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造MPA教育品牌的若干探讨

时间:2022-05-03 05:21:00

导语:对创造MPA教育品牌的若干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创造MPA教育品牌的若干探讨

摘要:本文以打造mpa教育品牌为着眼点,对相关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认为,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和培养能力是打造MPA品牌的关键,处理好扩大MPA办学规模与稳定办学质量的矛盾、协调好MPA教育内容与公共部门管理方式不对称的矛盾,是打造MPA品牌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如何打造MPA品牌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MPA;教育;品牌

作为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MPA(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是继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之后,职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又一个重要举措。我国公共管理者队伍的现状(仅政府公务员就有540万,其中年龄35岁以下的占40%,具有公共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很低)表明,MPA教育对于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提高各级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治理社会的水平,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总体上看,MPA教育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的职业教育类型,在我国经过近3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鉴于MPA教育在培养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中的重要地位,作为MPA教育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MPA教育只有被打造成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乃至所有职业研究生学历教育中的优秀品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承担起它应承担的历史重任。基于这一理念,本文从当前MPA教育的实际出发,就如何打造MPA教育品牌提出几点看法。

一、打造MPA品牌,关键是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和培养能力

MPA教育能培养出优秀公共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能够从现有的和潜在的公务员人群中吸收到优秀生源。但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是,MPA教育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呈下降趋势。

统计表明,MPA举行全国联考三年以来,报考人数迅速下滑:2001年报考人数达到1.2万人,2002年下降到9000人,到2003年更是下降到6000人1。与报考人数下降相联系的,是各招生院校的入学录取分数线也在下调。反映在各高校的招生上,除2001年外,2002年及2003年的报考人数集中在24所试点院校中的少数几所院校,以至大部分招生院校报考人数较2001年大为减少,有的招生院校甚至出现报考人数不及招生计划数的尴尬局面。

为什么社会考生对MPA的报考热情迅速地由热转冷?原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有关政策不到位和不配套

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MPA,现有的规定是:学员毕业后只有学位,没有研究生学历;而现在的公务员人事制度,主要以学历为标准,这就使得两者不相衔接。由于学历所涉及的是任职资格准入问题,没有学历,MPA毕业生就不具有在重要部门和岗位上任职的前提,因此,MPA学员毕业后不能获得研究生学历这一点,就使不少本来有意接受MPA教育的公务员失去兴趣,转而去寻求与自己所从事的公共管理职业关系不大、但有学历的其他研究生学位教育。另外,目前非公务员身份的MPA毕业生没有一条进入公共部门任职的“绿色通道”,也影响了非公务员中的优秀人才报考MPA的积极性。

2.MPA教育较高的学费,使部分生源望之却步

目前MPA教育学费,是参照工商管理硕士(MBA)等职业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制定的,大体在2.5万至3.5万元之间。但MPA学员与MBA学员在经济承受能力和对经济回报的预期是存在差别的:MBA学员来自市场部门,对读MBA有较高的经济回报预期;而MPA学员按规定必须80%以上来自公务员,毕业后回公共管理部门也不存在高薪预期。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牵头、在读MPA学员参与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2北京大学全国MPA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北京大学首届全国MPA论坛论文汇编,2003.]2,在读MPA学员中的73%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可见,如果没有其它经济资助,MPA的学费负担是所有考生的一个不小的压力,如果考虑到MPA在学期间的交通费、住宿费、参考资料费等,读MPA的费用还会上升。因此,学费是许多考生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考生在报考MPA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3.MPA教育目前还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支持

MPA教育主要以在职学习的方式进行,除少数学员可以安排为周末学习外,大部分学员每学期需要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参加集中授课,同时他们在读期间的工作也需要根据MPA学习的要求作相应的安排调整。但是,目前针对这种在职学习做出的制度性安排才刚刚开始。可以说,MPA学员从报名、入学到学习的过程都面临不少困难。

4.试点学校在提供符合MPA特点的教学上普遍存在困难

MPA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我国的迅速铺开,参与办学试点的高校或多或少都有些准备不足。集中的表现就是在师资、教材、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上,难以适应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研讨班、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和社会调查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全面铺开。这就使得有些MPA学员产生某些看法,认为目前的MPA教育特点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金钱精力等投入与回报的“性价比”还不尽人意,这也对后面MPA的报考工作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另外,目前MPA的入学考试大体上还属于对指定参考书目死记硬背式的考试,而这种考试制度不利于那些因工作繁忙复习时间不足、但实际能力很强的优秀考生脱颖而出。

显然,以上这些问题不妥善解决,MPA的报考就难以踊跃,吸引优秀生源就只能是一厢情愿。

二、打造MPA品牌,重点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从近几年的MPA办学实践看,在打造MPA品牌方面,存在以下两个突出矛盾:

1.扩大MPA办学规模与稳定办学质量的矛盾

MPA教育是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社会管理模式的产物。公共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求大批新型的、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与这种需求相适应,相关各方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从考生看,都希望通过MPA学习成为这支新型人才队伍中的一员;从参与MPA办学的各高校看,由于开展MPA教育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通过收取学费)和社会效益(能增加校友资源和学校的知名度),都有办学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的积极性;从政府看,也希望通过MPA教育,尽快培养出更多的公共管理人才。但问题在于,从专业水准的角度看,目前国内真正具备MPA办学能力的学校为数不多,而且,这种办学能力的形成与计算机室、案例室等硬件设施的配置不同,需要一个相对缓慢的积累过程。然而,在目前的体制下,参与MPA教学的各方都热衷于MPA办学规模的扩大:有可能跻身于MPA试点的学校,都在四处活动,力争分享MPA教育这块蛋糕;进入了试点的学校,都在尽力地扩大招生规模。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宣布第一批24个MPA试点学校(其中不少学校在试点之时甚至没有公共管理专业)后不到3年,意犹未尽地将试点学校由24所一下子增加到47所。部分考生和学员,为MPA的“光环”所吸引,力图用权力和金钱来“套现”MPA文凭,也为MPA增加了几分虚火。与这种MPA教育“大干快上”的热潮相比,人们对MPA办学质量的关注就要少很多。迄今为止,仍缺乏保证MPA办学质量的制度性约束。可以说,事态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担忧:中国MPA教育会不会重蹈中国MBA教育在泛滥中贬值的覆辙?

2.MPA教育的内涵超前与我国当前公共部门现实的矛盾

这是中国MPA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深层次矛盾。众所周知,MPA教育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如同MBA教育产生于对职业经理人的巨大需求一样,MPA教育也来自于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职业化过程中对职业官僚——文官的需求。MP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公共管理作为一个职业活动应该具有的职业责任和职业技术,关注的焦点不是权力的运用而是组织活动效率的提高。应该说,西方社会的MPA教育是与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场体制之上的公共部门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的。因此,MPA教育培养的不只是纯技术层面的、无差别地用于所有社会环境的人才,而是适用于以法制、民主和效率为特征的公共管理环境的人才。反观我们的社会,由于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我们的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也在由与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权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就目前而言,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权力机关,其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总体上也是传统的居多。这种情况使得MPA教育的理念和主要教学内容对我国目前的现实而言,具有某种超前性,即MPA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前公共管理环境的契合度不高,它更能适应的是公共部门未来的需求而不是当前的需求。MPA人才培养规格与现实的这种反差,使MPA毕业生的实力和潜力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通过MPA教育获得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在现实中不一定有用武之地。这种情况使MPA毕业生在公共部门职场上的竞争力蒙上阴影。因此,对MPA教育而言,一直面临一个两难抉择:如果继续走西方式的职业化教育之路,就容易出现用人单位的认同度不高,从而对MPA教育的发展不利;如果向现实妥协,不在MPA要求的职业化和现实行政的权力化之间维持某种必要的张力,又不利于我国公共管理品质的提升。

三、打造MPA教育品牌,需要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抉择

3年来,MPA教育由倍受关注到归于平淡。同时,MPA教育的一些问题和内在的矛盾也在MPA办学过程中逐渐反映出来。毫无疑问,中国需要MPA教育。因此,面对MPA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MPA教育,而是如何立足长远、理性地选择和合理地规划MPA教育发展之路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对如何发展MPA教育,特提出如下看法。

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MPA教育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

具体地讲,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在通盘考虑MPA教育定位的前提下,妥善解决MPA毕业生的研究生学历和非公务员毕业生的公共部门“准入”问题。作为与MPA教育配套的问题,它们需要政府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做出政策抉择。我们认为,从MPA教育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看,MPA毕业生的学历和公共部门“准入”问题不应成为MPA教育发展中的政策障碍。因为,如果是由于MPA学历和公共部门“准入”问题而将一大批优秀生源阻拦在MPA教育门外,或者说MPA优秀毕业生由于政策障碍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当然,解决MPA毕业生的学历和公共部门“准入”的政策要付诸实施,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MPA教育的高质量。没有保证质量的有力措施,MPA教育势必出现大规模贬值的现象。第二,采取措施,将MPA学员的学费负担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MP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化的学历教育类型,市场化的付费方式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公共部门与市场部门不同,不是高收入行业,因此,对于来自公共部门的考生应从经济上给予鼓励,在他们获得MPA学位后,尤其是其中的学习优秀者能够由国家或所在单位报销部分学费。第三,制定必要的政策,使以在职方式接受MPA教育的学员的学习能获得制度上的保证。另外,还应不断地探索MPA入学考试和入校后考试制度的改革,让优秀的学员能够在MPA教育中脱颖而出。

2.以品质为中心,使MPA教育走以质量促发展之路

MPA教育尽管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招生对象,有来自政府和组织部门不同程度的支持,但MPA教育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还是能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毕业生。我们认为,提高MPA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的重点,应放在如下方面:(1)在宏观环境上,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MPA教育的有关政策,使MPA教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制度安排,为提高MPA培养质量营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全国MPA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作用,适时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全国MPA教育的指导纲要,严把MPA试点学校的遴选关、评估关,使各试点学校始终存在办好MPA的压力和动力。(2)在微观管理上,以精心制定培养方案、狠抓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为基础,以建立一支符合MPA教学要求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实践型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环节为重要手段,使承担MPA教育的学校真正将培养出具有公共精神、专业意识、现代管理理念和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放在首要的位置。

3.在坚持MPA培养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办出特色

根据王乐夫教授的观点[3中国MPA通讯,2004(2):11-13.]3,中国MPA教育应有3个特色:一是MPA特色,即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二是中国特色,即与我国的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吻合;三是各个MPA办学单位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符合国家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在办出特色方面,除了全国的MPA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指导部门在MPA教育的基本点上定好调、把好关外,关键是调动各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办出特色。为激励各学校在MPA教育中办出特色,应引进竞争机制和某些市场化的办法,并尽可能使各个学校办学的质量和特色高度透明,让MPA考生去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而参与MPA办学的学校也应该有进有出,及时肯定那些办学质量好、特色鲜明的学校,让那些办学质量不好、缺乏办学特色、严重违纪的学校被市场淘汰,或被国家主管机构责令暂停招生、限期整顿,甚至取消其在若干年内的MPA办学权。

4.坚持MPA教育职业化取向,培养具有现代性的中国公共管理人才

坚持MPA教育的职业化取向,就是按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培养以公共管理为职业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这样的人才有如下特点:(1)作为知识人,应该对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公共管理理念、知识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对渗透在其中的西方政治文化和管理文化有深入的认识;对中国公共管理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如何使公共管理理论“中国化”并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2)作为文化人,具有高尚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崇尚民主、法治、人权、公正、公平、正义这些基本价值,并身体力行。(3)作为实践者,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和全面的职业技能,能够卓有成效地履行自己的公共管理职责。(4)作为思想者,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不仅有能力批判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现实,而且,对所处的公共管理现实中的弊端也不会仅仅从一己得失出发而违心地迎合它,而是敢于批判,具有为了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和公共管理文明建设,即使付出某些个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勇气。

参考文献(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