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交流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2-04-25 05:13:00

导语:国际课程交流的特征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际课程交流的特征分析

一、背景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始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展的开放课件(OCW)项目,该项目成功实施之后,开放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欧洲也于2006年掀起了开放教育的浪潮,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组织。

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1](EADTU,EuropeAssociationofDistanceTeachingUniversity)成立于1987年1月,其执行机构设在荷兰开放大学,是个非赢利性组织。它的成员包括24个欧洲国家的29个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及国家教育机构,主要关注远程教育和数字化学习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积极支持组织成员在开放及远程教育方面的发展,加强组织成员之间在战略领域的合作,提高其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EADTU在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EADTU开展了多个项目研究,如MORIL(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项目)、CSVM(跨地区真正流动学习项目)、EduContact(欧洲远程大学联络网络项目)等,其中,“国际课程交流”(InternationalCourseExchange,ICE)项目集中反映了欧洲远程教育中对终身学习理念、灵活学习方式、多元文化融合等新型学习需要的实践性尝试,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二、国际课程交流(ICE)项目介绍

国际课程交流[2](ICE)项目秉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宗旨,尝试通过各国的人文、社会和文化科学课程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欧洲维度”的建立。该项目由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EADTU)中负责人文科学课程的网络部门协调组织,从2006/2007年的冬季学期开始实施,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国际化的课程资源平台,以便于不同国别机构中的学生选择课程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得整个欧洲高等教育进一步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特点。参与ICE的任一成员组织机构中所属的在读学生,都可以选修其他合作组织所提供的课程,各组织成员机构或学校均承认课程交流项目所提供的课程学分,并可将其直接计入学生在读总学分。学生选修国际课程交流项目的课程,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虚拟的数字化学习,打破了教育空间上的限制。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只要顺利通过课程考核,学生即能获得相应的修读学分。

(一)课程

1.课程形式。目前,ICE参与的成员组织主要有七个[3]:德国哈根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荷兰开放大学、爱尔兰国家远程教学中心、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意大利国立远程大学。每个合作组织成员都有责任为这一项目至少提供两门能够反映所在国家文化特色的人文学科领域的课程。如荷兰开放大学提供的“早期荷兰绘画”课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提供的“当代加泰罗尼亚语的历史和艺术”课程。详见下表1。

2.课程语言。一般情况下,ICE课程是以组织成员所属国家的官方语言提供的,目前提供的语言包括加泰罗尼亚语、荷兰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学生用什么样的语言学习,取决于他选择哪所大学,学生若是想学习荷兰开放大学的“早期荷兰绘画”这门课程,那么他就必须接受荷兰语的挑战。

3.课程评价。ICE项目中学生评价是按照课程提供学校的学籍规章制度进行的,课程评价合格后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被自己学校认可。每门课程的学分不同,最少5个学分,最多达15个学分。与课程资源的提供语言相同,多数课程的学生学习评价也是以课程提供国语言进行的。不过,也有不只提供一种语言的测试,例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提供的学生测试,既可以用加泰罗尼亚语,也可以用西班牙语或英语进行。

(二)学生入学

1.入学要求。与构建统一的欧洲文化、科学教育资源的目标相一致,目前ICE提供的主要是人文学科领域本科教育水平的课程,因此其目标群体是那些年满25周岁、人文社科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或者是那些对人文课程感兴趣的大学生[4]。由于学生入学是遵守提供课程的国外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因此不需要参加额外的入学考试。由于课程教学所采用的语言可能与学生本国语言不同,因此要求参加本项目修读的学生具有阅读相关文献、参加考试、进行讨论以及口头表达的语言能力。除了语言这一基本的要求外,还需要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能以及良好的学术基础和自我组织的能力,以保证最后的课程学习质量。

2.入学注册。国际课程交流项目目前只提供给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参加ICE项目的学生必须进行正式的注册并接受申请国别学校的学籍管理。为了克服学校之间的差异,便于学生跨国跨校选修课程,各参与组织成员学校之间达成协议,接受来自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由于各个学校的管理规章不尽相同,学生在注册和学习时需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

3.入学费用。ICE项目中,学生学习国外学校的相关课程是需要支付相应费用的,费用的数目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是不同的,从250欧元到1200欧元不等。为尊重各个成员组织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自主性,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项目组织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学金,也没有减免费用的其他协议。

(三)学生支持

1.教授和指导。ICE项目中所提供的课程都是组织成员学校的常规课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授与课程指导与常规课程是一致的,任课教师不需要向参与ICE的选课学生提供额外的课程指导。只有在以另一种语言提供课程内容以供交流选修时,需要对教师提出语言或者是教学技能方面的特别要求,有的课程指导教师还需要接受一些特殊的培训,以保证课程的正常指导。

参与ICE的选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程资源,并根据课程修读要求完成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通过参与课程的网络学习讨论会并创建学生新闻组,获得相应的学习指导支持。

2.管理支持。学生登记入学、参加考试、支付学费以及跨国跨校间的学分互认,都需要进行严格而系统的管理。在ICE项目中,项目管理中的学籍管理沿袭所在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不需要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另外的培训。

3.图书馆资源。参与ICE项目的学生有权使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也就是说,参与项目的学生可能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以支持自己的学习。虽然目前ICE项目中对于图书馆的使用没有做特殊的安排,不过每个合作学校都计划在图书馆指定一个工作人员来为跨国跨校的选修学生提供专门服务。

(四)ICE进一步的发展

ICE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扩大组织成员学校的参与度,目前参与ICE的组织成员学校有7个,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其中;其次是课程内容的扩展,目前ICE提供的课程都集中在人文学科方面,ICE的成员希望以后能将其扩展到更多的领域,以扩大组织之间的合作;第三是课程水平的提高,现在的ICE课程只停留在学士水平阶段,下一步的计划是从学士水平扩展到硕士水平。

三、国际课程交流(ICE)项目评述

(一)ICE的特色

1.具有国家特色的人文学科。ICE项目是在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人文社科学术网络部门的组织和计划下进行的,该部门主要关注人文社科“欧洲维度”的建立,因此,这个项目主要尝试欧洲各国大学及教育机构中人文学科类的课程交流,试图通过提供具有国别文化特色的课程统合欧洲高等人文社科教育资源,目前提供的课程反映了成员组织国家的特色文化。

2.多语言课程。ICE中提供的课程没有统一的通用语言。一般采用的是提供组织所在国家的语言,因此,语言的多样性也是这个项目的一个特点。多语言性可以让学生获得用不同于学生母语的语言学习的体验,提高外语运用能力,但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二)ICE的问题

1.目标群体。目前ICE主要针对的是年满25岁的人文社科的学生或者是对人文社科感兴趣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在读大学生,必须属于ICE组织成员学校且只能选择其他组织成员学校提供的相关课程。这些虽然是在项目实施之初必要的尝试性措施,但其较为严格的项目参与资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CE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的开放进程中的作用。显然,真正开放的欧洲人文社科教育之路还需要等待。

2.费用问题。参与ICE项目的学生必须支付一定的学费,有的可能比在国内学习要高。目前的ICE项目中没有任何的奖学金或者是减免学费的机制,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在欧洲的推广速度。

3.语言问题。由于课程提供的语言限制,国际课程交流项目对参与修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有不少学生可能会由于语言能力的问题而放弃学习的机会。因此,这可能会影响在学生中的推广。

(三)ICE项目对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启示

国际课程交流(ICE)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各个参与学校将自己具有特色的人文学科课程互认共享,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目前我国教育部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相似,我国高等教育网络精品课程项目也是希望优化教育资源,通过国家高等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平台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

然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实施到现在,无论是从范围、程度,还是从开放共享的内容上,特别是相关的服务和工具支持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目前的高等教育网络精品课程只是将数字化的课程内容放置到网上,没有提供相应的学习反馈,也没有实现大规模的跨校学习学分互认机制,从实际操作角度看,不利于资源优化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照ICE的操作模式,加强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打开学校的课程屏障,使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选择不同学校的课程来学习,学校为这些开放课程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支持,学生学习完以后进行考核,通过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可。一旦形成这样的资源共享机制,那么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就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流通,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这种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是需要克服很多现实问题的,但我们相信,随着“开放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终将打破屏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