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师范美术教育的境况和未来发展

时间:2022-05-12 05:02:00

导语:漫谈师范美术教育的境况和未来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漫谈师范美术教育的境况和未来发展

摘要:高等师范美术院校要明确教学、科研和创作三者的关系,确立教育性、研究性、学术性是师范美术教育的关键。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其教育性质与教育功能,以及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都存在明显问题。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就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及建构中国美术教育的精神品质和语境。

关键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时代诉求未来发展

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境况和时代诉求

回溯历史,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正是在师范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6年,南京两江师范学堂设立图画手工科,标志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起步,随即保定北洋师范学堂和杭州师范学堂等也实施了以西洋美术教育内容和方法为主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手段。随后,苏州美专、北京美专、杭州美专等私立美术学校和国立美术系科相继建立,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完整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为现代规模化教学所取代;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更在于职业化的训练和社会普遍的美育功能。教学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个人经验的传授,而是成为系统化、学科化和规范化的普遍教学;美术的培育对象也由少数文化精英转向社会大众,强化美育在大众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现实让我们感到,能够承担和实践这一使命和责任的教育者还不够多,美术教育的主导性还不够强。具体体现为,首先,许多美术教育者对民族美术教育无从着手,简单地以传统的教学和创作状态来应对当今多变的美术教育形式。同时,自身的师德修养理论研究及学术思想、创作能力都很匮乏。同时,只热衷于西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完全用西方的色彩、素描技能来建构自己的美术形态,对民族传统美术的价值缺乏深入理解,使外来文化占据了美术教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主导地位。西方美术内容与艺术观点往往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出现了对西方美术教育的理念、课程、教学体系的模仿、照搬,以至于当代美术教育务虚多、求实少,急功近利多、长远思考少。所以,高校美术教育肩负着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振兴的任务,是民族美术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教育理念和方法,这决定了美术教育的抉择与走向。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美术教育的时代诉求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理念与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充满启示性意义。高师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学院的不同之处,应该是把研究学术、搞艺术创作和为人师表结合起来,这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师资建设的关键。为师、为学、为艺,应该是从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艺术家、教育家共同追寻和坚持的理想。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学者,慎思、笃行、问道;为艺者,敏悟、游心、抒怀。三种不同的文化使命与生活状态,都聚集在当代高师美术教育者的身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美术师资。优秀的教师不一定画得最好,但一定要教得最好,其着眼点应该放在美术教育上,因此,美术教师首先是为师,应该是美术教育家而不是单纯的创作家,为师比为艺更为重要,“师范性”是根本。另外,对为师者来说,还必须在美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中有较高建树,这是根本,所以,明确教学、科研和创作三者的关系后,确立教育性、研究性、学术性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纵观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现状,在各方面都存在明显问题,长期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高的师资需求不协调;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凸显出了滞后的现状,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教育思想、教育能力等方面都远达不到要求,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偏离师范教育特点,使很多从事师范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师生,对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使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范性”无从体现。

二是缺乏完整的、科学的高师美术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受专业美术院校的影响严重。课程体系偏离师范要求,缺乏针对中小学美术师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合理课程结构;美术技法与理论不符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专业化倾向明显,教育知识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也缺乏美术教育的特点。

三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中小学教育要求不适应。高师毕业生专业知识综合性差,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薄弱;师德素质和修养程度不足;缺乏中小学教学所需的广博的人文学养和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多面性的专业知识,缺乏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另外,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美术教育跟进吃力,甚至无所适从。在教学管理上存在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教学实践活动目的不明,学生审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制约着基础美术教育的质量,也阻碍着美术教育的步伐。

四是在高师美术教育的方式上,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师范性,偏离师范的要求。教学上,长期沿用专业美术教学模式,以培养专业美术创作人员或设计人员的方式进行教学,尤其技能教学与教师教育脱节,孤立的知识没有结合教学法,没有针对中小学的教学需求设立相应的师范美术教学的规范课程体系,以至于不能适应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五是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的师资没有严格根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而设立,师资结构长期来源于专业院校,以至于有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远离中小学美术教育。

三、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道

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建构中国美术教育的精神品质和语境,解决在教育性质认识上存在的问题。由于长期在美术教育理念上的偏差,以至于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环节偏离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重视的根本问题,应该是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性质,尤其是从事高师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都要从教育的角度,充分认识美术教师教育的性质与特点,把握师范美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本质,并且要明确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创作或设计的专门人才,它的终极目的是针对国民人文素质和美育水平的提高而言的,不是仅仅以美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出发点,而关键在于把握师范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地位。要看到育人的多元性、丰富性、广泛性,也要看到它的多元综合的育人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师范美术教育的真正内涵。师范美术教育必须转向人文素质教育的轨道,使学生在提高美术文化素质和美术教育能力的诸多方面得到培养,这样,师范美术教育在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要明确高师美术教育在当下的美术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虽然专业美院在学科设置与艺术创作上有自主的优势,但高师美术院校与专业美术院校相比,在于其综合文化氛围与更为严格的学术规范,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与研究型人才。

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我国师范美术教育由于受美术专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影响,忽视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妨碍了师范美术教育整体功能的落实。在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内容上,必须突破原有的课程结构,要注意教育理论、学科专业课、学科教学法和教学实践的完整结合,所以,高师美术课程必须加强与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加强教育实习与见习,使学生熟悉中小学美术教育,并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实际,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针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需要,对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师平等互惠、相互依存的伙伴协作的方式与机制,加强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培训,教师们共同建构知识,反思课改经验,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协作研究,优化教学协作计划的实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能,组成相互支持的学校网络和形成教育课程改革的完整的课程链。让这种课程链中一系列相关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互支撑,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使学生顺利从美术教育的学习者变成美术教育者,以更好地服务于基础美术教学。因此,高师美术课程应以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美术教学课程论为纽带,构建包括美术专业技能、艺术基本理论、艺术心理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美术教育研究以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在内的课程链,让学生既能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实现角色定位,又能学以致用,为将来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在基础美术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构高师美术教育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