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透析

时间:2022-05-27 04:03:00

导语: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透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但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仍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根据《中国就业报》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流向的调研报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只有20%,有20%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以及政府涉外部门工作,约有50%的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求职无门或改行从事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行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国际贸易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大学展开了新一轮的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这期间,ClarkKerr、DerekBok等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高等教育家透过本科教育繁荣发展的表象,敏锐地看到高等教育形势背后所潜藏的教育危机。他们针对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整体知识观课程思想,积极倡导在本科教育中树立整体知识观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改革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以克服本科教育过度专业化和职业化所产生的弊端,使学生能接受到完整的本科教育。运用整体知识观,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等诸要素予以系统考察与操作,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国际贸易人才紧缺的局面,而且可以实现国际贸易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的市场需求相脱节

由于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沟通、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进行独立操作,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多数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一定的贸易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比较欠缺,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二)课程设置泛而不精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大都是遵循教育部所制定的课程体系而衍生出来的课程,差别不大,且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求全求多,通识课的比例过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国际贸易教科书,可以发现有许多知识点内容重复交叉。例如,《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实务》在贸易术语以及货运、保险及惯例方面有重复的地方;《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结算方式有交叉的内容等等。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存在先后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同时开设,章节的进度却不一致,这既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造成重复讲解,这不符合教学规律,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众多学校的铺开,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加强实践教学”成为一句空口号。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室实训和社会实践。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购买了教学模拟软件,但是在实训室中,学生只能通过数据库之间数据与表格的登录和转换完成贸易的流程的模拟,基本不设计具体产品的生产、营销、跟单等内容,与贸易业务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1]。而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就更加单薄。一方面,学生多、基地少,实习效果不佳。一个实训基地安排的学生太多,为实习单位带来许多不便,使其接收热情不高,导致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实习基地无法配备实践指导教师,实践评价体系不健全。由于存在商业机密等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多数从事一些打扫卫生、端茶倒水、跑腿等工作,无法接触实质性业务。由于实践基地缺乏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只能靠观察了解一些表面现象。学校缺乏健全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很难对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也很难给予科学评价。

(四)教学过程与国际接轨不够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大部分高校设置了很多带“国”字头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课程缺乏国际视野,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关注甚少。另外,多数高校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编制等都很少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多数停留在国内高校的横向借鉴和比较。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不相符,因此,必须以整体的知识观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对国际贸易专业进行课程整合,从而可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三、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目标

跨国公司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应聘人员是否具备所要从事岗位能力的模式:K(Knowl-edge,知识)表示对某一特定工作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原则的理解;S(Skill,技能)表示对通过正式培训和实践经验发展基本能力所获得知识的运用;A(Ability,能力)指发展一项具体的、特定的技能所需的一般能力:O(OtherCharacteristies,其他特质)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对工作业绩会产生影响的品质,比如注意细节、守时、个人组织能力、视野等。KSAO模式反映了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可以按照KSAO模式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2]。图1构建了基于KSAO模式的国际贸易课程整合目标。KSAO模式下国际贸易专业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A、S、O四个模块,其中K是基础,A是核心,S是落脚点,O是重要影响因素。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要以巩固K为出发点,加强A为关键,提高S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O所代表的各种特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要求方面,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了解,是通识性教育;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是专业性教育;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是延伸性教育;对其他特质(O)的培养是性格教育。

四、课程整合的步骤

(一)优化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夯实基础、重视实用、提高能力、选择灵活”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1.K模块课程设置。K模块主要涉及基础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由工具类(诸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诸如政治、体育等)组成[3]。目前多数高校对素质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本文认为应该更多地设置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类,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类和物理学、机械、信息科学等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由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存在一部分内容教材重复,因此可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取消,将相关内容分解到国际贸易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中讲授。

2.A模块课程设置。设置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外贸口语、经济论文写作、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

3.S模块课程设置。设置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国际投资学、商品学、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制单、国际服务贸易、WTO概论等课程。对于S模块的课程应该尽量压缩必修课程的数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使学生有充足的自学和思考问题的时间。对于国际服务贸易和WTO概论的内容和国际贸易的部分内容存在交叉问题,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明确其课程归属。4.O模块课程设置。心理学、职业规划、各种问题活动等。

(二)构建走出去、请进来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贸易专业需要构建由课堂模拟、实验室教学、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大课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的力度,在增添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充分体验专业实践与技能要求,激发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研究。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实模拟实训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构建集教学、模拟实战与一体的模拟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再次,拓宽校外实习渠道,提高实习效果。通过多渠道安排学生到外贸公司、海关、港口等对口单位进行业务技能的实习和训练,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同时,通过配备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和考核,实现实习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