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分析

时间:2022-07-03 10:20:10

导语: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分析

教育管理在创新过程中不仅是对方式进行创新,也是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教育管理理念通常情况下是在教育管理和理念想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对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目的,使大学生能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自我监督,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之才。而人作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一定要在管理理念的更新与创新上不断进行提高,以一些特殊的教育管理为参考,寻求更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以使教育管理取得更好的进展。

一、大学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自治能力差,过于依赖行政权力。与西方国家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存在时间比较短,内部结构也都不一样。西方传统高校有些是在自由学者自发下建立的,有些是由社会团体创办的;而我国的高校大多是由政府设立的,所以从建立开始就由“政府主导”,虽然经历了上百年的变革,西方高校对我国的高校在自治思想方面上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在蔡元培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曾大力推广自治改革,使学术的力量能够在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为高校自治改革的推进提供帮助,然而在当时的国情与学校的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下,这些改革没能继续得到推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所以,高校的掌控权一直握在政府手里。倘若高校缺乏应有的自治能力,失去了本身特有的性质,变成了整治下的行尸走肉,那么也就无法做到人性化、自由化及科学化的管理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学术了。(二)学术失范现象日渐严重。在大学中,老师不应该仅只是教学生科学知识,更应该经常和学生进行学识上的探讨。很多的科研成就都是来自于高校中。因此,高校不但要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传授知识的环境,还要以学术的自由平等问原则,为其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学术权利的主导地位通常只掌握在单位或个体人的手中,在进行学术的管理与学术资源的分配时存在偏袒的现象。对一些有高成就的教授和高职位的老师,学术资源提供就比较多,而对普通的教师就爱搭不理,更不要说是大学生了。学术失范现象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也形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使学校教师在学术水平上无法提高,导致其掌握的知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对学生在学术上的品行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在我国的高学校中,同一篇论文被反复的抄袭借用,很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都是从别处拿来的,完全没有创造性的含义,欠缺能力和创新意识,辜负了高校对其多年的培养,达不到国家所需人才的要求标准。

二、在法治理念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树立学生的权利本位意识。之前,我国一直把规范及维护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秩序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战略决策和对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重中之重。所谓权力本位意识指的是高等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定校纪校规而对大学生的义务进行设定时,第一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享有其权利。比如: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是不是能够对外公开以及大学生在知情和隐私上的权利等。高等学校必须要加大对自治方面能力的重视,避免用行政权力管理学生。高等学校在对学生施行教育管理权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其施行后产生的结果以及行使相关权利是不是真的达到了最初的目的,重视大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人性化、合法化的对学生进行管理。(二)高等学校要不断强化学习法治理念。思想与政治制度的传统化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人治”高过“法治”的现象产生。有些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辅导员和教师本身就欠缺法律意识,法治思想较低,很容易导致一些管理不合法的事情发生。因此,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教师人员都要不断的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的完善。(三)要逐步提升大学生本身的行为能力。要逐步提升大学生本身的行为能力,提升民主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上的层次。具体包括:不参与、知情、提出建议或意见、参与监督和决定这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和大学生本身的民主法治意识及行为方面的能力密不可分。因此,无论是高等学校还是高校的大学生都要重视提高民主素质,民主素质的提高就会带动民主的参与能力的加强,使参与的效果得到提升。

在国家实行法制管理的同时,在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进行不断创新势在必行,这样做不仅能使高等学校在教育制度上的改革进程得以推进,还能使法治理念得到更广泛的普及,满足相关的需求。只有对教学管理的方式与思想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有效的改善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此次达到真正的人才辈出效果。

作者:陈双霜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