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时间:2022-10-01 03:27:00
导语:略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文中通过分析“双师型”教师内涵,探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对策,将有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对策
高职教育以培养经济建设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有更高的素质要求,即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双师素质、较强的教学与专业的科研能力等。其中,在高职院校中,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针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认定标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行业职业道德与素养。“双师型”教师要投身并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首先必须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因此,“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2、行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成为应用技术人才,就必须跨出高校校园,走进行业,深入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空间。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态势,甚至必须深入参与到行业的发展中,熟悉行业运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从而使得教学不与行业发展的实际相脱节,培养的人才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3、职业技能指导人员的素质。传授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一个是专业技能的传授。理论知识讲的再好,如果没有实际技能的传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因此,作为“双师型”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能够从事职业技能的指导工作,带领学生走出理论,进入实践的课堂,了解专业实践的每一个步骤,了解并掌握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4、较强的适应能力。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行业职业界日新月异,这必然要求“双师型”教师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来源单一,缺乏实践锻炼。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中大学毕业直接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0%以上,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来源渠道单一。虽然许多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对专职教师提出了参加专业实践的明确要求,但由于教师的来源单一,这就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起点低,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教学、现场指导都处于弱势,与社会需要的那种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差距明显。
2、从企业引进的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高职院校中有10%的专业教师是从行业企业单位调入的,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阅历,具有一定的的知识技能和表达传授能力,但目前也存在对专业新知识理论生疏、教学表达方式学生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理论相对缺乏等诸多问题,这同样也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
3、缺乏实践的场所和时间。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职教体系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尚未形成,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部分单位不愿意接收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地大多名存实亡,培养工作困难重重。
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地到生产实践的第一线锻炼和提高。另外在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重论文、轻教学,重研究、轻应用的倾向。这根指挥棒无形中在引导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完成论文、发表著作等硬指标上,而忽视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兼职教师存在弊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实务课和实训课中聘请兼职教师,他们经验丰富、技能高超、授课生动,很受学生欢迎。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自身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弥补了教育教学方法的缺憾,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兼职教师有很多的弊端:(1)兼职教师不稳定,在时间上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尤其是教学时间长的课程;(2)对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深入了解,适应时间长,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3)缺乏对兼职教师的考核,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的聘任上把关力度不够,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指导。学校领导班子必须统一认识,树立新的用人观念,本着“不唯我用,但为我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对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做出整体规划,并督促实施。在指导“双师型”师资规划和培训时,贯彻“能力本位”原则。即以高职教师的职业分析能力为前提,一方面对与教师任教学科相关的职业、行业能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对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能力进行分析。据此制定具体的、明确化的能力标准,确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2、强化专业课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如果教师处于缺乏技能的状况,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具体方式有:(1)定期派专职教师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顶岗、跟班研讨等方式,到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2)与企业结合,进行“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3)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工作。把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使专业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获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成为“双师”。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两种证书,才能培养出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职学生。(4)参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对教学科研水平要求的提高,各院校都在不断进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造和充实更新,有些甚至是大规模的。教师参加建设,既可节约经费,又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3、加强管理,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在聘任兼职教师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组织专家对兼职教师进行面试、试讲、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考核,并加强兼职教师的管理。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严格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严把关、重考核。二是要建立外聘教师信息网,扩大外聘教师的选择范围,择优录用。三是外聘教师一旦上岗任教,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磨合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4、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水平或造诣的教师群体,承担着较一般教师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尽快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使“双师型”教师在评选先进、晋升职称、课时酬金、学习进修、参加实践锻炼等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同时,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高职教育,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对于推动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上一篇:新课改农村师资力量培训
- 下一篇:薄弱学校建设全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