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高校生理学感官教改

时间:2022-05-07 03:19:00

导语:深究高校生理学感官教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高校生理学感官教改

人体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机体通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发展出了各种感官。通过这些感官人类可以观察环境、交流信息、逃避危险、生存和繁衍。感觉器官对于人类适应变化多样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认识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研究感觉产生的机制对于人类认识自身及更好地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在医学基础教育中,大学生理学感官生理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医学生认识感官的学习机会。在感官生理的课程设计上,应突出其感官生理的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以能量本质讲述感官的适宜刺激

感官生理的一般生理特点之一是适宜刺激。以听觉为例,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其特点是频率、强度以及其复杂的特性。对于听觉器官一耳,结构上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它们各自在声音的传递、感知上发挥着独特的传音和感音作用。在外耳的功能和结构上有着耳屏的集音和外耳道在语音范围的共振效果。在判断声音的方向上,集音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声波在外耳经过收集和共振传进中耳,中耳在结构和功能上对声波经过不同介质的衰减做了必要的增压作用。这就是中耳中传音、增压和调节作用。对于声波的传递,中耳的传音与增压、肌肉和咽鼓管的调节作用很独特,比如耳膜与镫骨板的面积比乘以锤骨与砧骨之间的杠杆比使得中耳的增压作用提高24倍。中耳的鼓膜张肌、镫骨肌和咽鼓管都起一定的作用。内耳更是将机械振动转变为内耳柯蒂氏器上的感受器电位。在这个过程中,行波理论对波的传递和共振理论贯穿其中。这一系列的声波的收集、增压、共振都是耳这个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幅度、频率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2以视杆细胞和内耳毛细胞电位讲述感受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是在一定能量的适宜刺激下,特殊的感受细胞上产生的局部电位变化。在理解感受器电位时,概念抽象,特别是与发生器电位、动作电位比较时,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讲述视觉器官的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时,视杆细胞的将光照的光能转化为细胞膜上的电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与化学门控的离子通道有关,同时细胞内的信号系统在光照的条件下变构、通道随之开放减少,最终形成超极化电位。而这种电变化非常独特,与机体其他的膜电位显著区别是一种超极化电位。同样还可以将柯蒂氏器上毛细胞产生的感受器电位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讲述。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电位的讲解,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感受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与发生器电位的联系。

3以视网膜的信息处理讲述信息的编码

视网膜上分布了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有视杆、视锥这些感光细胞,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神经节等神经传递细胞。在视网膜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信息调控和编码。因为学生人大学之前都有一定的生理学的常识,对于诸如眼睛的折光系统、感光知识学习容易掌握。因此对于折光、感光生理较容易理解。相比较而言,对于视觉生理的折光、感光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教师可以合理设计教学时间和教学课件,而难点放在视杆、视锥细胞的感光原理。同时信息编码在整个生理学学习过程中介绍的内容有限,仅仅在感官生理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即使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信息编码仍然是一个难点问题,因为其本身还存在许多疑问。因此对于信息编码这部分内容应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深化感官的特殊性,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将主题“眼睛的进化”引入人文与科学的对话

“眼睛的进化”这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最早是进化论的始祖——达尔文提出的。他本人对眼睛精巧的感叹使得眼睛的进化理论产生有争议的话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实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进化的过程,例如从眼虫的眼点、涡虫的杯状眼睛、乌贼没有晶状体的眼睛、到昆虫的复眼等等自然界存在的眼睛人手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从中引出眼睛的结构与功能适应的种种特点,使得学生对学学阶段的生理学富有兴趣。

总之,在大学生理学中的感官生理中,感官的一般生理特性贯穿感觉生理教学的始终,而深人到视觉、听觉生理中的相关知识难点可以加强解剖与生理功能的适应和感觉器官内在机制的理解。这样的课程设计对生理学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教与学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