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思想教育管理研究

时间:2022-02-26 10:32:50

导语:茶道思想教育管理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茶道思想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传统茶道思想中倡导道德礼仪是学生培养的关键诉求,而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来说,完善的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管理模式,同时更能有效引领教学活动,同时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欠缺问题视角认知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施现状,通过融入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诉求,通过融入传统茶道思想的内涵及形成特征认知,进而分析融入传统茶道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关键词:传统茶道思想;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教学环境;文化氛围

就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开展诉求看,其需要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导向,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知识技能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这一背景,只有探究合适的思想融入其中,才能够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形势不断变化,加上学生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从而使得学生自身培养机制需要进行必要完善和创新。

1从欠缺问题视角认知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施现状

随着当前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氛围,还是教学理念,都呈现了全新色彩。而围绕这一新情况,其所带来的变化与发展则是超越大众想象的,而想要满足这一本质诉求,其需要注重的是对整个高校经营机制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融入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实现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客观来说,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学理念是基础,是支撑,也是前提,真正满足学生培养的教学理念,是立足学生自身培养诉求,是融入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的理念内容。在以往高校教学管理时,其最大问题和不足在于教学理念长期得不到更新与优化,从而忽略和限制了学生主动整个学习的积极性。从时展特征看,创新和优化整个教学管理机制,实际上也是在当前整个变化激烈的时代特点下,所作出的具体变革。所以,融入时代新特点,构建全新管理模式,转变老师与管理者的教学思维内容,从而实现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施时,融入合适的理念内涵和价值思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说,良好而成熟的思维内容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创新自身管理机制,并且融入满足时代特点的思维内涵,从而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客观来看,融入合适的思想内容,对于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传统教学活动中,其关注点更多在于知识内容的灌输与传导上,这明显与时代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别。

2文化素养、学生为本: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开展诉求

结合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看,该活动中最大的欠缺和不足,在于大多情况下,未能有效考虑学生自身的实际诉求,以及时代变化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具体要求。加上,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具体使用的资源内容缺乏必要的时代更新,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效果。当然,就当前整个教学环境的实际状况及氛围看,其中也有着相应特殊性,尤其是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要素内容出现了全新变化。与普通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不同的是,当前在进行学生教育与培养时,其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状况的深度把控和具体提升。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学习资源的途径更完善,内容更丰富。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其需要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丰富而完善的学习内容,更有全面而体系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结合当前的多数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如何借助智能终端传播教学知识和内容,就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全新特点。不仅如此,结合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看,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和思想成长状况,也是直接关系学生就业与成长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心理辅导,也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机制发挥作用时,所需要融入的全新内容。但是客观来说,很多高校缺乏对该问题实施价值的认知度,加上使用的教学内容和信息与时代特点之间存在较大出入,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意识和思维理念的有效培养。因此,如何从整个教学体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内容应用到目前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在满足时展诉求的大背景下实现健康成长,就成为当前我们推进该教学活动的重要诉求。

3文化传承、时代传播:传统茶道思想的内涵及形成特征认知

茶道是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与关键,也是整个高校教育机制成熟发展的重要诠释与表达,通过对传统茶道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所包含和展现的思维理念,恰恰是人们思维丰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在当前整个茶道思想理念不断成熟背景下,无论是人们的消费观,还是具体的文化认知观,都实现了成熟而全面变化。从根本上看,这是人们思维的丰富发展,思维结构优化的具体产物。事实上,茶道思想的丰富发展与诠释,其中涵盖了具体的社会思想,同时也有人们对茶文化的具体而成熟的理解。传统茶道思想在今天,仍然也有着深厚而全面的应用价值与意义。其之所以能够被我们所具体应用,关键就在于在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其是以思想理念的全面融入和丰富诠释为基础支撑的。而学生培养的重点,就是思想理念的引导和价值思维的阐述。客观来看,茶道精神之所以能够在长期而系统化的发展过程中,实现最佳发展效果,其根本在于茶道精神中融入了我国优秀的文化思维,并且通过具体吸收,从而实现体系化发展。就茶道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看,茶道思想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所在,无论是其中对我国文化理念的诠释与表达,还是其中所彰显的精神思维,都是文化包容性与应用性的最佳展现。从而实现整个茶道思想应用的最佳效果。客观看,茶道思想是一种融入了多样精神思维的思想机制,其底蕴根基是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最优秀内容的深度把控,而合理的精神内涵所发挥的作用,不只是简单的精神引领,更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在时展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只有融入系统而全面,乃至时代化的元素内容,才能更好满足茶道思想的应用与融入。

4融入传统茶道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思路

结合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背景,以及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改革发展的具体诉求看,完善的教育管理活动中,不仅要容纳时展诉求,也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关注点放在重要位置之上。学生自身的兴趣是整个高校教学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涵所在。当然对于高校教育活动开展来说,使用“管理”一词并不合适。对于高校的经营者与决策者来说,只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尤其是要站在学生视角来具体认知和理解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价值及具体作用,才有可能为学生培养机制的有效开展奠定相应基础。在学生视角看待整个高校管理活动的实施与推进,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上的创新与完善,更是我们培养学生活动的成熟表现。而想要做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应用,就必须注重构建合理、完善的模式。在该模式的具体内容中,其需要注重围绕学生成长状况、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背景、思想体系的重要性等多样化内容,通过价值创新和时展,从而实现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和精准应用。就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开展状况看,完善的教学活动,丰富而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是该活动开展的重要内容。结合传统茶道思想的价值内涵看,其中所具有的思想理念,极具应用价值和传播推动力。教育管理模式究竟是什么?教育是其核心,其主要针对的是整个学生培养活动及过程,其中包含了教学与引导、培养与教育等多种内容,而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管理活动,更多是一种对教学活动的把控和教学资源的梳理、整合、应用。而模式则指的是范式,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认为教育管理模式,其事实上指的是以学生成长为基础,构建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思路。所以,具体的教学思维,则是整个学生培养机制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这一具体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思维理念融入其中,就至关重要。就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状况,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始终是整个时代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具体的文化素材,还是系统化的文化机制,实际上都是当前我们传承文化,应用文化时的关键和基础,我国历来重视文化体系建设,无论是选择文化内容,还是应用文化机制,都将社会发展的实况与文化体系相融合,并且通过对我国优秀道德礼仪文化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代表性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就是我国整个文化机制中最值得我们认知和理解的重要内容,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其中所具有的茶道思想和价值意识,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理念思维,同时也是弥补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认知传统茶道思想内涵,了解该思想体系的应用属性,对于现阶段我们所开展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将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5结语

客观来看,融入茶道思想,不仅能够大大丰富高校教育管理意识和思维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接受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成长。客观来说,目前多数学生在培养时,其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很多学生自身存在种种的心理问题,但是由于未能给与合理有效的关注,从而使得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较大出入,而这也对学生培养活动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果在当前整个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将必要的茶道思想融入其中,从而实现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理想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芳.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6):247-249.

[2]何春晓.阳光体育运动对民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影响之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103-106.

[3]董学文.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111-113.

[4]唐文玉.大学体育课程“网络导学+课堂教学”双主体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5(18):182-183.

[5]吴尚琳.基于茶道精神的体育训练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研究,2016(11):134-135.

作者:朱俐 廖晓晓 单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