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时间:2022-12-01 10:00:16

导语: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新时期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既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高校党组织要提高认识,负起对外聘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要健全组织机构,在党务机构部门中设立负责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专职部门,不断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加强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顺应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党建;外聘流动党员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根据教育部的2015年统计报告,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625.3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万人。[1](P23-24)面临如此大的群体,作为高校基础保障部分的教辅和后勤保障服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高校用人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高校外聘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教辅、产业、后勤等岗位长期活跃着一支庞大的外聘员工队伍。从人群特征看,他们大部分属于流动人员。外聘员工队伍中的外聘流动党员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是指通过人事、项目外聘、合同用工或临时兼职等在职非正式编制的教职工党员,因人事关系不隶属于高校,组织关系无法转入,导致其不能参加党内活动,使其游离于高校党组织之外。[2]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群体较社会上其他流动党员群体素质相对较高,要么自身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要么长期在高校浓厚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而素质提升。但从“社会用工”这一意义上讲,他们与其他流动党员群体相同,具有显著的交叉混合性特点:定位于“体制圈”与“非体制圈”之间的“廊廓”区域,人员流动性较强。

一、全面从严治党下,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教辅、后勤等工作不仅关系社会稳定和的学校工作的全局,也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它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高校的教书育人同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下,作为高校党员群体的一员,外聘流动党员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对象。1.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新时期挑战所采取的战略举措,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被写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起到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试出了人心向背,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3](P12)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基础在全面,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要害在治。“全面”就是治全党、管全党,面向430多万个党组织、8700多万党员,涵盖党建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和部门。“严就是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党委,从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党组(党委)到各基层党支部,都要担负起主体责任”。[4](P105)当前,国际形势多变而复杂,社会矛盾错综交织,使得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难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使人的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等特征逐渐突显,这必然会增加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统一思想的难度。少数高校党组织对外聘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外聘流动党员难以受到有效教育、管理和监督。外聘流动党员内部存在思想问题和利益矛盾,同其他社会矛盾交织错综,难于协调处理。因此,只有坚持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才能弥补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这一薄弱领域,做到全面管党治党,真正贯彻落实好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举措,从而为落实开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好坚实基础。2.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力争开创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他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途径中,学校管理和服务岗位上的高校外聘流动党员,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式参与了“全方位育人”。同为高校育人功能的提供者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高校外聘流动党员因其流动性强、人员构成复杂等特点,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因此,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清死角、补短板”,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

二、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困难及其原因

近年来,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对该群体的管理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和困难的局面。全国各地高校也正在积极推进对其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但漏管、失管等现象仍然在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梳理造成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认识不足,高校党组织主体责任缺失。部分高校对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责任意识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积极现象在对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中屡见不鲜。很多高校对于组织关系清楚、党员身份明确的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成效显著,教育管理较为积极主动,而对于关系、类型不明确的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表现消极,缺乏成效。还有的高校仅对组织关系在本校的外聘流动党员开展教育管理,而对于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流入学校的流动外聘党员往往不关注、少重视,甚至部分高校对于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管不顾”、认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属于自己的职责,推脱责任、不履职尽责,这些消极做法不利于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2.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对于繁重的党建工作,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人手不足。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还不健全、职责分工尚需明确。多数高校目前还未设立专门负责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部分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新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具体表现包括: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表现出思想上的轻视,不关心外聘流动党员的问题,不了解外聘流动党员的特点。教育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不情愿,不积极。在业务上有的党务工作者对外聘流动党员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缺乏学习研究。对网络、自媒体等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不了解、不接纳,这些都将阻碍对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3.教育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手段方式。首先,教育管理制度跟比不上新形势变化。专门针对数量庞大、流动频繁等特点的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群体的教育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表现出制度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高,落实难度大,在很多方面还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挑战、新要求。其次,有些高校缺乏对外聘流动党员的现状和问题的深入调研和分析诊断,照搬对其他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现状制定适合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特点的管理模式。再次,管理方法单一、教育内容僵化、方式过于简单是影响对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原因,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对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多是内容乏味、空洞并与实际工作没有联系的简简单单的“上传下达”,毫无吸引力,降低了高校外聘流动党员主动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取得实际效果不理想。最后,部分高校党组织缺乏从服务意识和个体心理方面入手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举措,不能使外聘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将使其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丧失,党员意识也会逐渐淡化,最终内心远离党组织。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作。作为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高校党组织对于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起到主导作用。因此,需要各高校党组织站在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党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肩负起对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任,认清新的形势现状,及时发现高校外聘流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注重在实践工作中探索新方法、积累新经验,力争将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高校党组织要认真担负起对外聘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积极开展好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图全面提升外聘流动党员群体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典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员主体使命意识。要积极选取和培育高校外聘流动党员中“主动亮身份、敢争先”的模范党员,广泛宣传其典型事迹,产生共鸣,带动其他外聘流动党员向先进典型看齐,更好地做到自觉、自省、自励,努力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坚定党员意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自身形象。对于隐藏党员身份、拖欠党费、组织纪律涣散、作风不正的高校外聘流动党员,要加强教育和诫勉工作。对于屡教不改,违纪国法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的外聘流动党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从而发挥惩戒机制的震慑作用。2.健全组织机构,提高党建队伍水平。在机构建设方面,各高校可在党务机构部门中设立专门负责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部门。梳理和制定部门职责,组建专门负责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所有涉及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工作均归该部门负责,并由该部门牵头协调学校其他有关部门,建立校内联动协调机制,协调分工共同做好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各高校党组织要不断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做好高校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思想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高度一致,并结合新时期党的战略举措不断改进和提高实践工作。因此,提高党务工作者队伍水平,是完善和加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根本。各高校在实践工作中,应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负责任、有担当”的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业队伍,为全方位、高水平地做好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3.促进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人为本”地改进创新教育管理方法。首先,各高校党组织应从顶层设计宏观层面确立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指导方针,并制定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推进和完善教育管理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和有关流动外聘党员教育管理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例如:流动党支部组织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党费缴纳制度),执行和落实好各项制度,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其次,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外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改进工作模式,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沟通,建立高校党组织和流入地党联动管理机制。高校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与流出地党组织加强沟通,力争掌握外聘流动党员的真实情况。可尝试与外聘流动党员来源集中的流出地签订合作共管协议,做到信息共享、共抓共管、密切协调、相互促进。明确外聘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加强对外聘流动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党纪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切实做到对象、内容、措施、效果的全面落实。再次,高校党组织应借助自身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将具有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实时同步和即时通信等特性的信息通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创新和丰富教育管理形式和方法。例如:借鉴互联网媒介,为高校外聘流动党员积极搭建教育管理工作网络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对教育管理工作约束和限制,方便外聘流动党员学习。建立高校外聘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与流出地党组织信息共享,实现身份信息、党费缴纳、思想表现、参加活动等信息可网上查询。将在编教职工党员网上培训系统向外聘流动党员开通端口,并借助多媒体界面开设形象生动符合外聘流动党员特点的教育视频课程。

作者:孙亚男 石婷 单位:1.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金昕.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