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时间:2022-05-16 10:31:00
导语:诠释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网络已对21世纪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强烈的冲击。因此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以及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初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4亿。深人了解和把握未成年人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状况,全面研究和探讨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对策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道德现状
当前未成年人上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未成年人上网动机和内容的选择呈现出多样性。未成年人上网动机和内容主要包括:为找朋友、聊天上网(约占30%);为了学习与课程有关的内容(约占27%);玩游戏和看新闻排在第三位,各占12%。接下来还包括关注影视文艺动态、体坛动态、收发电子邮件、看VCD等等。但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有约36%的上网未成年人偶尔访问过不健康网站,浏览不健康内容。
2.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体现出分散性特点。由于现在的学习、生活日趋紧张,大多数未成年人认为自己上网的时间是没有规律的,由合适的时间、自己的需要而定。从上网的地点来看,由于受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未成年人上网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家里或学习、生活单位;网吧也是部分未成年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3.未成年人掌握网络知识的途径表现出主体性特征。“上网”是他们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才是同学朋友间的互相学习。
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网络的兴起赋予许多网民以双重人格的身份,一是现实人格,一是虚拟人格,这对于未成年网民也是如此。虚拟人格以现实人格为基础,又是现实人格的扩大化。虚拟人格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未显露、表现出来的人格,它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角色所呈现出来的。未成年学生缺乏观察人类和社会的视野和判断力,虚拟人格与现实人格的交叉体现往往会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其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意志力也较为薄弱,一旦认可虚拟社会的交流与交往方式,就会更倾向用虚拟人格获得满足,易对虚拟人格产生依赖。
二、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负面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网上的暴力信息。青少年从网上获取的暴力信息,以及在飘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暴力游戏的强刺激中,逐渐模糊了道德规范,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形成了以致人伤亡为快、以行使暴力为乐的思想和行为,前段时间震惊社会的马加爵杀人案就是一例。
(二)网上色情信息。只要接触互联网,就会很容易地受到色情网站的骚扰,这是很多网民切身的体会。而据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色情网站超过3.7亿个,每天约有两万张色情照片进人互联网。青少年网民正在遭受色情网站不良信息的侵蚀。赤裸裸的性交往、性描述和性画面,在网上已不新鲜。这对正处于青春萌动的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已经造成许多令人忧虑的心理刺激和不良仿效,严重危及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据统计,当前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酒于网络,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作案甚至作大案,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据有关专家指出,色情图片、小说和照片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扩展,网络泛黄现象有在全世界蔓延的趋势。未成年人一旦坠人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三)网络心理疾病。在网络时代,网络主体的行为是在“虚拟存在”情形下进行的。人与人的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若长期与多媒体画面交流,必然会导致身体健康的损害,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等间题,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未成年人就有可能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
(四)网络道德问题。因特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电子空间里,“网虫”的所有言行都是通过敲击键盘,向网络输送代码来实现的,他们所有的言行都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这样,未成年人在网络上可以充分地暴露压抑在心底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正因为部分未成年人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近年来,电脑黑客利用计算机编制和传播病毒程序、蓄意破坏网络、电子赌博等严重网络道德行为问题屡屡出现,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规范网上行为,杜绝破坏性事件的发生,是网络时代的重要课题,思想道德教育要以全新的姿态介入网络。
三、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我们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认识到网上育人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网上争夺的紧迫感,主动出击,强化网络意识,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这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要有机结合。网上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拓宽了教育的空间,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网上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在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中所占比例还不大,网下的日常教育仍是广大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所以进一步发展和利用网上教育,加强网下日常教育,解决网上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是较为理智和可取的态度。把网下教育和网上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网下教育对网上教育进行引导,用网上教育对网下教育进行补充,走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两者融合之路,才能既不削弱原有阵地,又开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二)优良传统与现代手段要有机结合。一是利用现代手段改进和加强传统教育。现在的未成年人和过去的未成年人相比,已具有许多新特征,受教育的主体已产生了变化,对受教育的方式必然也会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育利用网络提供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可以以更广泛、更迅速、更大众化和更易接受的形式传播。二是运用传统教育解决网络产生的或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网络的现代性和内容的时尚性,充斥着新潮、猎奇和真假不分的东西,对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未成年人来讲会产生一定的迷惑和消极作用,反动、黄色和非道德的东西更是危害甚广。所以传统教育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共产主义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使其在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中能加以辨别,并在各种有害信息的诱惑面前能够自觉加以抵制。
(三)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加强政府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的连通和结合。要以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政府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四)优化网络环境,实现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的有机结合。要正确把握网络的宏观导向。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必须进一步了解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要一手抓“堵”,一手抓“疏”。所谓“堵”,就是指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从技术上进行过滤,将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毒信息和垃圾信息拒之于视听之外;所谓“疏’,,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正面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互联网的特点,做一些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这样,既满足了未成年人浓厚的上网兴趣,又引导他们进人了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和快乐大本营,营造了绿色的网上空间。与此同时,还要加快网络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网上的法律法规,打击网上犯罪,尽快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和立法,规范和保护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和权益。
(五)此外,大众传媒也要担负起相应责任。大众传媒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容易也是最愿意关注的,他们善于模仿,追逐偶像,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各类大众传媒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正面道德楷模、正面的舆论指导、正确的思想理念、正确的审美观点、正常的社会生活、正常的生活方式,把推动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努力加强对宣传网络内容的净化和控制,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上一篇:小议金融可持续竞争力及评价
- 下一篇:中韩汽车业运用外资对比研讨
精品范文
1诠释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