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本科师范生培养

时间:2022-07-01 08:40:44

导语:谈论本科师范生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论本科师范生培养

一、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要求

1.要有润泽每一个生命的使命感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全人类任何一个民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要经过“教育”这个环节达到生命的成长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应立足以人为本,润泽生命,开启智慧。我们的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有一种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为民族和人类生命的健全发展尽义务。只有有了这种担当,教师的责任心、爱心、奉献精神才会油然而生,教师才会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去呵护和培育每一个小学生,维护孩子们“成长的权利”,帮孩子们打好学习的底子、精神的底子、身体的底子,让孩子们享受“成长之美”,保证每一位学生终生身心健全发展。

2.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离开学科就谈不到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甚至于谈不到教育教学本身。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名校、热点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就越高;越是大城市,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越是专业、精化、细化。再者,从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角度来看,凡名家名师都是立足本学科千淘万漉,千锤百炼,扎扎实实干出来、钻出来的。所以,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专业学得更扎实,也应是本科师范生有别于专科师范生的显著特点。本科师范生应有更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学情境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教育教学和辅导的实践的知识以及关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的、生理的、情感的和认知的知识。

3.要有宽厚的综合素养

小学教师首要的和最突出的角色特点是启蒙者,他要帮助尚处于混沌状态的儿童全面打好基础,成为学习的启蒙者、促进者;情感的熏陶者、塑造者;健康的维护者、辅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引导者。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所以,一个优秀的小学教师要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知识素养、教学素养。

4.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学科素养,这只是成为一位合格教师的基本前提。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方法。由知识素养到执教能力,中间还必须经由实践的桥梁。就像游泳和驾车无法从书本学到一样,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只能从扎实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二、初等教育学院本科师范生培养的方向及策略

1.夯实基础,专业过硬——精

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夯实师范生学科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实现专业课程与教育学科课程的对接与整合,使师范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对专业课程建议实行分流、分类、分级教学,实现精细化分科,使师范生对本专业的掌握达到精深、精湛。如中文方向要有演说与口才、识字与阅读、名著与经典、中文语法研究、写作技能等。要大力改变改变传统的以学科逻辑展开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形成课程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课程学习和案例分析、教材研习、专题探讨与实践交流的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演练、相互实践的互动式学习方式,主动地、自主地感知教育教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亲身体验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另外,应增设教育学、心理学的实践运用课程以及加强班主任教育课程。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在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的剖析当中。

2.一专多能,素质全面——博

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的知识并非拘囿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一位教师完美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三个同心圆:最里边的小圆是自己所教学科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通透的基本原理;第二个稍大的圆是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最外边的大圆是以哲学为主兼及美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关于人类文化视野的背景性常识和修养。这样,他便可以在让孩子走上学习之路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悟“生命的润泽”,建立“精神的家园”。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师范生的知识面,拓展多学科综合视野,了解学术进展和学科前沿,培养师范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要充实和加强教育实践与技能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

3.养成习惯,学无止境——新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学习的习惯。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教师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别忘了自己首先要学会学习、学会变化、学会适应,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在校应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的学习习惯,有了这个习惯,才能不断地加强专业学习,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建议学院研究选定本科师范生必读的书目,在课程中增设阅读课,开设阅读交流课,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校园文化和书香校园的大环境及课程设置帮助每一个师范生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益。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不断改造和完善自我。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致的事业。“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快自身的发展,才能跟上人类进程的步伐、时代的步伐、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4.学会管理,调控课堂——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霍布斯的《明天的教师》的报告和卡内基教育促进会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都把“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即课堂调控能力作为教师培养中的必备素质。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它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它的丰富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使得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遇见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新情境。对于教师,面对复杂的课堂情境,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能管理好课堂,在课堂这个核心区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的对话、交流,较好地驾驭任教课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爱学并学有所成。另外,教师心理调节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师生关系的融洽,教师要能自我调控并善于调控学生心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信任、尊重。

5.精益求精,以爱育爱——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培养师范生对社会发展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使命感责任感的人表现在凡事都想周全一些,都做精一些。这就要求我们的师范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及行动的习惯:想,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做,要比别人多做一点,比别人做精一点,精益求精。仅有爱还不够的,还要有爱的能力,要学会运用爱的表达艺术。这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可是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没有爱自己。这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说明:爱,还必须通过有艺术的表达,才能真正实现。所以,师范生的课程里可以增设“爱的艺术”的课程,启迪智慧,启迪人生,受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