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08-28 11:12:00

导语:深究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我国基础教育将进行课程改革,试行新的课程标准。

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既要求学习者具备基本的信息能力和素养,又要求学习者个性得以充分发展。面对这样的要求,改革的共同趋势就是回归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影响着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就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地位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长期以来,因为人们局限于“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的两难选择之中,所以导致了教学始终无力冲破教学效果不佳的困境。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转变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师生地位问题,在世界教学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片面性。以赫而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主要依靠教师,主张树立教师的绝对威信,认为只要顺从教师的教导,学生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品德,至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反而被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从而使教学进行得死板、枯燥。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则主张进行重心转移的革命,把儿童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的一切措施都围绕着学生转。显然,这种学说把学生的地位推向顶峰,至于教师的作用——系统知识的传授,却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使学生的学习陷入盲目探索的境地,使学生只能获得一些零星的知识,而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

而创新教育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以前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因此,作为教师应面向所有的学生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作为学生则应将个性智能特长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不再倡导循规蹈矩、死记硬背、人云亦云,要敢于标新立异。因此,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观,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可充分了解和发挥自我发展的潜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不受压抑的愉悦情感,为他们的个性释放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和职务。如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协助学生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知道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对自身作出一个恰当的评价等。教师还应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出现的问题,适时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调整课堂状态。其次,我们要敢于在课堂教学中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课堂营造一种积极合作的氛围,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要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引发思索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或提出假设,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还要“艺术地运用点拨,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质疑、批评乃至争辩”。这一过程,是师生间智力对抗和思维撞击的过程,既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自身的智力活动,又保护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强调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还发展了师生间的情谊。

二、促进师生交往,形成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教育竭力回答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问题,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苏联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理论较之“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的交往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结合点,整个课堂是师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人际网。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教育活动要从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入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强调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十分灵活,表现学生个性和差异的机会更多。改革后的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活动的场所,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也可以自由地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老师或同学提出,得到答案,但更提倡的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加以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以丰富的知识,恰当的事例,引导、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相互尊重,积极合作学习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一种求知学习的强烈欲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按着民主、平等、尊重、真诚的原则并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语言要清晰、严谨、生动有趣,带有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对有差异的学生,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质疑,鼓励他们探究。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性发展,提倡在合作中学习和进行互补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在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强。

三、建立双向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作为教学活动双方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际上已构成活动的双主体。以往的教育活动中,过分地强化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的地位。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今天,也应注意发挥教师的主体使用,因为教学过程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双主体活动的过程。而且现代心理学表明,师生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刺激——反应”结构,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反射环结构。要使教学活动达到有效的目的,教育活动的双方——教师和学生都要相互了解和认识“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认识关系,是一种双向的、直接的、互为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所谓双向,即指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学生,学生也要了解和认识教师;他们之间的了解及认识,是在相互的交往中产生的,不须借助中介,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主体,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缺少一方,或一方主动,一方被动,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整体功能也就得不到发挥,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虽然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他们作为认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学生从学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并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使自己的各种课堂行为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和谐共振。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不但要遵循学科教学过程的规律,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于学生主体的构建与培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在日常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认识,可以像教师对自己输出期望一样将自己对教师的期望反馈给教师,激起教师教学的热情及对自己发展的关爱。这种双向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正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样,通过双方主体意识的唤起,确保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协作,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

这种双向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的铺垫。因为师生之间的发展也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虽然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但是“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教师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从享受学生获得发展的喜悦之中,感受到一种“与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总之,教学是师生双方同时的活动过程,教乃为学而教,学乃从师而学,师教生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学活动,师生双方必须以真实的活生生的主体的人的地位投入教学活动中,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达到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