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实践4篇

时间:2022-07-04 08:56:55

导语:高校教育管理实践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教育管理实践4篇

第一篇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涵

人本主义也称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位出发,充分关注人的潜能、个性的发展以及主体人格的形成。人本主义源于古希腊,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孔子的“仁爱”论、“有教无类”的思想,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等,都坚持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是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以广大受教育者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为教育管理的中心点和根本立足点,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和劳动成果,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促进教育对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全面和谐发展。[1]“人本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教职员工对决策的参与、合作计划和共同目标,以及学生的自主性、个人在大学阶段学习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等,并要求学校管理不仅要寻求实现学校组织目标与教职工利益的一致性,而且要把学校的目标与学生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教育承担着专业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生成的重任,[2]高校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大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个性的教育主体,把培养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重视发掘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育需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目前在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忽视人性发展、不利于高校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问题。

(一)讲授内容缺乏针对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管理的内容体系逐渐丰富,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思想也层出不穷,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工作具有建设性的意义。然而对于有些理论类的课程,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的理念中,讲授的内容与现实差距过大,内容枯燥而且讲授方式单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大学教育管理的宗旨是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的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汲取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最终需要通过实践将知识消化。而缺乏“人本主义”理念、针对性不强的教学内容,不仅违背了大学教育管理的宗旨,还扼杀了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不佳。[2]

(二)教育管理人员观念陈旧,缺乏人本意识

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过分突出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教育是师生之间双边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如今,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干部中,部分教育管理人员习惯凭经验、凭感觉办事,把高校教育视为一个人才加工的工厂,把学生管理视为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按照标准件的生产态度来看待学生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的质量有教师管着就足够了,没有意识到学校的投入、管理、师资、教学、研究、服务都是因学生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教育管理人员的陈旧观念及人本意识的缺失,导致学生个性潜力不能自由地发挥,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三)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单一,刚性管理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

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其各自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但是使用的方式方法依旧比较单一,通常是依照刚性的规章制度办事,不能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刚性的管理方式是“以规章制度为本”,依靠领导权威或组织权力实施管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并加以有效的纪律监督,必要时还会使用惩戒性或强迫性手段来辅助管理。刚性的管理手段、方式和方法都不符合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人性的因素,忽视了情感的重要成分,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尊严。采用强制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给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四)教育资源无法达到“人本主义”要求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招生数量连年翻番,原本不充裕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由于师生比例失衡,现有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教育策略,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式教育。教师无暇对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进行深入研究,导致所教授的课程缺乏新意,使得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此外,教学设计短缺、实践环节薄弱,使学生的应得利益进一步缩水,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质量的要求。

三、人本主义在教育管理中应用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确立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对象,确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管理思想,以人性化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在大学阶段所需要的各种合理需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地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也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管理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帮助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教育管理为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建立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这也是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一种体现。要为师生创造和谐有序的教育环境、舒适安静的办公环境,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营造团结和睦的教学氛围,形成严谨的教风以及广阔的学习空间。对教师而言,只有在舒适、宽松的环境中工作才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彼此间进行学术切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学生而言,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质的师资力量配备与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习知识,有利于信息的汲取和养分的吸收。教育管理者也应随时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和解决师生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谐融洽的大学校园氛围,有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

(三)因材施管,实现差异性的教育管理

孔子是“因材施教”最早的倡导者与实施者。所谓因材施教,指人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4]高等院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播与创新的中心、优秀人才的摇篮,具有庞大、深厚、牢固的文化传统,是新思想传播和科学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不应只局限在书本中,因材施教不仅适用于教书育人过程中,也可将其思想融入到教育管理中,这便是“因材施管”。[5]根据不同人的需求,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做到差异化管理,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注重发挥个体的自身优势。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以人性化沟通为基础的、一切服务于“人本”的教育管理新模式。面对当今社会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加快培养人才的速度。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构建“人本主义”理论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新机制。

作者:杨丁懿工作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第二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建构探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是指通过行使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协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实现育人目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构和人员的总和。从管理一般理论和实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至少包括领导—决策系统、行政—执行系统、反馈—评估系统、学术—参谋系统。这一概念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四点内涵: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主导性因素。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互相规定,但是矛盾的性质由居于主要的、支配性的一方来决定。在管理主体和客体等多种要素所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预定目标发展前进的主要力量,主体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职能,确定目标,执行任务,对客体进行有效领导、管理,是矛盾的主要和主导方面,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而组成管理主体的各个要素是否协调顺畅,以何种原则和理念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与特定的权力相联系。权力是一种影响力,管理必然要以权力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首先是制度性权力的载体,与经过组织法定程序确认的法定权力、科层权力相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过程的展开,意味着决策、执行、参谋、反馈等管理行为的连续进行,也意味着以高校党委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以专家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以社会力量为代表的社会权力分别行使、分享政治领导、行政执行、参谋辅助、评估监督的权力体系,也意味着领导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化和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各个要素存在有机联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三支队伍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要素的方式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实践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共同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心理、政治建构的历史使命,各个主体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三支队伍的融合、协作是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在高校内部协作开展、有效运行,从而发挥系统合力,超越各个要素简单相加效应。

4.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的基本细胞。无论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矛盾运动,还是管理主体系统建构,都离不开对人的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政治教化、成长指导,更离不开对人和人性的认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要通过对具体的管理对象、教育对象的内在规定性的把握,对人性假设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科学中激励理论的正确掌握,创造性的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目标,才能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到实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要素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系统的分析首先要对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梳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在此基础上去认识各个要素之间、各个要素与整体系统之间,直至整体系统与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最终实现对系统本质规定性的认识,因此,对系统要素的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建构的基础性工作。

1.强化以高校党委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主体。《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要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内在规定。[1]高校党委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战略领导,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重大问题的决策,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在高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确保学生政治教化过程的顺利完成,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提供保障。党委作为政治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领导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诸多矛盾对立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科特所认为,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通过开发未来前景而确定前进的方向,激励和鼓舞他人克服障碍达到目标,实现组织的运动变化,推动建设性或适应性的变革。高校党委作为政治核心和组织保障,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战略制定、指导思想、方向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强化自身职能,行使好自身的政治权力,根据环境和教育管理对象的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良性运作用提供基础。

2.优化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主体。如上所述,领导意味着对于组织制定战略、完善政策、推动变革等涉及组织发展先导性、基础性工作的专注,而管理则是对领导行为、结果的诠释、落实和执行,这就意味着领导和管理职能的分离,意味着为完成党委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略目标,必须有相应的执行系统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确保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以校长为核心和主导的行政权力主体系统,从各个专业部门科室,到具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队伍,要通过拟定发展规划、组织教学科研活动、设计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计划实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序一致,使教育管理活动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的可持续运转。因此,落实、保障、优化《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校长权力,厘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领导地位与校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目标的行政执行定位之间的相异之处,纠正现实中存在的党委直接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辅之以专家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主体。大学是人和知识的集合体,学术权力的存在是高校作为社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鲜明特征,学术水平的高低标识出大学地位的高低和水平的优劣,标识出大学服务社会能力的强弱。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性、意识形态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烈的教育活动,要想实现预定育人目标,保证教育的专业水准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由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参与、指导,必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参谋辅助作用,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中为学术主体预留空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律,才能有效的把握本质性,摸索规律性,富于主动性。单纯的以科层体制原则和简单的行政命令去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忽视甚至贬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和人学内涵,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错位、价值漂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形式化留下可乘之机。

4.引入以社会力量为代表的评估主体。高校走向社会中心,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服务社会、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其教育管理的效果,不仅要有高校内部自行组织的评估,还要有对影响高校管理系统的外部相关环境予以评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判断,不仅要有作为高等教育举办者的政府的评价,还需要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对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出反馈。根据巴纳德的组织构成论,凡是对组织做出贡献和牺牲的人,都是组织的构成部分,因此,组织的管理需要引入外部成员概念。对于高校来讲,家长、中介组织、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也应作为评估主体参与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中来,改变由政府评估的单一评估反馈模式,逐步建设以政府评估为主导、学生评估为主体、社会外部相关成员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主体系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反馈,以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科学、规范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建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建构要着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系统。具体说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管理主体人员配备专业化。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意识形态性较强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以及领导都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过程具有深入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学科体系具有正确的把握,从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本校特色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等政治领导,到以校长为首,各个管理部门、层次、体系的执行、落实,还有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主,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的参谋、辅助,以及以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反馈,都必须有专业化的主体进行具体设计、指导、操作,对各个管理层次进行专业培训、学历提升、继续教育、学习考核,鼓励学术人员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推动行政管理工作学术化,创设学习型的管理组织,提高管理主体的专业水平,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2.管理主体层次扁平化。管理理论表明,在人力规模大致一定的情况下,组织层次与管理幅度在数量上是一种反比关系,只有正确处理好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的关系问题,才能使组织运转具有效率和效益。[2]按照科层体制原则建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属于集权型组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决策行动都比较迅速,但其不足是不便于纵向联络和沟通,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针对这种高耸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缺陷,需要对其主体结构层次进行扁平化改进,在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主体统一、权威、高效的前提下,尽量缩减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积极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强化工作监督和考核,保证管理主体结构维持动态的平衡和统一,在高校人数增多、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能够适应多方面的挑战。

3.管理主体结构有机化。不同的人性假设形成不同的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经济人”假设,到组织行为学的“社会人”假设,直至“复杂人”、“文化人”假设,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理论。为各个社会组织所普遍采用的科层体制管理模式是科学管理理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按照科层体制建构的组织系统,具有扩大组织规模、加强控制、提高效率、增强专业化等正功能,但是片面强调规则、效率、逻辑、理性,排斥个性化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带来了桎梏,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都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对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的建构是纯粹的行政管理工作所不具备的职能,因此,组织行为学对人的需要、动机、情感、心理、交往等社会性行为的关注,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建构的有机化、弹性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如具有较大影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及群体动力论等理论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体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3]

4.管理主体队伍融合化。社会系统管理学派大师巴纳德认为,协作是整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而又重要的前提条件,一个组织的协调运转需要具有三个条件: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这些人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这意味着构成一个组织要有三大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的、信息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的协调、顺畅运转同样要具有这三个要素。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上述三支队伍,其中主导主课堂的思政课教师专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主导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辅导员则专职从事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二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矛盾体系中的主要方面,需要优先予以建设和管理,主体队伍系统的协作和融合也首先是这两支队伍的协作与融合。高校党委要创设有利的制度环境,制定切实的政策,打破条块分割,引导、鼓励两支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树立共同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合作、交流,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理论和实践、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一体化、协作化、融合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5.管理主体权力配置合理化。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主体系统建构时,需要遵循责权对等原则,即职责和职权保持一致原则。按照科层体制建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主体权力依靠上层领导的授权和确认,权力链条上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能力呈现递减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处于管理链条末端,基层管理主体拥有的资源配置权力较弱,而在工作实践中却要主要依靠基层管理主体落实教育方案,执行教育政策,履行教育责任,基层管理教育主体客观上肩负着更为直接的教育责任,因此,克服科层体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力的截留冲动,将有限的资源、权力向基层进行合理的配置,使思想政治教育职权和职责相一致,是对管理主体系统建构的重要环节,否则将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力不足,体制僵化,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的效果。

作者:刘振强工作单位:南开大学

第三篇

一、普通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

近几年的高校大量扩招,对普通高校来说首先带来的是办学空间不足的压力,同时存在的是学生管理的压力。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目前也就成为了我国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是学校之根基,是一个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日常管理都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不同,在不断进行创新性研究。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数量已达2409所,其中本科院校1129所,专科院校1280所;另外职业技术院校1143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民办院校830所,技工学校292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308.5078万,职业技术院校在校683.5688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数430.4232万人。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面对这样的社会经济形势,学校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竞争,在任何一所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基础,是重中之重。针对学生数量的扩大,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早期的单一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同时民办院校的日益兴起对传统的普通高校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推动力,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就成为了学校树品牌的因素之一。

1.日常管理

所谓日常管理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如果是家庭则是指家里的衣食住行,如果是企业,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事物以及工作。在高校中的学生日常管理,通常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学生公寓管理、贫困生管理等几方面。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十六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是贯穿始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课堂教学到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培养学生把握基本原则,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近几年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管理也就从传统的老师管教制向学生自我管理转型。抓好学生党员的榜样力量,抓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是当今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手段。在高校日常事务管理中学生工作者分工细致,责任明确,虽然事务繁琐,但都可以有序保质的完成。例如:每学期的综合奖学金评审、优秀宿舍评选,每学年的专项奖学金评审、先进班级评选、优秀学生评选、国家助学金发放,每年的新生入学、毕业生毕业,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有具体的量化的,有突发的紧急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离不开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优秀学生的协助。学生干部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学生干部的培养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学生干部的存在是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能否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日常事务是琐碎的,学生管理工作还有一项不可缺的就是贫困生的管理工作。“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上学费而辍学”,每一所高校都在这样说。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大量的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建立贫困生资助系统,争取贫困补助,争取更多的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争取更大的减免学费金额,通过各种形式来帮助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个性培养综合素质提高

在学生自我管理的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为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经济形式下学生不能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有个性,有能力,综合素质高。面对这种情况原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成立学生干部培训交流班、学生文明督察队、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班长理事会、设立辅导员助理岗、学生团总支副书记岗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我国很多高校学生公寓都是由后勤服务部门或是物业进行管理,作者原单位2004年新校区成立,为打好学生公寓管理基础,学生公寓由学生管理相关部门来进行管理运行。在管理的六年时间中,以学生公寓为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制定了“五进公寓”制度(党团工作进公寓、学生社团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辅导员工作进公寓、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公寓),并在学生公寓建立了公共阅览室、公共自习室、公共画室、社团工作室,以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类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各种公共设施都有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务,因此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服务意识。

二、技工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的变化对于本人来说也是一次转型,单位从教育系统转换到了劳动系统,所面临的管理对象更是不同。从年龄上说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是未成年的;从地域角度,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技工院校学生基本以本市县区为主;从生源看,高校学生是经过高考的筛选进入学校,而技工院校学生则是多属于中学里面三流四流的,这些已成为了普通高校和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最基本的差异。第一,说教模式。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偏小,在管理模式方面还是以传统的老师管教制为主,学生自我管理为辅。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于第一次处于离开家的现状,很多学生无法自我约束,半自由的状态下也就给学生管理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学生生源更是决定了技工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本身不愿学习却又为自己找条出路不得不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校规校纪淡漠。对于此类学生,学校不得不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第二,双向管教模式。指学校和家长共抓共管。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来自本市县区,农村学生居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更是高低不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与家长沟通,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的耐心更要胜过普通高校的管理者。第三,班主任管理模式。普通高校多采取的是年级辅导员为主,兼职班主任为辅的管理模式,各项工作由各辅导员分工完成。技工院校针对学院的性质不同及学生的特点不同,多采用的是班主任负责制,每个班的各项工作由班主任完成,将完成结果报送到系里,从学生入学开始,小到学生不起床上课,卫生打扫,再到学生到课率、学生奖惩,大到学生学籍信息核对、国家助学金等工作全部由班主任负责。

三、两者的差异

通过工作中的发现,在普通高校和技工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差异之处。主要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从管理模式的简单概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特点的变化,针对学生教育管理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差异点。学生管理不同于企业管理,高校学生和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又不同于中学生管理,在校学生在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第一阶段,他们更想要的是独立自主,但独立自主是需要有原则的,那么这个原则的把握就需要我们教育管理者来做。在大学校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和建立也是对大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心里把自己作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建立一套自我管理模式,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创造好的环境与氛围。技工院校学生年龄从十三四岁到十八九岁不等,单从这一点看,技工院校学生就很难向自我管理方面转变。其次,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就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只能延续将说教型管理模式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大学生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那么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是保姆式的,而应该更科学更规范,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科学范畴内的各种现代化设备,以此来优化这支管理队伍。今天的技工院校,在学生数量增加、学校规模扩大的现实情况下,在学生管理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转型,从以前的学生管理科面对全院学生,到今天的学生工作处面对各系,虽然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在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上还是传统的延续较多,创新的形式较少。学生管理的目的性,大的方向主要是从学校角度,小的则是从学生自身看起。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教育管理的目的是要培养出高素质高学历的科技人员或是管理人员;而技工院校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虽然管理的目的不同,但学校安全稳定,是学校形象的重要一幕,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为让学生成功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基础也是根本。在分工方面,高校的学生工作分工较为明确细致,每一位专职辅导员都有自己主要负责的一项工作,有重点的开展工作,一旦出现错误也可以很快落实到人,及时纠正。而在技工院校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所从事着一样的工作,只是负责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工作完成后汇总到系里,系办只有一人负责学生工作,大量的材料汇总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审核就直接交到学生处,经过学生处的审核有时会进行不止一次的返工,这不仅增加了职能部门的工作量,更是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低、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此也体现出了文章前面提到的工作方法的传统性。以上对普通高校和技工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对比,浅析了两者存在的差异,仅属己见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者,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将高校中好的管理模式合理地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以使学生适应中国制造业,并推动高素质技工队伍的成长。

作者:徐莹工作单位:济宁市技师学院学生处

第四篇

一、高校管理与结构功能主义的内在关联

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在他看来,社会结构是四个不同基本功能的子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这些子系统分别执行着“适应”、“目的达成”、“整合”和“潜在模式维护”等功能,其中“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总体社会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各个子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对总体系统都发挥着作用,而且还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共同构建和维持着整体系统的动态均衡秩序。[1]在这里,社会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者在一定价值系统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制度体系,采用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在全校师生的共同作用下,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学工作的结构性优势,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办学宗旨和社会服务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阈来看,高校教育管理是社会总体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功能,包含有高校教育的办学目标、原则、内容、过程、方法、制度和管理者,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背景以及高等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这决定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系统主要特征:(1)高等教育管理要面向社会全体成员,“高等教育涉及了社会大众、公共经费以及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成员共同利益,其共同消费和利用的可能性开放给全体成员,其结果为全体成员所共享。”[2](2)高校教育管理的目标对象是人,通过管理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统一。(3)高校教育管理由外控制性管理和内控性管理组成,即包括国家和政府所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高校教育管理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功能,从结构功能主义的功能视角来看,高校教育管理包括“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价值整合功能”和“潜在的社会建设”等。其中,“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管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增强个体意识和能力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是指高等教育管理承担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职责;“价值整合功能”是高等教育管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双重任务;“潜在的社会建设”是指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观、惯例及信念与正式的法律制度形成对比,且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四项功能彼此关联,相互渗透,共同完成了高校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结构性功能问题

结构功能主义把个人行动放在社会系统的不同领域中去分析,开创了从微观的角度考察宏观社会系统与个体行动的彼此关联的新思路,引导人们思考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及社会体系等宏观结构,这为分析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种路径:(1)高等教育管理属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问题从宏观层面属于一种结构性问题,从微观层面是个体发展问题。(2)结构是一种规范,结构稳定意味着均衡秩序。高校教育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发挥,涉及到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结构性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属于一种结构分化程度极低的统一体,基本特征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科层管理模式和单一的直线形态,政治权力直接进入并控制了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政府是高校的办学者、管理者,[3]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正式职权和界定明确的层级直接进行指令性行政管理。这种直接的指令性行政管理具体到学校的建立、专业的设置、招生指标、教学计划、毕业生分配、人事调配和资金管理等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强调与政府行政机构对口,管理体制也以行政管理为主,学术权力较为薄弱。高校作为单位组织不仅具有专业功能,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功能,承担政府的部分作用。在单位制度下,高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

(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功能性问题

按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高校管理体系,为管理者行使权力提供了正式的规则,对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实现其目标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其它方面的功能逐渐萎缩,主要表现在:

1.由于过分强调机械性的正式组织层面而忽略组织动态层面,导致其教育功能的萎缩。主要原因是政府对高校微观与宏观管理的混淆,导致政府不给权,高校不用或没有用好自主权;同时高校自主权相关的各种配套改革不到位或缺位,导致高校不可能真正拥有自主权。[4]虽然历经十几年的改革呼声,但是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

2.在市场经济体制功利思想的支配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走向了市场化,部分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时,以社会服务为幌子,社会服务功能泛滥化,把服务与创收划等号,教育质量受到影响,与高等教育的本质相违背。把本来属于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推向市场化,明显偏离了高等教育本身的社会服务性质,压缩了相关功能的发挥。

3.在价值整合功能层面,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重视规章制度去“管住人”,不太重视做耐心与沟通的工作;出现问题过问的多,预防措施做的少,[5]这也就意味着价值整合功能的缺席。4.在社会建设层面,高等教育管理要以是否符合和促进公共利益、满足社会需求为标准。由于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对社会服务的认识片面性,高校对社会服务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重视外部服务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三、结构功能视阈下的高校教育管理创新

网络上曾经盛传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对中国高校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尽管这则新闻被鉴定为假新闻,但的确令人深思。“诸如学术造假和学术泡沫盛行,有的高校给有钱有势者批发学位,学术在一些人手里变成了谋利的工具。”[6]任何一个熟悉中国高校管理问题的人都会明白,我们不能完全否认这些现象在中国高校的存在。而事实上,这则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结构性功能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一)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结构性改革

当前中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官僚科层制度缺陷已在社会显现层面日益加深,这种结构性的问题需要改变管理作为一种权力的行使性质,从而转变成为一种公共服务的行为。从结构性管理到结构性服务,就是促进全校师生通过对学校事务和决策的广泛参与,从而形成一种公共支持网络:根据自由沟通、公开讨论获得信息的机会;直接或间接获取决策系统的机会;任何问题都能付诸大众讨论;任何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要求和对要求的尊重。[7]不难看出,一个公平、正义及民主的价值观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进行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所在,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需要建立在共同价值的培育基础之上。不言而喻,一个公平、正义及民主的价值观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功能性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具有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本质特征。[2]所以,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功能性改革:(1)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2)纠正高校社会功能的市场化取向,教育管理要有前瞻性,立足现实,面向未来;(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为内容,达到价值共享的管理责任行为;(4)加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价值观、惯例及信念与正式法律制度的衔接,弥补制度性管理的不完善和法律滞后的缺陷,共同构成社会秩序的基本保障。

作者:蔡茂华工作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