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放式学生管理工作思索
时间:2022-09-27 11:33:00
导语:对开放式学生管理工作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一线应用型专业人才。21世纪,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单纯依赖校纪校规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个性的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因此,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寻求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学生现状
高职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低,社会生活经验缺乏,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低,集体观念较为淡漠,对受教育、劳动就业、休闲娱乐等等有较强的需求。但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及其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如下心理特征。
(一)逆反心理
高职学生年龄在十七到二十三岁之间,生理发育已趋于成熟,体力、精力旺盛,充满朝气和活力,在各方面都想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他们对家长、教师、学校的监督、管理、教育感到多余,甚至厌烦,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在智力、知识、能力等方面趋于成熟,他们有上进心,有追求,自尊心和好胜心非常强烈。当其言行受到他人认可时,便会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喜欢得到别人的羡慕、称赞和注意;否则便会感到自尊心受到挫伤,生怕被人瞧不起,产生自卑心理。
(三)情感模糊
许多高职学生走进校园后,发现现实校园生活与其预想的差距较大。面对大量的空余时间总觉得无所事事和空虚无聊,他们渴望倾诉,但又不愿同新结识的同学进行真正的感情交流,这种情感的封闭化导致精神空虚,一些学生沉迷网络寻求心理满足,一些则以谈恋爱来寻找情感上的相互寄托。
(四)人生目标
尽管高职学生在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对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还较幼稚、肤浅,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缺乏正确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知识,人生观念尚处于一种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总体上讲还不十分稳定。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容易脱离现实,陷入空想,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固执己见,陷入偏激。
二、“开放式”管理模式
高职学生理论学习质量相对较低,但这些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心理变化较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单纯依赖用校规校纪来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即压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又忽略了启发、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面对各种规章制度,在管理中对管理工作中的“一言堂”现象,只能导致学生对各项工作、活动参与度的降低或缺失,学生总是被动接受,很难达到自觉遵守的地步。由于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容易引发学生与他们的冲突,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管理者为主导的管理思想。“开放式”学生管理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基础,尊重学生人格个性,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将自身放置到旁观者、引导者、监督者、裁判者、疏通者等的位置上,将学生放置到管理的主体和对象上,充分尊重、关爱、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管理者,相互管理;不断引导各个学生发挥其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最终达到学生自律的目的。作为管理者,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断了解学生情况,充分听取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开放式”学生管理实施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教育效果的提高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开放式”学生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其不是单一的,因此在实施中应注意周围因素的影响。
(一)校园氛围
现代学校管理思想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事实上是一项多部门、多条线共同作为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因此学校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提升高职校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始终感到充实、满足、紧张、快乐。如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共享、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改良,为学生在课内、外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所谓“无事生非”,学生如果每天都有事忙碌着,那么就不会有精力从事违规事了。
(二)管理者的作为
一直以来,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都以用严格的校纪校规来管住学生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而对学生的“三育”,往往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忽视其对学生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因此,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树立“三育”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制度管理的意识,参与管理的水平,创新管理的理念。同时管理者也应注意自我管理,特别是对待学生忌讳命令、指挥,而应多采取建议和引导。
(三)奖惩和监督机制
奖惩和监督机制是学生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激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素。其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制约着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管理者通过有效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掌握奖惩机制的艺术,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监督机制是强化管理、制约控制的有效手段,对防止学生的自我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起到积极的监控作用,是从严治校,建立良好校风、学风的基础。
(四)制度管理意识
现代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的、便于执行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今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做事随意,贪图享受,约束力、克制力低。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制度观念,更不会用制度来处理事情。因此从入校就一定要加强制度的宣传,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制度观念,让校规校纪铭刻于心,同时引导学生用制度来处理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让学生感受到制度带来的好处。学生建立制度管理意识,受到制度的约束,做事就不会一意孤行,对逐步使学生从他律性向自律性的转变,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道德教育
道德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学生自我约束的心理准则。高职学生应加强学生感恩、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感恩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孝道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养成对家庭、社会、他人负责的心态;职业道德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因为诚实可信的品行是人际交往与社会、职业活动的立足之本。是职业道德、思想情操的具体表现。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制定针对性的诚信奖惩机制,树立典型,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道德观念贯穿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
四、结论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已成为学校的首要问题,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心理不断变化的学生,需要教育者、管理者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寻求相应的对策,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使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 上一篇: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策略
- 下一篇:质量检验实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