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27 09:18:25
导语:高校社区教育创新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社区是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载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特征,建立“人人能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经是新时代社会的学习趋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需以社区为抓手,在社区构建全面学习服务的平台,这正是以倡导终身学习为己任的高校型社区教育的责任所在。社区教育,是未来我国教育格局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关注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融入多元化的力量,驱动实际社区教育工作的高质量运作,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议题。
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成员,是诸多教育教学资源聚集的地方,是为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引领我国教育事业朝着不断变革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社区教育的格局中,高等院校同样可以发挥其促进作用,由此积极站在高校视角去审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其教育教学模式的问题进行探析,并由此制定更加完善的社区教育创新方案,这对于引领实际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课程设置与开发、雄厚的科研团队、海量图书馆资料等,是高校的优势资源,但是这种优势资源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因为教育和文化设施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即教育不仅要承担义务的、阶段性的、学历的教育,还要承担全民的、终身的、非正规的教育;大开放观即教育资源在跨地区、跨行业之间的开放,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开放,更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教育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尽可能对大众开放教育机会;将教育机会延伸到社区,并融入社区事务与问题中;广泛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保证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帮助实际社区教育事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详细讲述其实际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其一,高校可以使社区教育的办学触角得到延展。在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平台的过程中,高校与政府、企业、社团之间的合作机制会得到构建,在这样的平台上,会使社区教育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师资、专业理念等,由此使得社区教育能够明确实际的教育方向,把握时展脉搏,使得实际办学呈现出延展性的特点。其二,高校可以使社区教育的办学空间得到延展。高校与社区教育之间建立共享共赢机制,各个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不断融入实际社区教育中去,此时借助社区教育网络系统,使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得以提升,并且在合作格局中,社区教育的专业得到调整,实际的办学空间得以延展。其三,借助高校,可以使社区教育的科研层次得到提升。比如实现电大与社区教育共享机制的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媒介,社区教育机构会在这样的媒介中找到解决自身教育问题的路径,继而确定实际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向,使得实际的重点课题得以构建,实现社区教育方面理论和科研体系的构建,为未来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理想的环境。
二、高校视角下社区教育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1.教育思想观念创新模式。在推动全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理念,树立高等教育服务于大众的使命,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转变为学校为社区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全社会上下还没有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社区的民众也并不是人人皆知。所以,要让社区居民重新认识接受再教育的必要性,意识到终身教育不但能更新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和生活质量,更是一种现代人的时尚观念。为此,高校必须加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各种载体主动进入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在社区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2.高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第一,高校领导层的积极参与(领导层应该在学校的工作内容和规划中把社区参与作为主要的系统工作来进行),运用公共政策手段,各部门应该与科技处统一目标,制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方案、实施细则、评估手段等,把参与社区治理目标引入考评机制。第二,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把教师积极参与社区工作的行为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第三,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项目中,学校本科学生应该开设知识拓展、问题解决课程等。大学生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成立“青年志愿者团队”、“青年服务队”、“学生演讲团”、“学生服务组”、“科技服务队”等,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来推动和开展社区教育;开设学工、学农、学军、科技、文体,普法、家务劳动、家庭教育等活动中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在不同时间参加活动。活动中心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本辖区的一些机关、单位开展活动。把学生是否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作为其毕业后找工作的硬指标,学校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给积极参与社区工作的学生提供全年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研究和工作。3.多元课程的社区教育创新模式。社区教育的根本是把高校教育资源引入社区,根据社区需求编制符合社区需要的课程,难易、长短都可以灵活掌握。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社区与之联动,进行课程开发,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开发出符合地区特点的、城乡居民需求的特色课程,满足不同群体对社区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使社区教育形式丰富多样;高校可以利用社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设地方特色课程,传播历史文化,扩大社区影响力。开设贴近社区的民众日常生活、就业创业类或民生问题的优质课程,如应急避险、家庭保健、饮水安全与健康防病、地震避险等课程;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目前的优势资源,包括在人力、智力、财力等及社区提供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为制作课程提供良好的素材背景。课程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内容上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广泛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特点;第二,内容要系统化;第三,内容要有可扩展性。从知识传递扩展到能力锻炼和情感熏陶,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社区群众和高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开发可以细分,如幼儿、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男士、女士等。4.社区党员教育导向型模式(基层党建模式)。党的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不断进步,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社区党建是党在城市的重要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城市社区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职责。高校因为有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强大优势,可以与社区联手制定相关教育机制,对社区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载体,设置线上微课,开办网络党校,深入社区定期讲授党课等。高校视角下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调研、可行性分析、具体规划等方面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做好前期调研分析、中期跟进和落实、后期评估和反馈。科学规划是指高校教育管理者对社区教育已有传统的深刻思考和准确把握以及对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严密地组织实施,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德友.如何构建学校社区教育体系[J].甘肃教育,2006,(12):8.
[2]韩子荣.连玉明.中国社区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87-88.
[3]敬鸿彬.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着力点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15):103-105.
[4]刘夏蓓.论高校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8-80.
[5]武存生.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服务社区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6,(2):30-31,51.
作者:韩佳 单位:河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上一篇:成人教育招生考试变革分析
- 下一篇:小学班主任班级微信群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