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路径探索

时间:2022-05-10 04:09:46

导语: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路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路径探索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前期的组织发展和后续教育管理两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共同打造学生党员系统化管理培育工程。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要夯实基础,落实全面,不断丰富后续教育内涵和实质,深化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学生党员后续管理针对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培养的优秀青年才俊,标榜着青年学子的先锋典范,引领着校园文化的红色方向,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殷殷期待。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发展过程中时时端正入党动机矢志投身伟大事业,刻刻丰富理论知识决绝镌刻红色基因。全国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培育和发展,竭力将最优秀的人才吸纳进来。诚然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固然无法缺少前期的组织发展,但后续的教育管理确也不可或缺,两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期的组织发展为后续的教育管理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党员系统化管理题中应有之义,后续教育管理是前期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党员系统化管理扎实高效的关键一环,两者的有机结合方能确保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觉悟和政治信仰。因此,高校应着力提高大学生后续教育水平,加大后续管理力度,增强针对性和紧迫感,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做好做实学生党员系统化培育工程。

一、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现状剖析

宏观层面来看,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有不少偏差,衍生出不少弊端。首先,高校学生党员培养重发展轻教育倾向严峻。囿于管理模式相对固化,教育形式相对单一等特点,高校党建工作以党员发展考察为重心工作,把牢发展关,前期培养发展刚性需求突出,造成重发展轻教育倾向严重。加之学生党员群体流动性大,短期性突出等特点,实质上为轻后续教育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与推脱借口。其次,高校学生党员活动形式单调划一现象突出。学生党支部工作模式相对僵化,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相对陈旧,支部负责老师兼职居多,无法全身心投入,支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空泛居多,无法真正契合学生党员内心诉求。在加强学生党员思想建设方面颇有成效的同时仍无法掩盖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致使支部活动朝气不够,学生党员参与度下降。再次,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考核机制缺失现状堪忧。前期组织发展环节日常机制完善,标准突出操作性强,加之学生党员表现积极主动性强,言行规范认可度高。入党以后则因为对党员的要求不具体,定性多,定量少,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呈现出继续教育平台虚、抓手弱、考察考核程式化、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的特点。基于现存问题进行现状剖析,体现为:①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意识亟待强化。实用主义思潮泛滥下,功利主义盛行。不少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过于世俗,政治立场模糊,理想信念缺失,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缺乏。具体表现为极为看重自我利益和诉求,罔顾在学院和班级中的表率作用,不具备引领同学共同追求卓越的理念,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追逐“实惠”,在各类评奖评优中缺乏谦让意识,在各类活动中缺乏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②后续教育管理方式亟待创新。第一,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各大高校学生党员前期培养发展历来重视程度高,但后续教育却稍显苍白,整体性教育理念缺失。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一般由辅导员兼任,力量薄弱分散,工作任务繁多,前期的培育教育卓有成效却很难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到后续教育当中。同时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往往忽视结合党员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教育,教育效果只注重短期效应,教育形式未结合学生党员兴趣点展开,导致后续教育无法深入学生党员内心,无法真正内化于心,稍有不慎便演变为形式主义,使前期教育培育成果付诸东流。第二、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缺乏同一性与惩戒性。学生党员后续管理过程中相关规章制度仍不够完善,日常考核和管理流于形式,支部工作缺乏抓手,后续管理乏力。作为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管理基本形式之一的制度落实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党员后续管理的成效,直接决定锻造党性争做优秀党员是否有失偏颇。目前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后续评价缺乏整体性与监督性。党员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的考评只是以个人小结、思想汇报为依据,缺乏对日常实际表现和各项具体工作完成情况的细节考评,降低了考评的可信度。[2]学生党员开展的民主评议仅仅以自评互评、对标整改等形式开展,折射出一团和气,敷衍塞责的不正之风,支部内部形成默契,成员间和和气气,批评和自我批评顾忌情面,不扯袖子、不咬耳朵、不红红脸、不出出汗,加之缺少党外学生监督,也没有社会外在监督的具体举措。

二、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紧迫性

我党自成立起就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广大党员同志继承传统夙兴夜寐,需要牢记使命继往开来,更需要加强建设防微杜渐。全面从严管理,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是高校落实全面管理的实然性需求,要夯实基础,落实全面,不留余地,不留死角,从中央到基层层层落实,全面展开,尤其对于基层党组织贵在精准着力,囊括党组织层层筛选寄予厚望的学生党员。学生党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各行各业翘楚的预备力量,对学生党员的前期培养发展和后续的教育管理亟须从严,确保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怀抱助力中国梦的政治理想,从而从严要求自身,洁身自好,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本领,真正发挥先锋典范引领作用,以优秀标杆感染青年团员,将红色信仰深深扎根广大团员内心,树立永远跟党走的青春理想。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是高校落实全面管理的应然性需要,是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针对目前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和弊端,如学生党员服务意识有所弱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有所不足;学生党员参与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等同普通同学混淆身份;错误认为入党后大功告成,止步自我锻造自我磨砺等。破解这一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难题,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思路和纪律保障。落实党的相关政策不仅意味着要求党组织要为学生党员搭建服务同学的平台,充分培养学生党员队伍,定期给学生党员制定实施计划,分配任务,使其在青年学生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3]也扎根于构建学生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中,时刻将学生党员的服务奉献觉悟与个人评先考评挂钩,建立日臻完善的激励评优监督机制,探索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体系,通过奖励素质拓展学分的办法,激励学生党员拓展素质,一心襟怀宗旨,强化服务本领。

三、高校落实学生党员全面从严管理,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路径探究

基于此,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高校党员落实全面从严管理全局,事关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旗帜和道路。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意义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培育学生党员立志常怀红色心,投身中国梦,高校可从丰富党员后续教育内涵、丰富党员后续教育实质、营造后续教育良好氛围和深化学生党员监督考核机制等几方面着力。(一)丰富党员后续教育内涵,提升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和后续教育管理针对性。不断丰富后续教育内涵,重落实重所得。增添新颖的、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红色元素;设计多样的、学生党员热衷参与的活动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党员理论水平;落实制度,加强支部内涵建设,明确支部成员奋斗方向,加强支部感召力,以支部内涵建设为主题加强后续管理针对性,实现学在支部,管在支部,成长在支部。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扩大学生党员的学习机会。使党课从封闭走向开放,教育资源从供给源头上的扩大拓宽了教育教学成果的覆盖面,改变过去传统模式的集中培训和单项培训,打破权威者对知识的垄断,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4]打造无差别学习模式。(二)丰富党员后续教育实质,提升学生党员实践水平和后续教育管理系统性。设置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目标,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后续教育管理。结合后续教育管理实质和难点,不断丰富目标内涵,旨在打破现状,唤醒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目标以可接受、可操作、可量化、易执行和挑战性为特点,结合学生党员自身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对于学生党员的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可侧重定量化和可计量,对于创新理念侧重定性化,强调党建工作思考、研究、实践的科学性、实践性及绩效作用。[5]以目标为导向,围绕整体优化协同,实现整体效益。(三)营造党员后续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党员服务水平和后续教育管理实效性。加强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依托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将支部工作任务指标化、成果表现数据化、创先争优平台化、内部管理自主化、监督检查结构化,并且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的工作,来彻底解决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凸显,组织力建设明显增强。提倡支部活动入系统,强化支部建设制度化、日常化,倒逼支部加强内涵建设,凸显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和水平,提高后续教育管理实效,打造奋楫争先,服务为本的党员形象。(四)深化党员监督考核机制,提升学生党员纪律水平和后续教育管理实践性。落实支部工作条例,厘清支部工作职责,为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党员量化考核制度,营造党建品牌,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学生党员公开承诺、学生党员成果亮化、“‘微’党课‘晒’笔记”等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以学生团队导师制为载体,发挥“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员身份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党员争优创先的党员意识;通过优秀党员评比,在学生党员中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后续教育管理良好氛围,切实体现党员先进性。

作者:杨哲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数理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