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学监管革新

时间:2022-12-06 10:21:00

导语:新时期高校教学监管革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时期高校教学监管革新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管理先进制度,是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打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摒弃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应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也要作相应的变革和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和对策。

二、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途径和对策

1.教学管理观念创新。教学管理观念创新是教学管理创新的先导,而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则是高校管理理念的基础。教学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现实满足教师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

“以教师为本”,就是教学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创造使教师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环境,努力营造支持和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教研教改的氛围,在教学管理和用人机制上确立和落实教师的发展权和自主权,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就是教学管理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建立一种开放的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差异和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和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特色和特长的创新人才。

2.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1)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高校现有教学管理体制的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院系只停留在完成日常教学及教学管理事务上,因而院系缺乏积极性。因此,应创新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逐步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院系基层单位和教师对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明确管理责任,促进院系自我发展运行机制的形成。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之后,学校与院系之间的管理权限应有明确的分工,学校主要是进行政策、机制上的调整,进行评估检查,健全规章制度;院系则是负责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管,管理重心下移是教学管理创新的需要,也是落实责任、增强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需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注意发挥教师的民主参与作用要充分听取和采纳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的合理意见,以便于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

(2)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当前,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主要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健全选课制度,加快“课程超市”建设。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应健全导师制,加强教师对学生选课、学习的指导;应完善选课制,确保教师、教室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加快“课程超市”建设,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能真正实现比较自由的选课。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教学管理网络系统,推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学生选课、成绩管理与查询、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计划、学生评教、实验实践等方面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同时教学管理人员也必须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以最优设计和调控教学过程,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高效化。

(3)进一步改革考试模式。第一,革新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高校考试的重要内容,不应是知识的考核为主,而应是能力的考核为主;应能反映学生基本理论、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第二,变革考试方法,构建立体化的考试方法体系。所谓立体化的考试方法体系,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方法,达到“四个结合”,即笔试、口试与综合考试相结合,增强考试结果的有效性;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思考和归纳;平时、期中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适当提高平时作业、课堂讨论、提问等成绩比例,促进学生平时积极、主动地学习;学校考试与社会考试相结合,提高考核评价的社会可信度和效度。

3.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的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涉及学校的教学、实验、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完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毕业论文、课程考试等质量标准,作为监控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建立与教学质量监督相适应的制度,如听课制度、评课制度、考试分析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毕业生座谈会制度等。其中,听课制度应包括党政领导听课制度、同行专家听课制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等,通过随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秩序、课后辅导、能力培养等作出全面的考评。

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采取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其积极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管理中应引进激励、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