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探索

时间:2022-06-16 06:43:00

导语:小议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议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探索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①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兴办学实体,同样肩负着党员发展和培养的重要职责,而很多独立学院对学生预备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因此加强当前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成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1当前独立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加快,独立学院学生规模迅速膨胀,学生预备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出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入党前接受系统培养教育的时间不足。独立学院发展党员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5-6月和11-12月。由于发展时间相对集中、发展人数较多,往往时间一到,入党积极分子就直接被推选为发展对象,直接进入发展程序。在递交入党申请书至确定为发展对象期间,系统培养和教育时间不足,导致一些预备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不够了解,党性修养不高。

(2)对预备期的考察管理和监督教育不够重视。预备党员一年的考察期,主要是为了加强党员的考察教育,把好入党的最后一关。有的党支部不重视对预备期的考察,就在预备期满前几天通知预备党员写转正申请和思想汇报,有的入党介绍人甚至不能履行职责,没有密切跟踪培养教育预备党员,对预备党员能否处处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缺少必要的监督。

(3)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缺乏感染和吸引力。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内容大多陈旧,一般停留在党的理论学习上,有的与学生预备党员的实际环境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和感染力,不能引起共鸣。教育形式多是开会学文件、谈感想写汇报,缺乏实效性和创造力,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在实践中得到教育的方式相差还很远,导致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却平平淡淡。

(4)一些党员预备前后思想行为出现反差。一些学生预备党员在发展前积极主动,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乐于帮助同学,积极协助老师搞好班级管理,受到师生好评。预备后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不再处处为同学服务,甚至产生一股傲气,②似乎能高高在上,工作不如以前积极主动,与同学关系淡化,组织纪律散漫,反差明显。

2独立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党务工作体系还不健全。有的独立学院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党务工作体系,甚至没有《党(总)支部工作条例》等基本工作制度。有些独立学院虽然有工作制度,但是没有监督和考评机制,该落实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工作环节,如对学生预备党员进行定期教育考评,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等工作环节经常被弱化或省略。

(2)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还不强。独立学院党务工作者队伍精简,有的基层组织机构不完善,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而具体落实学生党务工作的党支部书记由辅导员兼任,他们一般要负责200名左右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有的党支部书记还要担任系团委书记或其他行政性工作,他们事务繁多,工作内容繁杂,使得对学生党务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而且独立学院新进辅导员大多是近几届的毕业生,有的自己还是预备党员,对党的历史和理论了解不深,对学生党务工作还不熟悉,对学生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感到力不从心。

(3)党务工作保障机制还不到位。与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同,作为普通高校与社会力量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于体制和办学经费等原因,有的独立学院党组织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不能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影响预备党员的进一步学习和教育。一些党务工作者的待遇得不到合理的回报,也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有的会在工作中应付了事,不愿意细致深入到预备党员的跟踪管理与教育中去。

(4)有的预备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随着社会利益价值多元化导向和就业形势愈趋严峻,很多预备党员的入党动机也变得复杂,功利色彩比较浓重。有的入党是为评优评先捞资本,有的是为找工作增加筹码,有的纯粹是为了一种虚荣。他们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后,认为转成正式党员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不再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和行为出现了“入党后不如入党前”的现象。

3加强独立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的措施

独立学院要结合自身特点,重视并加强学生预备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预备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必须建立相应责任制度和考评机制。

3.1重视党建工作,加强组织建设

独立学院董事会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加强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监督保障作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从组织机构、党建队伍、待遇津贴三方面着手:健全党总支、党支部等(院)系级基层党组织机构,搭建合理的总支(支)委班子,分工明确,各尽其职;配置适当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配足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使年轻的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水平;设立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列入学院年度预算,确保党组织活动费用开支和党务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

3.2制定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规范

独立学院不能一味照搬母体高校的思路和模式,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要把学生预备党员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务工作有章可循。

(1)增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时间。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工作制度,明确将党员发展工作起始线前移至学员党校结业,即每期党校结束后,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坚持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在每学期初列出党员发展计划,告知计划发展对象,引导其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在正式发展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党性修养。

(2)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建立发展对象集中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形式要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种有效资源,定期组织预备党员参加党课学习、组织生活、支部活动,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上论坛或参观访问等形式,对预备党员进行开放式的教育。

(3)跟踪管理服务。入党介绍人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做到有“的”放“矢”,要了解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定期与预备对象谈话,加强引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预备期的考察内容进行量化,实行动态管理,把政治学习与专业课学习联系起来、把关键时候的表现与日常生活要求联系起来,不断对预备党员的表现和行为进行督促引导,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关注预备党员的需要和诉求,认真解答他们的疑惑或问题。

(4)严格转正程序。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指导方针,做到“成熟一个,转正一个”。结合跟踪动态管理的结果,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评议考核并填入《预备党员考察表》,对需要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预备期;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坚决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3.3实行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考评机制

建立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考评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健全管理与教育组织队伍、完善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制度、预备党员学习培训活动等几个方面,根据考核内容设置具体要求、分值、考评方式和记(扣)分办法,并将预备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考评机制纳入整个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指标当中。

通过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综合评定等程序,将各项定性考核结果进行量化,按一定的权重,得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分及等次。考核结果与党总支或党支部的评先评优挂钩,考核优秀的党总支和党支部给于表彰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党总支和党支部,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