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与实践分析

时间:2022-08-13 10:39:12

导语: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与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与实践分析

1.现今体育院校大学生特点分析

1.1运动技能水平非常高,愿意参加学校体育活动。由于有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体育大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优势,乐于参加各类竞技性比赛,易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在学校各类文体活动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1.2个性特征突出,社会适应能力与沟通交流比较强。体育院校中学生的个性鲜明,思维比较敏捷,接受能力强,性格大方,但思维简单,容易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问题,爱憎分明的显而易见,因此,喜欢发挥自己的团体活动才能,也喜欢在这类活动中锻炼自己和发展自己,与其他学生相比之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交际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性较强,更容易在工作与生活中取得良好的进步。1.3独立和自信,强烈的竞争意识。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小就学会了独立生活。他们能够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懂得如何管理和服务自己。此外,他们从小就接受体育训练,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过早地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再加上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很高,使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之中。竞争已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因此,特殊的外部环境使体育大学生更有适应能力,更勇于面对现实,敢于竞争。1.4进一步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分析。自我管理体现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一些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要求方面表现不佳,对学术方面的兴趣和热情也不高,在学科上更多,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虽然这些表现与行为是少数现象之一,但应予以禁止和纠正。

2.体育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及分析

2.1教育管理模式观念落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式和观念也应该有所侧重和不同。教育管理观念是一所学校教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校教学团队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体院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应区分与综合类院校或艺术类院校,但在我国现在的体育类院校教学之中,大多数学校仍然是执行大众的、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不能依照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群体要求做出了合理性的调整,从而制定出了顺应国家教学要求、符合本校学生特色的教育管理方案等。而陈旧的教育管理观念也会阻碍高校现代化教学工作的进行,从而限制了体育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独特的能力发展,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2.2实施不完善的教学任务分析。现在的教书育人工作要求学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根据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从而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单纯重视学生的比赛、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当前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培养出的学生走上社会,由于高校管理层及教师团队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经常会盲目地追求高质量教学,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实际问题时会缺少独立思考,从而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2.3教育管理人员的缺乏分析。体育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范围广阔,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人们健康观念的提高,迫切需要大批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投入全民健身运动之中。体育院校专业大学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多,变成“大班”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就导致体育院校中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其中造成体育类教育背景的相对缺乏。而较小的师生比例也无法实行精细化的管理,从而不利于学生安全的稳定性。

3.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实效性的对策

3.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人本管理是指以大学生为中心,从大学生出发,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积极性,从而实现大学生与高校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人文精神,又要注重专业知识和道德情操。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相关行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能使他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其他技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3.2健全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员、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这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树立的核心理念。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高水平大学应树立“全员教育”理念,加强认识,创新机制,实现学生成才的良好环境。并努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3.3建立全面服务的教学理念。体育院校应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主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整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建设机制。在教育管理和管理服务方面让学生更加接受服务教育。因此,大学生应树立全面服务的理念,有意识地将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开创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局面。3.4建立优质教学管理队伍。要确保教育质量的有效性就要不断的提高教育质量,然后必须要拥有一支专业以及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管理者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心理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等综合素质,才能足够胜任管理岗位。因此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改变高校缺乏专业教育者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此同时,抓好现有人才的培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知识;加强对外学习交流,使教育教学得到充分保障。

4.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

4.1教育不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目前,高校对体育专业教育创新和创业的重视不够。创新和创业教育思想落后,与职业教育没有紧密联系,与实践脱节。首先,教育与教育没有紧密结合,教育没有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另外,目前在体育专业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中,高校投资明显不足,直接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严重不足,教育创新创业效果差。第二,体育创新和创业教育课程是选修课程、讲座和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很少是根据所需课程的性质和缺乏注意而开设的。4.2高校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与创业教育。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创新型创业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口号阶段。即使进行了一些创新的创业教育,也是一种被动的反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做了几次专题讲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同时,创新与创业教育与职称晋升和工资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高校体育教师普遍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缺乏寻求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意识和主动性。4.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认识不足。首先,体育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知识,主观思维与创新和创业教育无关。第二,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认为,创新和创业是一种企业,缺乏团队意识,更不用说互联网在当今不确定的创新和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可见,高校体育管理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要注重大学生教育观念的创新和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

5.结合实践与创新,为大学生体育教学实践工作

5.1提高大学生创业精神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关键在于他们的主观努力。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政府,都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外在原因。企业家自身的变化和行动的内在原因是条件。内部原因是变化的基础。外部原因只能通过内部原因发挥作用。因此,大学生的主观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是决定他们创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5.2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改善创业环境分析。“双创”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常态,致力于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并确立顺应时代潮流的理念。高校教师要摆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创新,树立创新和创业意识,营造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校园文化。5.3提高创业教育体系并建立商业实践基地。创业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全面的创业能力。为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全方位、多角度的启发大学生创业思维,培养有较高水平的创业综合素质的人才,建立特色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水平;将专业约束转化为专业优势;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增强教师队伍。5.4完善创业政策和支持体系。在“双创业与创新”的政策下,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力促进者和倡导者,政府必须为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供充分的帮助。鼓励大学生开展自己的业务时,政府应考虑创业经营的条件、经营的环境和经营的担保制度等方面。建立创业支持制度,优化企业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曼.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西部,2018(33):117+122.

[2]赵振华.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5):38-40.

作者:王凌菲 单位:山东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