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下高校科技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06 02:50:49
导语:重组下高校科技文化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园科技文化作为一项具有高启发性、高引导性的校园新型文化,如何在新时期的现代大学校园中实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并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将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科技文化是随着时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是一种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不断突破的创新文化。此处谈到的“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指校园文化中的以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建设,以及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近年来,虽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校园科技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但成效却不容乐观,没有实现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主要体现在:
(一)学校定位不准,师资参与不足目前,很多高校都把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当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副产品来对待;由于定位不准,在政策支持、经费、场地配置等方面的疲软,使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另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教师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教师已无力将其精力花到学生的科技学术活动上。
(二)学生认识不足,对参与科技活动缺乏积极性在对重庆市几所高校连续3年的调查中发现:对“你是否参加了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回答,只有30%的学生表示“已参加”,还有70%的学生分别表示“准备参加”、“不准备参加”、“还在犹豫”或“想参加但没有时间”。全国很多高校的情况也与该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参加科技活动就是为获奖而去的,如果没有实力去得奖项就不去参加,完全忽视了科技活动中的过程体验效应[1]。
(三)社会参与程度低,学生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从近几年《“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市场化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所有参加终审决赛的作品中,仅有极少部分作品与企业签约,签约率不到3%。而众多参与企业都一致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以及市场因素对大学生的科技创作干预太小,大学生缺乏对企业以及市场的了解,所创作的作品与市场需求脱节[2]。(四)学校偏重优势学科建设,且“单兵作战”缺乏校际合作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产生了一大批以传统专业、优势学科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的面上实现了“综合”,但是从各专业建设的深度上看仍不平衡。因此,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上大多也是以优势学科为主,而对其他类学科以及衍生类学科却没有给予重视。同时,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上,大多采取“单兵作战”的方式,很少有高校之间的联合共建,这样也使得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广度不够。
二、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创新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赖以生存的良好土壤,在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术性、科技性为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不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而且对形成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同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不断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通过大力开展结合市场需求的学术性强、科技性强、自主性强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可以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
(三)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正处在攻坚阶段。因此,积极开辟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渠道,是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三、重组资源,实现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重组就是在规范状态下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实现所用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系统的优化。从我国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要满足摆脱现有困境、全面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通过科学操作,实现校园科技文化状态的优化[3]。具体措施包括:
(一)优化师生资源,实现校园科技活动参与面上的分层、分级、分类1.学生资源的优化虽然我们倡导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参与率,但并不是要求“全体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对于学生,应结合其实际,通过对所在年级、专业、特长等因素的考虑来进行引导。想法多样、善于动手是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但是,若想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成就,还须以扎实掌握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为前提,切忌脱离实际,攀高揽全[4]。为此,必须在大一至大四之间进行分层、分级,将参与科技活动的主体定位在大二、大三以及研究生一、二年级有潜质的学生群体中,并且以组建学生科研团队的方式根据兴趣、爱好、特长、专业等对学生进行分类组合。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钻研精神,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而对于大一学生,则应将重点放在兴趣培养上。2.指导教师资源的优化作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的资源一直都相当缺乏。因此,对这一资源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优化教师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进一步提升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想对学生进行更好、更优的指导,教师必须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后盾。因此,学校应为教师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提升提供支持。(2)积极打造团队化的教师指导模式。将责任心强、科研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动手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指导团队。通过教师自身优势和特长的整合,实现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指导。(3)做好指导教师团队的梯队建设。在教师中选出经验充足、阅历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通过团队里教师资源的不断补充,使队伍形成梯队。(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应进一步挖掘能够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力量。比如:校内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科技标兵、学生科技骨干、研究生、博士生等资源,作为“传帮带”的科技指导辅助力量;校外则可以挖掘企业技术人员、社会热心人士以及其他高校的教师等。
(二)借助社会资源,打造校企共建下的学生科创平台社会参与不多、支持不够、没有引起足够关注是影响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当前学生科技作品缺乏“含金量”和“市场需求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借助社会资源,通过引入一种符合市场发展的合作化商业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改善目前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不足。1.“找商家、拉赞助”寻求经费支持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科技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针对商家看重的象牙塔里的亚文化品位和潜在的消费市场,学校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邀请社会资源前来参与,如企业“冠名”赞助、校企联办文化活动等,从而实现自身优势与相应价值的转化。2.校企共建“学生科技平台”,实现学生科研市场化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如果其成果不能很好地投入市场,那么就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此,“科技服务于需求”的理念应成为高校科技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5]。通过进一步开拓与企业的合作之路,以校企共建“学生实训基地”、“企业学生科技俱乐部”、“企业科创活动”、“学生科技奖学金”等形式多样的学生科技平台为基础,让同学们在充分认识市场以及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科技创作。同时,企业也可在参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为自己挖掘有潜力的学生科技苗子,并以勤工助学、毕业实习以及招聘就业等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三)丰富制度资源,保障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科学发展在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对科技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1.引导机制在学生的应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应积极营造科技成才、创新成才的和谐环境。以专业学习体系为指导,全面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潜能,以立体、开放、全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激励机制以人本关怀为主要实施手段,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性格特点,科学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启发。在各类竞赛的发动、培训及比赛期间,学生所在单位应定期组织前去看望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使教师和学生感觉到他们不是“孤军作战”,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3.导师管理建立责、权、利平衡的导师管理制度,明确导师团队和导师的责任、权力与义务,明确团队指导和导师指导各自的内容、目标等。落实考评奖惩机制,将导师团队及导师的指导任务折算成工作量,并与绩效、薪酬、职称挂钩。
(四)整合校际资源,实现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广度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和以“产学研”为主线的市场导向型科研模式的形成,传统单一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联合科研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上偏重优势学科,且大多采取“单兵作战”方式的现状,应积极对各高校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上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校际间的合作,实现校园科技文化成果的共享。例如:理工类为主的高校和文科或管理类为主的高校在建设校园科技文化时,应积极邀请其他兄弟高校,特别是与自己优势学科类型不同的高校参加,通过共同承办科技活动等方式进行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弥补高校自身在非优势学科领域的科技文化建设的不足,还可以增加校际间学生的交流,特别是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制造机会、搭建平台。
四、结语
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基于“重组”思想的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思路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客观发展的要求,是适合我国国情、适合高校特点并使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必定能为我国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型”高校的建立开创新的路径。
- 上一篇:供配电控制教学体系设计
- 下一篇:档案局政策法规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