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弱势群体特征及教育管理分析

时间:2022-10-17 10:43:57

导语:非传统弱势群体特征及教育管理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传统弱势群体特征及教育管理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理解集中于经济衡量标准的现象,本研究提出非传统弱势群体的概念,即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状况且学校现有教育资源未能覆盖的学生群体。通过分析发现该群体存在能力素养不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及应对方式消极等共同特征,结合目前教育管理工作情况,学校可以从完善教育载体设计、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学生主体意识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教育管理

一、问题提出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2002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五次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弱势群体”,[1]从而使得这一概念非常流行。高校中也存在这样的群体:他们经济条件差,会因消费水平低而感到自卑,又为避免尴尬和节约开支,主动回避一些社交活动。相比于那些经济充裕、自如参与社交的同学,这类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被称为大学生弱势群体。[2]传统的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因经济方面的弱势,从而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已基本形成“奖、助、勤、贷、补、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学生奖助政策体系,并考虑学生就读地区的消费情况,已能够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再辅以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解困措施,可以说在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有力帮扶下,从经济角度看高校不存在经济困难群体。自2002年以来,国内研究者对弱势群体的问题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虽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但均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客观分析,尝试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帮扶措施,但仍存在不足:1.过于侧重经济层面的帮扶。事实上,经济层面的帮扶。只能解决弱势群体的经济问题,无法在学习、生活、社会竞争、机会获得等方面有效改善其弱势地位。2.教育措施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未能有效把握弱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使得教育措施仅停留在表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在对弱势学生进行帮扶的具体工作中,教育者及社会为了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更愿意关注那些成绩优异而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同时在面对因心理或思想认识问题而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时,会因不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使教育沟通过程缺乏有效性,产生“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的不平衡心理,因而对这部分弱势群体丧失耐心和爱心。因此,与传统弱势群体相比,本研究的目标群体定位于那些因能力素养不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及应对方式消极等而在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同时由于现有教育载体设计不完善,导致教育资源未能覆盖到的学生群体。在教育实际工作中,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存在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首先,弱势学生自身的发展受限,并对周围同学的成长成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3]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着重分析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和心理规律,帮助一线学生工作者深入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规律。第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改善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探讨具有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措施。

二、群体特征及教育管理工作分析

(一)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特征分析。1.能力素养不足。能力素养不足主要体现在生活适应、人际沟通、团队配合等方面的能力欠缺。根据一项针对某高校大一新生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23.3%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13.5%的大学生因个人爱好和习惯而与集体生活有冲突;18%的大学生不愿参加社团、文体活动或科技竞赛。[4]由于能力素养不足,在试图改变时往往会遭遇失败,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减弱,更加限制了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的积极行为。同时,为了维护个体的自尊、维持认知平衡而采取一些消极的心理防卫措施,如以“淡泊名利”自居、拒绝参与活动甚至沉迷于网络以逃避现实压力。2.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由于非传统弱势群体具有更多的压力源,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具有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心理普查为例,我国高校每年有10∼1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其中强迫症状、情绪性格问题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排在前三位。[5]存在心理问题的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会将更多精力用于应对心理困扰,妨碍了个体的成长发展,同时会表现出情绪失控、过度敏感、自我封闭、攻击性强等情绪行为特征,进一步妨碍其与同龄人的互动和教育资源的获得。3.应对方式消极。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期间一直以“鹤立鸡群”的状态生活在同龄人群体中,而进入大学后却成为“平庸之辈”,这种落差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不能接受现实的自己,渴望回到曾经的“辉煌”。但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无从下手,又难以降低对自己的理想化要求,因而故步自封,表现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人际关系冷漠等状态,并采取逃避压力、抗拒评比以及远离优秀群体等消极应对方式,来缓解内心的不平衡。如果任其自行发展,就可能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转变成问题学生。(二)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载体设计忽略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等教育载体都可以作为提升非传统弱势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这些载体的设计往往采取比赛的形式,以吸引优秀群体参与、获得高级别奖项为目标。即便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社团,也形成这样的“行政化”传统:一年级学生作为成员自由参加社团活动,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则以领导或组织者身份参与,那些在二年级未能获得领导职务的学生往往不能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此外,在活动内容上,即便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社团工作,也往往仅针对一年级学生而开展。因此,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在二年级以后如果不能成为某些活动的主角,就没有机会参与课外活动。这在客观上形成教育载体设计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忽略的既定事实。2.教育管理过程存在过度保护倾向。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具体教育管理过程中都能够理解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的处境,因而会对他们的学业予以一定的“照顾”,甚至在处理违纪行为时,考虑到他们的弱势情况而“网开一面”。这种过度保护的倾向剥夺了他们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机会,并强化了他们的弱势地位,更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和依赖心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会对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3.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很多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对非传统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引导时感到力不从心,似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在他们身上难以见效。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对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规律的客观认识,对认知层面的不了解会导致情感层面的不理解,因而无法贴近他们的内心,使得沟通缺少“灵魂”。再加上工作技能与方法的缺乏,使得教育工作苍白无力,既挫伤了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又让教育对象反感、抗拒。4.教育管理工作环节缺乏对危险行为的防范预案。由于非传统弱势群体在学生生活中的表现具有隐蔽性、被动性等特征,再加上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缺乏有效关注和深度挖掘,同时对可能出现危险行为的群体缺少跟踪性评估,这就导致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的危险行为缺乏有效的事前预防,对可能诱发危机事件的个体处于放任状态。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完善教育载体设计,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首先,将学生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握非传统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具体教育载体设计中,注重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精细化,不以比赛、选优作为唯一途径,而注重全员参与,提高对弱势群体的覆盖和吸引,以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此外,重视社团对非传统弱势群体身心提升的积极作用。学校要有意识地建立一定数量的致力于成员相互尊重、信任、以个人提升为目的的成长型社团,鼓励其在大学期间继续保留社团成员身份,使弱势学生有机会与不同年级、学院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集体。一方面,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有效缓解弱势学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在社团中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能够使弱势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为个人成长提供动力。其次,提升弱势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建立服务于弱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弱势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有力保障,由了解学生情况的辅导员、副书记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荐参与。同时,学校和学院要加强与基地间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对弱势学生的实践教育作用。(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在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具体教育引导时,要树立五种教育理念:1.理解:努力站在弱势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心理与行为;2.尊重:树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观念,尊重弱势学生的独立人格;3.关心:深入弱势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切实贴近他们;4.鼓励:注重开发弱势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并给与鼓励和支持;5.服务:考虑弱势学生的成长需求,以此为工作导向。(三)突出主体意识,实现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切实解决非传统弱势群体问题,不能仅从外在原因中寻求解决办法,更要重视弱势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转化。要突出主体意识,体现教育过程的双向性;不能仅看到学生的社会制约性,只将其视为教育对象,还要考虑其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调研,在了解弱势学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基础上,考虑实施“应该干什么”等相应教育计划。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转化,一般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行适度的自我设计、自我践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最终突破自我束缚,获得积极进取个人状态。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外界力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停滞和倒退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适时地给予理解和关心,增强其信心,提醒他们要给自己多一些耐心。

作者:林静 李阿特 王世伟 康中和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溶基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2.3.

[2]陈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障碍分析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3(03).

[3]田萍.包容性增长与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

[4]罗玲英,缪小红.关于“90后”大学生新生适应的调查及建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5]陈喆,胡莹,杨曦等.近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