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论文

时间:2022-08-27 09:07:05

导语: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论文

一、时间管理与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界定

(一)时间管理的界定。心理学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人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成功学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成才成功,就必须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工作。时间管理学者杰克•弗纳认为,应有效地应用时间这种资源,以便我们有效地达成个人的重要目标。时间管理实际上就是自我管理,它针对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种种困难,通过详尽的检讨,进而了解如何运用有效方式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教育学认为,时间管理的先进理念、习惯与方法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训练而获得的。每个人的生命与时间都是有限的,人生的幸福与卓越,不仅需要我们有夸父逐日的执着,还需要我们科学地管理时间,做到识时、惜时、守时与合理、高效地运用时间。我们认为,时间管理具有多元性、多学科性、多目标性、科学性、战略性、生命性等特点。多元性表现为社会各类主体都可能、都需要时间管理。多学科性表现为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成功学、教育学、人才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都对时间管理从各自学科视角进行了研究。多目标性表现为社会各类主体时间管理的目标千差万别。有的是为了事业成功而管理时间;有的是为了更多金钱而管理时间;有的是为了战争胜利而管理时间;有的是为了实现使命而管理时间;科学性表现为时间的存在与运动本身就具有客观性与规律性、时间管理的艺术性、有效性、平衡性与规律性。比如,时间管理与人体生物钟相匹配。战略性表现为时间是否做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生命性表现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就是科学有效地管理生命。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及其特征。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是大学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项教育活动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素养,促进良好行为习惯。例如,面向大学生开设有关时间管理智慧、时间管理的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有关识时、惜时、守时与合理、高效地运用时间伦理学引导与管理学规范性指导;营造大学校园有关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等时间管理的培育氛围,等等。其特征如下:

1.青春关键性。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期往往只有几步。大学阶段毫无疑问是人生最为关键、重要的阶段。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黄金时间,是青春最美的光阴。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地度过大学时光,而应该激情燃烧岁月,勤奋雕刻青春。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极为重要。

2.双主体性。在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是管理、教育、引导、规范主体,学生是接受高校时间管理教育的主体和自我教育主体;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时间管理方面又是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关系。

3.多样性。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开设时间管理教育课程或讲座;通过校园网、新媒体营造大学校园时间管理教育的氛围;通过学工、团委开展与时间管理相关的比赛与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规范训练与引导教育,等等。

4.全方位性。最前沿的时间管理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各个领域。比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习惯、运动习惯、人际关系习惯等各个人生层面。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教育与管理空间,包括学习时间管理教育、工作时间管理教育,以及消费时间管理教育、休闲时间管理教育、锻炼时间管理教育、睡眠时间管理教育等等。此外,时间管理还具有引导性与规范性等特征。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内容。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大学生时间重要性理念管理。比如,惜时如金、要事优先、时间大于金钱、学会专注与执着、学会放弃与择优、学会平衡、学会有计划地使用时间等。第二,大学生纵向时间管理。比如,大学生人生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与时间管理。第三,大学生横向时间管理。比如,大学生事业—爱情、家庭—健身—音乐—休息等其他兴趣方面的时间管理。第四,大学生科学管理时间氛围培育。比如,构建大学生时间管理网络、大学生时间管理比赛、经验交流、评价机制等等。第五,大学生时间管理原则。比如,80/20管理时间原则;四象限原则;时间碎片化管理原则;生物钟匹配管理原则;兴趣管理原则、预留时间管理原则等。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几个认识误区

(一)“水到渠成论”。有些高校时间管理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不重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认为,大学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完善教育与专业理论与能力培育。大学生时间管理,随着大学生阅人阅事的丰富,在一定的管理环境中,就会自然形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水到渠成论”的观点,模糊了时间管理的本然规律、应然规律和实然路径。本然规律在这里是指时间管理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性。比如,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法、四象限原则、生物钟原则、莫法特休息法等。应然规律在这里是指时间管理没有生而知之,高校应当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引导、规范他们的时间管理。实然路径在这里是指,只有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教育,大学生才能懂得科学时间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只有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引导与规范,才能培育其时间管理的能力与习惯。

(二)“以偏概全论”。“以偏概全论”的基本观点是,时间管理教育即珍惜时间教育。然而,时间管理教育不仅仅是珍惜时间教育,它具有丰富内涵与体系。诸如人生目标与时间管理、理论学习中的时间管理习惯、节假日期间的时间管理习惯、生活中时间管理习惯等。

(三)“补充论”。一般人认为,时间管理教育始于幼年时期的家长、幼儿园老师,经历中学,时间管理习惯已基本形成,高校的时间管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补充以前各阶段时间管理教育的不足。然而,时间管理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层次性、系统性教育。因此,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不仅要弥补以前的不足,而且要构建系统性、动态上升性和有效性的时间管理教育平台。

三、强化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教育策略

第一,提升高校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认识,将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纳入大学管理范畴。应让大学生科学、高效地管理时间,在学习条件、IQ相当的前提下,学会将时间管理与人生目标、职业规划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应当充分运用行政、经济、管理、宣传等手段,引导、规范、支持和督促各高校强化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比如,教育部在对各高校的考核、评估体系中应当增加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与养成指标。第三,高校的学工、团委、辅导员工作、人文素质课、基础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应当渗透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高校校园网、高校典型案例教育、学校宣传表彰活动应当包含相关内容。一方面,各高校应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来实施成才与时间管理学、大学生时间管理教程、职业规划与时间管理、中外成功者时间管理经典等课程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学生时间管理量化考核和评价制度,促使学生知道并养成科学管理时间的习惯。第四,构建高校时间管理教育社会化融合机制。一方面,通过请社会精英、成功人士进校园讲解个人成长成功与时间管理的关系,通过榜样力量,使青年大学生对科学的时间管理产生情结和追求;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和提升自己的科学时间管理的习惯与水平。作家格拉德韦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不仅揭示了成才成功与时间的辩证逻辑,而且证明了科学管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管理习惯分别在童年、少年、组织和社会中孕育和养成。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已经形成的时间管理习惯进行梳理、反思及科学、系统、前沿的升级教育与训练,为今后成才成功奠定良好的时间管理素养。

作者:李鸣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