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困境与排解策略
时间:2022-11-21 04:40:16
导语: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困境与排解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交流沟通以及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在微时代的大环境下,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考虑社会交互模式对大学生价值理念、课堂行为、交际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教育管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存在困境,应顺应时展潮流,迎接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1.微时代的内涵
随着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各大主流媒体平台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微博普通使用者的数量快速增加,及时聊天通信工具、论坛等传播媒介的影响力逐渐增强[1]。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为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提供载体,在信息技术和手机客户端的影响下,社会进入微时代。微时代不仅是以微博、微信为特征的技术,更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生活方式、文化传播方式。微时代具有信息传播总量大、受众广,信息传播碎片化、时效性强等特点,给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特征。
2.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新特点
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每个月平均微信活跃用户已经达到5.49亿,微信用户覆盖世界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的用户均使用过微信。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目前已经超过3亿用户。微时代下,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部分,这必将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使之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变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思想动态的双向了解
微工具的使用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手机、电脑等上网工具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得到普及,为高校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在微时代下,学生更加倾向于将思想感情通过微信、微博等微工具倾诉出来,微平台也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重要社交平台[2]。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利用微工具、微平台与学生开展交流和谈话,动态的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更好的指导教师的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微平台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潜移默化受到教师传播积极信息的影响,提高教育的时效性。
2.2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微时代对微工具的使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代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将自己不愿公开的思想问题与教师交流,教师更好的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真正促进师生成为朋友,形成平等互动地交流模式。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缓和有利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
2.3教育模式的改革
微时代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契机。微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例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促进高校教育的多元化。
3.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困境
微时代的带来满足高校学生快速获得信息的要求,也顺应了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但微时代下学生容易受到复杂网络环境的影响,海量信息的传播和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挑战。
3.1网络依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不仅给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带来影响,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微时代环境下的信息获取和信息传播是自由、开放的,大学生随时随地在网络下能够动态了解各类信息,并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发表至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在获取外界信息的同时也才在传播信息,是当前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传播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在缺乏严格网络监管的环境下,大学生将会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再加上学生的思想意识薄弱、缺乏社会经验,易形成不良的价值理念。这就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考验,促使高校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3.2对高校教育管理方式挑战
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各方面经验和接受信息的速度较学生快速,学生对于教育管理内容具有较强的兴趣和依从性。但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媒介更广泛,学生仅靠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够快速获取想要的知识信息,在某些信息的获取上甚至超过了学校传播,这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产生较大的打击,不利于高校教育的主体地位。这表明传统的单向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继续改革教育管理模式。
3.3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微时代下学生对手机、电脑、网络等依赖程度增加,高校课堂常出现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降低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高校学生的社交范围,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使学生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获得自由感,出现“网络微社交”现象,造成学生在现实交际活动中的失去经验,给传统人际社交模式带来冲击,严重时造成学生在校园交往、职业发展中的社交能力降低。
4.1树立“微时代”的教育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一直是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坚持的核心理念,倡导尊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思想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应树立“微时代”的教育管理理念,将这种新型教育管理理念充分运用至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首先,在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微工具、微媒介的使用,体现出微管理的价值诉求,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管理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管理。其次,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将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重点,及时发现、了解学生对微时代工具的使用情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理念,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最后,加强对微媒体的应用,将微媒体融入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实现教育管理理念的深刻转变[3]。
4.2将微媒介融入高校管理
在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微媒介的各项功能,保持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使教育管理工作运用微媒介呈现在学生面前,动态管理学生的思想价值管变化,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覆盖范围的有效扩大,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首先,将微媒介运用至学生管理工作中,例如建立并完善高校微信平台、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定期使学生参与至在线调查访问活动,并动态解和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防止因学生思想价值的变化而造成的群体性时间,也是高校危机管理的有效方法。其次,定期在高校微信平台、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微平台上开展各项管理教育活动,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校风校级宣传、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健康积极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主流信息、积极的、正能量的社会信息。第三,管理者和教师可以在高校微信平台、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微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是拉近师生关系、管理者与学生关系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最后,采用微媒介构建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帮助[4]。
4.3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方法
微时代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微课”、“翻转课堂”、“微格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至高校各学科的教学中,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5]。“微格教学”也叫“微型教学”、“小型教学”,将传统单一的教学课堂分为不同目标的单一教学,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不同,并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将课程重点教授内容录制成15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学生利用微视频开展自主学习,课堂的重点是针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实践探讨,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微课”与“翻转课堂”常常联系在一起,“微视频”是“翻转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教育教学团队应不断研究微时代下新型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4.4建立高校教育管理微体系
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应形成学校、院系、班级为主的微管理体系。高校加强对微媒介的运用,介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生活、就业、娱乐等信息,创建学生感兴趣的校园焦点话题,把学生通过微媒介聚集起来,实现网上网下的协调管理。院系要建立与高校、班级向统一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在学生和学校管理之间发挥桥梁作用。班级利用微博、微信等建立微交流平台,开展各项关于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娱乐等交流与沟通,使教师真正了解每位学生,提高班级管理的时效性。
5.结语
在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呈现出局限性,微时代下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严重冲击了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微时代对高校教育管理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微时代下,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吸收当前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运用创新思维将微信、微博等微工具运用至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率;其次,高校要加强培养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者适应微时展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总之,高校要将教育管理与微媒介相结合,发挥出微时代在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水平。
作者:林绸花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人事处
参考文献:
[1]史薛伟.“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工作引导探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2]刘文文.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4.
[3]李亚翠.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J].大学教育,2015,03:181-182.
[4]王磊.网络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分析与变革[J].中华少年,2015,25:191-192.
[5]赵桂华.浅析我国现行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现代企业教育,2008,02:145-146.
- 上一篇:心理契约在高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 下一篇:特殊教育管理中师资专业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