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发展综述
时间:2022-06-11 03:40:00
导语:医学教育发展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技术人员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是最活跃、最积极的,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任何国家、地区卫生事业要得以健康发展,无不从卫生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着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配置卫生技术人员的最根本的原则。卫生技术人员的产生依靠医学教育,医学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经济、人口协调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卫生技术人员,这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发展战略,以使河北省医学教育适应省情、顺应发展、满足需要。
一、现状
(一)河北省医学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绩
河北省培养医药类学生的院校共51所,本科院校6所(独立设置3所,综合3所),专科院校11所(独立设置4所,综合7所),中专35所(普通中专10所,职业中专7所,社会力量办学18所)。2008年河北省医药类学生除成人教育外招生总人数为60326人。其中博士招生人数为100人,占0.17%;硕士招生人数为1299人,占2.15%;本科招生人数为7994人,占13.25%;专科招生人数为21069人,占34.93%;中专招生人数为29863人,占49.50%。[1]多年来,为了提高医学人才质量,改善医学教育环境,河北省各医学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规范了中等医药学校办学要求。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发展计划改革委员会在《关于规范和加强我省中等医学教育管理的决定》中指出,今后各类中等医学专业学校凡新开设中等医药卫生类专业,一律要上报省卫生厅、省教育厅共同审批,并接受专业评估,否则,卫生行政部门将不允许其毕业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评估和认定,取消了170所招收医药类中专学生的各类学校的招生资格,对8所社会力量办学提出警告,限期整改,重新评估。[2]
(2)提高了医学生的操作技能。临床技能是考核医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省卫生厅和教育厅决定,对河北省各级各类高中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毕业前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此项工作始于1993年,当时只考核中专生,2002年扩大到专科生,2004年扩大到本科生。经过多年实践,通过技能考核,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2]
(3)加强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河北省卫生厅和教育厅决定,对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评估,此工作始于2001年,当时只对本科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进行评审,2002年增加了专科院校,河北省已有三百多个临床教学基地进行了评审。通过评审,加强了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规范了临床教学管理,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医学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问题。
(1)学校设置不合理,规模过大。随着中国教育规模的扩大,河北省医学院校数量和规模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河北省11个市共有51所医学院校,其中高校17所,中专35所,平均每个市1.5所高校,3.2所中专,并且这些学校相对比较集中,石家庄市的中专就超过10所。这些学校整体培养的医学生大大超过河北省卫生人力实际发展需求,供需比约3∶1,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
(2)教育层次不合理。在河北省医学教育层次中中专的比例最大。随着社会对医学教育需求的提高,医学教育培养的高层人才的比例略有提高,但幅度太小。2008年研究生、本专科、中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2%、48.18%、49.90%,研究生比例仍然太低,中专比例太高,不符合河北省卫生技术人才需求意向调查及发展需求预测。
(3)专业结构不合理。虽然河北省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做过几次调整,但变动幅度不大,目前各层次的医学教育中仍以临床医学类为主,护理专业的比例次之,短线专业显得规模过小,社会发展所需的新专业人才培养更显不够。河北省中等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类专业从未停止过招生,并且在专业结构中的比例均相当大。[1]
(4)办学条件有待提高。[1-2]由于医学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有些学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的改善没有跟上办学规模的发展。实验室、实验设备和临床教学基地相对不足。目前河北省医学院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学校在专任教师总体数量、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方面不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或《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
二、改革与发展的战略
(1)以人为本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是医学教育发展的主体,医学教育的发展要靠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为了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构架新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提高教育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既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的卫生技术人才。
(3)适应社会需求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命力。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必须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要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确定医学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超前培养。使医学教育的发展既适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培养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人才,保持招生和毕业生就业良好循环,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4)改革创新是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医学教育并没有随着“十五”期间高校的扩招而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应从盲目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大众化教育转向重视医学学科特点、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教育,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医学教育评价机制与方法。改革与现有医学教育不适应的体制,鼓励改革实验,为医学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学校布局
医学教育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进而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级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岗位需求调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指导和监督医学院校管理工作,总体规划医学院校的布局、规模、结构和层次,构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医学教育体系[6]。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实行)》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学校必须加强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针对医学教育培养规模过大,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差、招生规模小的现象,应尽快调整医学院校的布局,减少学校的数量,进行资源重整,对在校生人数少、办学条件差的院校,尤其是主要为所在县服务的县级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实行撤、并调整,根据河北省总体和每个市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学校数量。
(二)科学制定医学教育规模,调整层次结构
医学教育培养规模必须与区域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一定时期内培养规模如果远远小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阻碍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浪费。因此,在确定医学教育培养规模的时候,要立足于满足河北省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河北省年均医学毕业生数远远超过年均卫生技术人员需要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因此应对医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进行调整。根据《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到2015年研究生教育提高到12%,本专科教育(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60%,中专教育减少到28%[7]。而河北省实际比例分别为2.82%、48.18%、49.90%,由于高级人才培养不足,分配去向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河北省防病、治疗实际水平的提高,故此,应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本专科教育,大幅度压缩中等教育。
(三)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扩宽专业口径
河北省卫生技术人员从总体数量上已经饱和,但从各专业来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虽然几经调整,但变化不大。[8]《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调整和减少医学类专业数量,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取消中等教育中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在保留本科预防医学专业的同时,积极开展通过毕业后教育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到2015年,进一步减少专业数量,普通本科教育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7]。多年来,河北省各层次医学教育招生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占有很大比例,中等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类专业从未停止过招生,并且在专业结构和各层次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均相当大,因此,河北省急需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停办或减少专业面窄、社会适应性差的专业的招生,增加或扩大社会急需人才短缺专业(如医疗辅助类专业)的招生,试办有市场需求、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专业(如高层次全科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及医学营养等专业),使医护比、医药比、医技比等各种比例结构合理。
(四)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医学院校要实现优质教学除了需要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必要和充分的经费投入,加大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取得更好的教学、科研成果提供保障。[9]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面对患者将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需要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要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医学院校应加强实验室设备的添置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配备,提高实验课的开出率,加大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培训。同时,只有在临床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向老师学到如何去做,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只有在附属医院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学生才能观察老师解决临床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亲自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因此,应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 上一篇:镇政办全年防汛工作通知
- 下一篇:分析汶川重灾区旅游开发策略
精品范文
10医学检验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