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探索
时间:2022-12-06 09:17:16
导语: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辅导模式,是对高校专业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相对政府出资公立高校,民办高校的专业心理辅导资源有限,无法满足解决学生的心理需求,构建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特点及开展的现实意义,提出建构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构建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概述
1.朋辈心理辅导的含义。朋辈心理辅导(PeeCounseling)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维兰德发表了一篇关于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在心理咨询团队中帮助其他同学的研究报告,开启了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研究大门。经过40多年的实践发展,国内外外学者对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不断丰富和完善,主要有马歇尔夫(Mamarchev,1981)对朋辈心理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或者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孙炳海、孙旷怡(2003)提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年龄相仿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安慰、疏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季丹丹、郝乐祥(2010)则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同一生活环境中拥有共同语言的人聚集在一起交换信息,交流想法、分享生活经验,间接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主要是有关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笔者认为朋辈就是指“朋友”“同辈”,在高校中就是年龄相当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指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辅导训练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安抚、疏导、鼓励和支持等方式向寻求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互助的过程。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1)快捷有效。相比专业的心理咨询,朋辈心理辅导不受时间、地点、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朋辈心理辅导员都是大学生群体,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拥有相似的人生价值观、学习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等,对于同龄人之间的一些基本情况或者“小秘密”都会有所了解。当同学之间遇到心理问题时,朋辈间的辅导容易打开心扉进行深入交流,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同学的心理困惑。(2)友情效应。朋辈心理辅导所反映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的友情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辅导的沟通和深入。2016年我校开展了一个《关于广东培正学院朋辈心理互助需求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你选择向谁倾诉”,调查结果显示:83.36%的同学选择向朋友倾诉,选择心理专业老师只有10.59%。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友情关系的朋友倾诉。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辅导技巧和原则,有一定的经验能够把握不同阶段同学的心理及情绪问题,与有心理及情绪问题的同学起到良性的互动作用,容易引起共鸣、容易接纳、容易沟通。(3)非专业性。高校的朋辈心理辅导员队伍的招募主要源于学生的自发性和义务性,通过一系列的专业课培训及实践训练,层层考核之后,选拔出来。虽然经过一定的专业性培训,但大部分同学都是非心理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及同学相比,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活动,具有非专业性。
二、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现实意义
1.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相比,学校层次、师资、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民办高校大学生在心理层面上有一定落差感。当代大学生群体都是90后,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价值观取向及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大学生阶段是大学生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期,急于摆脱对家人的依赖,实现自我独立,对朋友或同龄人之间的评价、帮助和认可看得比较重要。在大学学习成长阶段,面对同样的心理困惑,同龄人之间成为情感交流的对象。朋辈心理辅导是根据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期的心理特征而展开的,专注倾听、合理劝导、理智分析和真诚安慰,很多时候有助于帮助深陷困惑的同学缓解过激的情绪,摆脱偏见认识,做出理性判断和合理应对方式。因此,朋辈心理辅导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2.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教育部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对民办高校而言,相对于学生的心理需求,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相对匮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和服务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性问题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需求、心理素质的培养却关注较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渗透到学生的辅导工作当中。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模式,其工作具有独特优势,一是信任优势,二是情感优势,三是时空优势,他们容易深入了解、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和支持,辅导他人的同时,不仅可以升华彼此之间的友谊,也能达到“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在目前情况下,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成为高校专业心理辅导队伍的重要补充,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补充、延续和创新。
三、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途径
1.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朋辈心理辅导是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重视和投入力度。一是加强领导重视。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在民办高校(包括我校)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通过相关调研,了解公办高校及其他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开展方式、开展效果,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形成可行性报告,以获得领导层的认可及重视,以保证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民办高校各项资金有限,但对于学校学生工作,特别是针对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应成立专项资金,提供场地支持。我校成立“心吧客”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室,学校提供专门的工作场地,每年下拨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朋辈心理辅导有序开展。“心吧客”场地可供学生进行朋辈咨询,开展小型的心理团体辅导等。2.建立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民办高校应建立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健康、优良、和谐的校园环境。第一级网络系统是学校层面,由学校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及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组成,负责统筹、管理及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级网络系统是各系层面,由各系领导、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等组成,向本学院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第三级网络系统是学生层面,在学生中培养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和帮助,成为学生与心理健康中心的中间桥梁,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营造学校良好的心理氛围、疏解学生的心理困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选拔、培训和配备。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的选拔、培训和配备至关重要。一是注重对朋辈心理辅导人员的选拔。建立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把握好“入口关”。按照选拔标准,筛选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富有同情、热情、真诚等心理品质,思想品德优良、工作能力突出、责任感及执行力强、有服务奉献精神的学生作为培训对象。二是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一方面普及心理辅导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专题讲座,将朋辈的咨询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分析,增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将技能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培训后必须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心理咨询技巧的运用、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以及培养咨询沟通能力。三是完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配备。民办学校应配备多层次的朋辈辅导员,从校级-院级-班级-宿舍四个层面都应有朋辈联络员,一旦有学生出现问题,最容易、最快速、最及时地发现并了解情况,以便解决问题。4.建立朋辈心理辅导的信息化网络工作平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深受大学生喜爱,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新媒体平台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及了解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性质,便于宣传及推广。一是建立线上咨询平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一直存有误解,很多同学遇到心理问题只想找倾诉对象,对于面对面的咨询会觉得不自在。建立微信、QQ、电话等线上咨询平台,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安排擅长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学生可选择匿名或者实名与朋辈进行倾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倾诉过程中思想负担减轻,可以毫无保留地诉说问题,朋辈员可以解决学生的常见问题,对于心理问题严重者可后期进行跟踪。二是建立信息推送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如我校建立的“培正心吧客”公众号,名字温馨有吸引力。公众号可定期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试、心理活动、团体辅导等信息,学生通过阅读及转载,推广时效性强。三是建立内部学习交流平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主要基于“他助-互助-自助”的服务模式。由于成员的覆盖范围广,在平时的工作中,搭建网络平台进行内部的交流学习,通过分享咨询案例、工作经验、学习资料等加强队伍之间的学习氛围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祝秀得,陈庆.加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完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评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
[3]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评述[J].心理与就业辅导,2003
[4]季丹丹,郝乐祥.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作者:汪慧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 上一篇:高职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路径
- 下一篇:高校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