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

时间:2022-12-14 03:44:28

导语: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

一、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新市民社区教育是加速苏南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苏南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进行的。江苏省委、省政府2011年9月出台的《关于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江苏城市化水平由2010年的60.58%提高到65%以上,其中苏南达到75%以上,城市化发展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苏南通过土地整治,成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实现了城乡生产力要素的自然流动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民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这种转变是要通过教育来完成的,其中社区教育是重要的形式。同时,安徽、苏北等地来的新市民群体是苏南经济社会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对城市的文化认同程度较高,并逐步开始融入苏南城市社会。但是他们中多数人只是完成了社会角色、资源获取方式和空间位置的改变,尚未完全实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2]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市民社区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苏南新市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真正的融入苏南的经济社会生活。

(二)新市民社区教育是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尤其是相对原城市居民发展较晚的新市民群体,他们是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他们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平等享受苏南现代化发展的成果,是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人的现代化需要教育的现代化来完成,尤其是处于苏南相对薄弱的新市民社区教育。

(三)新市民社区教育是构建苏南和谐社区的需要

苏南有1800多万新市民在城市工作生活,但由于体制机制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其融入城市的进程十分缓慢,多数正在经历着由半工半农向非农的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的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发展、追求公平的转变;由老一代农民工向新市民的转变。他们在权益平等和城市融入方面的期待比上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他们中的多数在农村已没有土地,不能也不愿再忍受农村的艰苦生活,加上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就业机会较少。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成为苏南社会发展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要加强新市民所在社区的教育管理,增加其就业机会,加快其融入城市的进程。

二、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保障新市民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

1.建立扁平化的社区管理新体系。新市民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是江苏省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和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此,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苏南地区在社区教育管理创新方面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苏南特色的新路。2009年,南京市建邺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一委一居一站”社区组织架构,让党务、居务、政务在社区分设共建的“扁平化”社区管理新体系,这一模式被称为“建邺经验”。进而在江苏省(2011年)全面推广“一委(党委)一居(居委会)一站(管理服务站)一办(综合治理办)”社区组织架构,有效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效率与管理水平。主要有4方面的作用:一是强化了党在基层执政基础,并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二是强化了社区的民主自治,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的自治组织,可以集中精力依法组织居民自治;三是强化了公共服务向基层的延伸;四是强化了基层的综合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根据工作计划,到2015年,江苏省90%的城市社区、80%的农村社区将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其中城乡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覆盖率将达9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将实现全覆盖。2.创新社区教育管理机制。苏南把新市民社区教育作为市民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强化政府责任和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行业部门、有关社会机构的管理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推动新市民社区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如,常州市将新市民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4月,成立全市推进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其他24个相关部委办局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全市终身教育的统筹指导。建立(2008年)由教育、人社、民政等14个单位部门组成的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围绕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机制建立、特殊群体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在管理机制上形成了常州市终身教育处、各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各街道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社区教育工作站的管理体制。从而在思想、组织上和战略目标上为全面启动和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保证。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促进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主要包括社区内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无形教育资源及其开发和整合等5个方面。[3]。一是整合社区内大、中、小学等传统教育机构和各种科研机构、企业、公共图书馆等非传统教育机构的物力资源,以弥补新市民社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二是整合社区教育的领导、管理、教师、志愿者等人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新市民社区教育;三是整合社区教育的财力资源,为新市民社区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四是整合社区教育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数字传媒、广播电视等在新市民社区教育中的技术优势和时空优势,实现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的现代化;五是整合社区教育的无形教育资源,增强新市民对苏南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区文化。

(三)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增强新市民社区教育的针对性

在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内容设计上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形式主义。苏南新市民有以下特点:一是15—30岁的年轻人超过半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二是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多为体力劳动者;三是来自安徽、河南等外省的人数略多于本省主要来自苏北的人数;四是在个体私营经济中就业多、以制造业为主[4]。1.新市民社区教育内容要有层次性。根据苏南新市民的需求特点,新市民融入城市首先面临的是生存的问题,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新市民的职业技能教育,让新市民有一技之长,有在城市就业的能力和再创业的基础,是社区教育的首要任务;其次,要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的素养教育。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新市民,文化理念、人际关系、工作节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转变除了发挥新市民自我教育的功能外,还要将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系统化到新市民的社区教育内容中去;三是适应社会教育。主要是指新市民参与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准则,是社会普遍认同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章程、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等,让他们尽快融入单位和社区的工作生活,成为合格的新市民,可以设计法律、安全、卫生、计划生育等教育内容[5]。2.新市民社区教育要发挥苏南先进文化的优势。新市民社区教育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苏南不仅拥有深邃的吴文化底蕴,更孕育了新时代的江苏精神。从改革开放初期,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经千难万险谋发展的“四千四万精神”,到“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三创精神”、“三创三先”江苏精神都是苏南优秀文化的体现。这是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内容的优势所在和特色体现。3.新市民社区教育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新市民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以初中、高中毕业为主,比一般城市市民较早的参加了工作,因此,社区教育承担了新市民的素质教育任务。一是加强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克服封闭的小农意识、传统的家族观念、落后的封建习俗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二是将新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统一起来。为了更好地融入所在城市,新市民对自身学历的提高有着强烈的需求。三是要加强新市民的心理素质教育,教会其正确的自我调试方法,培养新市民健全的人格。

(四)拓展社区教育途径,提高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实效性

1.构建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网络体系。为积极推进新市民社区教育的有效开展,近年来苏南各市逐步完善了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如常州早在2009年5月26日就以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成立了成全省首家社区大学,镇江社区大学正在酝酿筹建之中,苏州、南京、无锡根据新市民的特点和受教育情况在各区原来职业学校和培训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学院,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社区学院教育网站的在线学习适应了新市民教育的特殊性。近年来,江苏省受教育部表彰的8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部集中在苏南。2.借助苏南传统教育优势。苏南高等教育优势明显,中等教育、基础教育基础雄厚。江苏省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在全国第一,而江苏的高校70%以上集中在苏南。苏南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中专、职高、成人教育更是基础雄厚。但是近几年来在苏南不仅幼儿园、小学的入学率在降低,高考的人数在减少,就连部分高职院校也出现了生源不足的现象。这就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社区教育提供了良机。这些教育机构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图书资料等物质资源和学校的师资等必将成为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3.创新新市民社区教育方式。苏南新市民社区教育方式上不断创新。为加强新市民社区教育,常州市兴办了600余所“新市民学校”,为新市民提供免费教育培训80余万次。仅在“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就先后组建了21所‘新市民学校’,覆盖到25个社区、村和单位,采取集中办班、分散办班、送教上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免费对辖区内的2万多新市民进行教育培训,为‘新市民’送知识、送服务”[6]。为方便新市民教育,南京市还在西花岗保障房项目中建立新市民业余学校教室。在这里经过培训考核,就可以领到和南京市民享受同样待遇的市民卡。像这样的学校,从2007年到2011年底,江苏省已建立了11,102所,累计培训的农民工有1,315,978名。全国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数量超过1万所的只有3个省份,而江苏就位列其中。[7]截至目前,苏州已连续8年被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在工资福利方面,苏州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位于全国前列;在子女教育方面,苏州把解决新市民子女入学纳入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全市30万新市民子女均能接受义务教育,并与苏州本地人口一样免除学杂费。

本文作者:王永利夏道明刘润刚工作单位: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