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校学生管理模式

时间:2022-06-30 03:04:21

导语:艺校学生管理模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艺校学生管理模式

一、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1、个性鲜明,感情细腻,但相应就显得组织纪律性较差艺术院校的学生长期接受专业的艺术教育和熏陶,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主观性就特别强,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且敢于表达,是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表现,但与此同时这样处理事情和与人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这是因为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感性思考,而理性思考则相对缺乏,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下,既有可能导致学生片面的追求名利、过于现实,也有可能导致学生过于爱好标新立异和激进,以先行者和开拓者自居,不可否认,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品质和思想,但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则更多的是障碍,因为学生在这样一种思想状态下,组织纪律性较差,既不能很好的融入到一个常规的集体中去,也很难和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2、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但相应就显得集体观念淡薄活跃的思考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是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时的重要目标,因为这样一种培养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能力,但这同时还是一个度的把握和各种利害关系之间平衡的关系。学生在长期的专业培养下,既养成了个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创作的能力,但同时也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集体观念极为淡薄,有的甚至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敌对情绪,这样一种情绪的控制下,学生就很难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缺乏大局意识。

3、专业特点强,艺术情结浓厚,但抗逆能力差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在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上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强调行为的放荡不羁,另一方面则强调性格的特立独行。他们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很大程度上存在浪漫情结,在现实中就显得思考问题过于简单、好恶过于分明以及对于外界的刺激和伤害过于敏感,在现实的生活中就很容易受到影响甚至是伤害。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学生因为专业的原因,参加演出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多,这样一种风光无限的经历加之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很难从这样一种角色中走出来,一旦在之后的生活中遭受太大的落差,心理上就会很难接受,这样一种情绪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甚至可以认为是危险的。最后一方面就是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较为极端,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有的学生特别的开朗,有的学生特别沉默,很少有中间常规性格的,这样的极端性格不仅仅是对学生将来的处世和生活会造成障碍,甚至是在学校内部时,这样两种极端性格的碰撞也是很容易出现较大的问题。

4、文化基础薄弱艺术专业学生普遍性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这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既有国家招考政策上的原因,但更大程度上是学生自身意识上的问题。艺术院校的学生因为在专业课上较强的优越感,往往就会忽略理论学习,这样的结果就是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知识面上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思考问题自然也就缺乏必要的深度,思辨性也不强。

二、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两个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艺术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上目前强调的是人治,但是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而艺术院校本身又有散漫、情绪不稳定等特点,以此很有必要针对于这样一些特点提出有效的沟通、交流和管理方式。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考虑到艺术院校学生自身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以下两个基本的原则:

1、管理制度要严格对于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管理制度的严格,这是因为艺术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某些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的制度和管理都会存有不服气或者是侥幸心理。因此针对于艺术生的管理制度就要在人人平等和对事不对人上做好工作,让制度能够真正的做到服人、公平、公正,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管理制度制定和操作上的简便易行。

2、管理制度强调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这一点实际上强调的是一个“爱”字,艺术生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一定程度上“服软不服硬”,何况管理制度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对艺术生进行管理时还不能忽略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交流,这一点无论是从思想政治的高度、管理的高度还是艺术教育的高度来讲都是很有必要的。从本质上来说,这样一种管理原则和严格的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人性化的交流和管理能够消除制度上的冷漠和严格,以此来避免师生之间不良事故的发生。

三、艺术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探析

1、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对于高校管理水平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成功管理模式的体现,这是因为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来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艺术院校辅导员应该做的就是衡量和平衡好学生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只是把学生当做一个被管理的受体,这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要让管理者转变思想,放下自己的架子,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这样学生的角色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于学生而言,既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机会、更重要的是一种肯定和认可,这对于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感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2、兼顾学校的统一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文中我们已经明确的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也就是说,这样一种鲜明而特殊的性格,既有好的一面,从管理的角度上讲也有不好的一面,而这也正是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我们提出,对于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显然是不能忽视学校的统一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兼顾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实际上,艺术院校教育和管理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素质,但我们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点就是这样一种个性化的素质是要能够融入到大众和社会中去的,毕竟社会是学生最终的归属,没有人是脱离了社会以外而生活的,在管理中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够做到个性和统一之间的有效平衡。

3、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在对艺术学院的学生进行管理时,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和完善好心理辅导体系,这在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艺术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高校的扩招使得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数不断的增加,自然而然的导致了艺术类学生就业上的困难,而艺术类学生本身所承担的学费和培养费较高,投入的成本较大,这样一种高的成本和低的回报之间的现实落差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也是很难接受的,这种情况就很容易造成艺术院校学生抑郁、焦虑等偏激心理状态的产生。而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处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一状况。

4、开展多途径教学多途径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以外的文化素质,在提高学生思想内涵和思辨能力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一点的实现就需要学校在安排教学课程的时候安排一些史论的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内涵的理论修养。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一些艺术大师和文化界的名人来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让艺术家们以其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来感染学生们的情绪和思想。最后还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来弥补其文化素质上的缺陷,在实践和参与中内化,这些都能够为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较好的作用。

艺术院校的学生在思想和性格上较为特殊,一般来说,都比较极端,且自我的意识都比较强,这样一种状况无疑是不利于艺术院校的管理工作的,这样一种状况下,就需要我们针对于艺术生自身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本文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在较为详尽的描述艺术生特点和情况下,进一步给出了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希望对相关管理方面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