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3 10:44:50

导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其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日益显著,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教育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改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依次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一、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自发展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数量与日俱增,特别是近五年来,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普通高校数量的60%;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持续增长。高职教育不仅改善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结构,也缓解了产业结构供求失衡的矛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需求,能够提供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高端人才,因此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家为了规范高职教育管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提高高职教育管理水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这几十年中,高职教育迅速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结合本国国情,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但是,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管理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与西方国家高职教育相比,不仅教育管理观念落后,而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在经费利用、师资分配上更是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既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又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

二、高职教育管理问题

1.教育教育管理理念落后。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上,对学生、教师的关注度缺失,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是不足,导致教师主导性差,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逐渐下降。教育管理理念的局限性加上教学工作缺乏规范性、科学性的指导,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和技能型高端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忽视了教育管理理念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使得当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2.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主管部门缺乏与政府、企业、行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衔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合不密切,长此以往,高职教育的管理机制日渐歪曲,发展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朝着健康有序和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目前的工作重点,依然停留在教学任务和日常管理上,忽视了对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这部分高职院校试行的教育管理机制基本都是生搬硬套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因此高职教育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日渐艰辛,生存问题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再加强与企业之前的合作,但是双方合作的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只有很少一部分高职院校能够跟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而做好校企合作,是完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的面对机遇与挑战。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需要进行完善与创新,在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和时代的新要求,只有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教育管理机制,高职院校长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也只有做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工作,才能给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增添助力。3.人才管理制度不合理。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管理缺乏有效机制,教师人才流失严重,教师结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部分院校教师紧缺,特别是教学名师紧缺,这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课余时间少,很难有精力搞学术研究,导致高职院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高职院校因在人才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没有建立教师有效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教师有效的选拔与竞争机制,也让部分教师丧失了竞争力和工作热情,安于现状,这是制约高职院校长期良性发展的主要问题。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和水平,又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为了建立“活的机制”,中国高职院校正逐步建立双师型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并专门针对高职师资制定遴选机制、培养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但更多的还是要从实际出发,为建立更高标准的专业化高职教师队伍打下良好基础。4.教育管理水平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急于谋求学校与社会的结合,过于强调社会化和市场化,在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侧重点时,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急于追求校企合作,这种创新谋求高校与社会人才供需市场结合的方法并未出现根本性问题,却导致教育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制约着高职院校专业化发展,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并极大降低了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环节功能性作用。

三、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1.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新理念。创新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最重要就是将人本思想渗透到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不断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作为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作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又能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教育管理者要敢于除旧立新,在现代化办学理念引导下,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的有机融合,围绕重点专业进行建设,不断深化政府主导地位,坚持学校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实训条件,最终建立一套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2.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推动内涵式发展。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下,要有“项目管理”意识,特别是对高职院校中的重大及重要工作,更要采取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在规范日常管理的前提下,不断改革,逐步提高管理者关于项目研究与管理的能力。高职院校始终本着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结合本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改革薪资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严谨的治学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管理水平,打造内涵式发展的一流高职院校。3.构建教育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教育管理机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在这种体系下,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条件更加完善,教育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教育教学的质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扩大高职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和得到社会、行业、企业等的高度认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质量方面的评估也已经公开透明化,受到社会、家长、媒体等多方的监督和评价,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建立和加强自己的教育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的监控机制要想实现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不断进行实践改革,结合当地世界情况,结合本国国情,建立符合当地市场和经济发展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强化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贡献力。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被应用到高职院校中,不仅有利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方向。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之中,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进来,吸收企业多元化的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的办学水平,不断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落实,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更好地实现了专业建设的协调性、侧重性和实效性,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创建校企的互惠互利模式,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更加符合企业要求,授课内容更加符合行业标准,管理模式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人才,是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育管理的原因之一,校企合作的落实,一方面不断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断为教育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管理问题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引导下,改革髙职院校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新理念,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教育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强化校企合作,同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团组织等紧密结合,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思维,推动院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贡献力。

【参考文献】

[1]王朕.关于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品牌研究,2018(06)(73+75).

[2]任云.就业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64).

[3]李迎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文学,2017(11):(216).

[4]聂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4):(24-25).

[5]蒋从根,朱青松,刘静.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管理观察,2016(21):(113-115).

作者:侯娟娟 于海阔 单位: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