹.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2017,(02):213.

作者:黄庆 单位: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