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类体验教改途径

时间:2022-06-28 08:42:00

导语:环境艺术设计类体验教改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环境艺术设计类体验教改途径

从根本上来说,艺术设计是不可教的。因为艺术设计不惟其美,更在其创新与实用。所以,艺术设计教育更多地在于潜移默化的引导,而非强制生硬的教诲;更多地源于学生对生活、对环境的体验和感悟,而非填鸭式灌输或生搬硬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范围广,是由多种学科领域交叉构成的复合体,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综合化,而且有领域扩大化的趋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变性、就业市场的竞争性、高校办学的目的性、自主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等,都在推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育的崭新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挖掘其创作潜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加速发展与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所必须探索的课题。

一、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通常秉承理论灌输———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总结的规范化流程,而这里提出的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则是以实践考察———引入理论———理论结合实践———总结分析———综合评价为课程框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别于传统的纯美术教育,它是以实际生产生活体验为基础,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存空间质量为目标的设计专业。脱离了实际生产生活体验根本谈不上环境艺术设计,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亲身接触应用环境空间领域的机会和平台。传统的引导灌输、总结前人经验、以获得设计结果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很快掌握设计技巧,但也会限制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只适合培养工匠而不适合培养设计创新人才。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感受来理解创作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而不是固守规范化的设计定式和思路。

二、推广互动开放、探索式实践教学方法

在西方设计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里度过的,他们能够接触到最好的机器设备及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便可以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欠缺,因此我国设计类学院应注重推广互动开放、鼓励探索式实践教学方法。所谓开放式互动实践教学,即教学方式开放,直面市场,目标明确地培养人才,形成人才与市场、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教学中要实行校内工作室,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双向互动。鼓励探索则是指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引导和诱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首先,根据不同专业设置各类工作室,如电脑演示制作工作室、材料工作室、家具和模型工作室、印染工作室及设计相关的实践工作室等。通过工作室互动教学,既能够发挥教师的长处与优势,又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当然,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研讨和讲评。其次,设立实践基地,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教学实践、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合作项目,可满足三者的共同需求。艺术设计教育应在不断修正课程结构的同时,创建实践基地或校企合作办学,使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公司企业参与实践[1],了解和操作设计的整个过程,从而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再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的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学生在校时,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当地的建筑装饰公司实习,寒暑假期可安排学生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建筑装饰公司实习,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企业进行网络远程合作[2]。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直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与各种客户打交道,在实战中提高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当学生从基地返回课堂后,在学习中会更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教学效果极为显著。专业教师也要加强和企业的横向合作,把企业在市场中承接的室内外设计项目带入课堂,转化为课堂训练作业,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出现,与客户充分沟通,开展实际项目的操作实习,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专业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理论学习的目的,吸收更多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的前沿信息,并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归纳。高校也应建立适当的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完善实践考察和实习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实践为依托,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现有的课程结构通常将实践课程单独安排,如很多高校将艺术类学生的采风写生安排在大二下半学期,实践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半学期,这是不合理的。专业理论课程中,很多课程的开设都应该配合相应的考察实践学时。如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环境照明设计这门课程,教师讲授过理论课程后,带领学生考察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博物院、郑州国贸中心、郑州金博大等几大商场以及郑州灯具市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迅速掌握大型会议展览空间、博物馆空间、综合商业空间、大型酒店空间中照明设计的关键性内容。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洛阳新区进行考察,让学生对整个洛阳新区融古迹遗址保护、科技文教体育、公共娱乐休闲、商贸物资流通、政府行政核心、高新经济开发等六大功能的科学合理设计有了立体的、真实的体会,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加强和完善实践考察、实习课程体系应在不断修正课程结构的同时,创建实践基地,与社会接轨,使实践实习课程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实践实习的过程提高理论学习效率,将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设置

我国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通常都是以理工类学科课程为参照设置的,教学环节呈顺序罗列,上一个环节进行完毕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然而,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不是以遵循逻辑严密的理工类思维方式为唯一途径的,刻板的授课计划和顺序型的教学大纲只是为了方便传统教学考核与管理而非教育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广泛开设课程、多头并进的课程推进方式更利于学生多维把握学科的相关知识,更有利于设计思维从量到质的跨越。同时建议学校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增设一部分实践项目规划内容的课程,或者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由同一个教师或者固定教师组合来完成,数节或者数十节课程为一个项目内容,让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课程内容紧密衔接,为实践课程做理论指导。如河南科技学院环艺课程中将商业空间室内设计课程的部分课时规划为“特色餐饮空间装修设计研究”项目,分别以“特色火锅店”系列、“特色饮品店”系列、“生态餐厅”系列、“快餐店”系列来进行理论学习和作业布置。在以“特色火锅店”系列规划项目为主题的课程中,将火锅的餐饮文化发展历史、火锅餐饮文化的特色以及火锅所包含的种类、火锅店装饰装修的国家安全标准规范等内容先一一向学生讲授。因为这部分内容趣味性很强,例如火锅种类的内容包含了按民族或地域分类、按食材分类、按食具分类等。因此,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之后将各种类型火锅店内部装修特色向学生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各个小组成员争先恐后、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尽可能详细地收集考察资料,并在返校后自觉与其他组成员进行考察结果的分享和探讨,最终将考察成果展现在接下来的命题作业环节中。整个考察过程成为一项目的性强,有准确的目标定位、行动规划和执行方案,并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完整教学环节。此外,我们还特地制定了“中国元素”系列设计主题规划项目,包含“中国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元素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元素在娱乐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中国古建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等内容,并带领学生参加相关设计大赛。通过主题规划项目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拓展了学生创意思维空间。五、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习情境的设计者。教师应经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的循环。且这六个步骤环环相扣,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倚重,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关键不是看最擅长其中的哪一步,而是看哪个环节是最弱项,为什么弱和弱到什么程度。环艺专业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数属于新设专业,一线教师普遍年轻化,虽然青年教师具有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转变快、容易与学生拉近距离的特点,但也存在难以控制课程节奏和把握学生心理等问题。熟悉学校教育资源特点、了解生源结构、获得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掌握教育评估体系标准等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在推进教学过程时,可考虑用“拓宽资讯渠道、反复推敲计划、严格集中决策、有效实施、认真检查、合理评估、通畅反馈信息渠道、及时修正规划”的方针,将教师组团,利用优势互补原则合理安排授课任务,最大化地发挥教师所长,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同时也利于教学团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