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

时间:2022-12-20 10:05:00

导语: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反思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被提高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作为新课改中的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在书籍、报纸、杂志种类多,发行广,广播、电视、计算机迅速普及,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学条件。同时,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的无限性,决定了对学习内容必须有所选择。自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坚持如下几点:

1.切实可行

即要正确地估计自己,选择符合自己本人条件的最佳奋斗目标。要分析自己的需要、爱好、智力基础、身体素质、阅读能力和阅读特点等内在因素,来权衡自己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是否可行。好高骛远,目标只能变成泡影;过低估计自己,则将浪费“智力能量”,容易埋没自己。总之,既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也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2.实用有效

要注意选择跟自己的学习课程内容相一致的参考书。如果想学好数学,扩大和加深数学知识,就应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要学好语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应多阅读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多读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读物。

3.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阅读、能力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兴趣激励你阅读;而在勤奋的读书中,感受越多越深,兴趣也越浓,并进一步促使你去读更多的书;书读得越多,知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能力又使你读书收效更大,读得更多。

自学要讲究方法,下述方法可供参考:

1.不要泛泛而读

见书就看,“拣到篮里就是菜”,泛泛而读是学不好的。列宁曾写信问起被关在狱中的弟弟的学习情况,建议“要有系统地学点东西。因为泛泛而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课外阅读的系统性包括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次序的安排、阅读目标的确定和阅读要求的提出,也就是课外要读哪些书,先读哪本后读哪本,读这些书要达到什么目标,钻研到怎样的深度等。

2.重点突破

爱因斯坦指出:“在所有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那些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段话实质上讲的是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阅读重点应考虑如下几点:

首先,要有助于加强课内学习。对学得较差的学科可以补上去,如语文学得不够好,可在课外多读一些文学作品,丰富语文知识,以使语文成绩逐渐提高。学得较好的可以精益求精,如数学学得比较好,还可更多地读些数学读物,使数学课学得更好,形成自己的特点。

其次,拓宽某一方面知识。各门课程都学得不错,对某一方面有特殊爱好,可重点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高中生在学好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长,这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中生应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选择某一个重点领域作为自学目标,力求学有所长。著名博物学家拉马克少年时代曾经想当牧师、气象学家、金融家,也爱上过音乐,整天拉小提琴,还学了4年医学,直到24岁,他才对生物学产生固定兴趣,研究了26年植物,35年动物,成为著名的博物学家。

3.理解与巩固

为了使学过的知识能深刻理解并深深地印在大脑里,必须注意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对重要的外语单词、句型、数理化公式、定律、著名的诗词、经典名篇等,必须牢固地记忆。而记忆是伴随着理解的加深而逐步加深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有联系的易混淆的内容列图表、归类,条分缕析,进行对比,分清异同,整理知识,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形成体系,这对记忆、理解、应用、创新都有好处。抓住要点,记住大意。通过朗读、默背、抄写、自拟试题自做答案、收听录音、收看电视录像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综合起来加强理解,巩固记忆,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调动各种感官参加记忆。

4.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巩固课外阅读所得到的知识必须学会运用,获取并运用知识是自学的出发点,也是自学的归宿。对中学生来说,课外活动是运用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培养能力的必要途径。

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活动,又在课外活动中巩固课外阅读所得的知识。把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提高你的知识和能力。优秀人才都是由此成长起来的。

要想自学出效果,必须持之以恒,用心钻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坚持有效地自学一定会给渴求知识的人带来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