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17 04:15:48
导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结合实际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给予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需要就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在探索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适合学生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层级递进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高校不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以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执行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高校教育管理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使当代学生成为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品质的接班人。在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中,一直秉持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根本性要素,学校工作中也极力实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方针,依据时代性、创新性、规律性、时效性的特性,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新内容、新方向等,来积极开拓高校全面育人的局面。虽然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精神理念上,执行力度不够。这也导致了学生虽然有思想政治意识,但在实际践行上还有待加强。(二)目标笼统。高校思想教育管理需要贯彻《决定》精神,深刻理解《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首要目标是强调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大路线不动摇,但目标管理不够规范,在制度上有所缺乏,在具体的实施目标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民主性有所欠缺,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性给予学生思想创新与自由。在教育管理上,学校更多地处于领导决策地位、指令性目标缺少。(三)体制弊端突出。权责明确、科学设计、合力育人、主辅明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实施制度与领导制度对其管理体制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改革管理过程中,由于体制实施的积极性不高,相关部门互相推诿不能予以支持,行政工作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机构设置不合理等,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成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实施中,在规章制度落实,组织内部沟通完善等内容上,尚未体现创新性以及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执行力。科学的教育管理是要在学生感知、认同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落后、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观念不仅不适合高校的管理,而且也会在学生群体中出现抵触心理而导致管理失效、管理目的难以实现。为了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就要剔除不适合、不科学、不严谨的观念,以新的教育管理观念来提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首先,学校应当坚持“全员育人”的科学教育管理观念,这不仅是国家教育指导意见的要求,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实际选择。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课老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各个教育管理环节环环相扣、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为了与国家教育发展、学校教育发展、学生个人发展步伐一致,高校就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为此,高校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况,选拔具有专业化、高素质化的教育者。加强教育管理队伍中教育者的思想品质,严格把关,进一步提升教育者的自身综合素质。这要求思想教育管理团队要懂得辩证统一,拥有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思想工作相关的技能,具备一定水平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不仅要对高校管理学、大学生心理教育等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储备量,而且在实践行为中也应当具备熟练的工作能力。(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去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体制。为此,管理机制要赏罚分明、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公正客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坚持教育、服务、管理的原则,定期举办一些课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动地学习,通过师生间互动互评、跟踪、分析、探讨、反馈来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
三、结语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面对问题挑战时,只有迎难而上,积极作出相应的对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才会越来越完善,才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李诗佳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新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2]裴娣娜.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范畴及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4(6).
- 上一篇:高校教育管理“社会化”探讨
- 下一篇:中职德育课程自主学习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