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下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4-21 10:19:00

导语:广西乡下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广西乡下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科教兴国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却难以满足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广西财力相对薄弱,这种矛盾更加突出,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通过对广西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农村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不足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育经费教育投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纵观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育是基础,是明天的事业,这些年来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而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居于基础地位的中小学教育,其经费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经费困难问题更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1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现状

1.1广西教育经费投入与全国比较相对偏低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报》,我区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属于较低水平。从农村来看,我区初中生、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投资的观念,要切实地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同时要求各级财政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这包括:①“三个增长”的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新增长;②“1个百分点”的政策——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地实际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③4%的政策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正式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达到4%”;④财政超收和预算外收入用于教育的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

对照上述规定,广西基本做到了“三个增长”,但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没有达到要求。2001年为19.51%,比2000年20.24%的比例还低0.73%,2002年为20.18%,比2001年仅提高0.67%。2000年、2001年、200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57%、3.07%、3.47%,都没有达到4%的要求。

1.2广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由于经费缺乏,广西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多数地区。具体表现在:

(1)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较低。2003年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到99.9%,而广西同期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且从1995年至今,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徘徊在98.5%左右。在农村,这一指标更是低于全国水平。

(2)“两基”工作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到2003年底,全区尚有28.2%的人口以及27%的县(市、区)未能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有1.07%学龄儿童少年辍学,这种情况大部分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目前广西还有41个“两基”攻坚县,“两基”工作进入愈加艰苦的攻坚阶段。

(3)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仍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虽然近几年累计投入资金约30亿元,共建设6692所农村中小学校,新建、改造和扩建校舍面积达到386万m2,并充实了教学仪器设备,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村学生在危房中上课,如凌云、德保、东兰等县市有些乡镇小学危房尚存,有的只能搭个棚上课。

(4)农村教育条件和环境较差导致合格教师缺乏。由于农村教学经费不足、教学以及生活条件差,待遇低,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偏低。2002年,农村和县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25.07%和40.03%,初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11.36%和7.58%。到2003年底,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56%,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0.5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原因分析

2.1财政困难财力不足是根本原因

广西近年来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整个广西财政总支出的1/6,即每6元钱中就有1元办教育,如2000~2002年广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是18.9、19.1、18.9。虽然表面上看广西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比重上没有低于其他省区,但是广西年财政收入绝对数额低,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也相应地较低,因此广西教育支出的绝对数额是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省区的。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3》公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全国人均财政收入为665元,我区为387元,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第23名。虽然中央决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发达县份与欠发达县份仍相差很大,如凌云县2002年一般预算收入2196万元,人口18.4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19元,连基本的支出都无法保证,难以承载“九年义务教育”之重。

2.2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教育经费拨款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基本的公用经费,而不是搞基本建设、设备采购及其他形象工程。现在有些地方热衷于赶时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2.3重视不够,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偏低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2》公布的数据,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1.11%,最高的是江苏省23.38%,广西仅为9.31%。虽然这几年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但与实际需要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2.4教育投入的指导思想即是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没有处理好

教育投入与产出在区域上的不对应,不少贫困地区投入教育经费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到发达地区就业,影响了其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贫困地区财政承担的教育成本过高,超出其财力可能。对于基础教育这样的非营利性部门,应当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保证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3应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措施

(1)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要求安排好教育经费,财政再紧张也要确保教育投入,并加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力度。在预算审议时要发挥监督作用,重点对“三个增长”、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每年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安排进行监督,更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应该在每个月根据财政支出进度审查教育经费是否达到要求。如达不到,马上提出纠正,督促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执行。

(2)加大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曾有专家提出,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约690万人,按每人年工资7000元计算,全年需要483亿元,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比例定为1∶1,则中央财政仅承担大约240亿元。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确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比例,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其他主要教育经费中央不承担或少承担,而欠发达地区中央承担比例高一些,极度贫困地区中央承绝担大部分或者全额承担,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为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3)应当明确规定每年增加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公用经费偏低问题、危房改造问题。县乡财政每年的超收部分主要用于教育,一是保证教学基本用房的建设,二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缺口,三是增加必要的教学设备。

(4)可以考虑采取对贫困地区考到外地高校的考生按人数给予一定财政补助的办法,提高当地政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积极性。

(5)发展慈善事业,制定财税、土地、投资、人才流动等优惠措施,如减免个人所得税等,鼓励收入较高的人们设立教育基金会,长期支持农村中小学发展;争取更多的希望工程资金投入农村;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出资办学,在招生、升学、师资配备、职称评定等方面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6)由于以往教育投入偏重城镇,农村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教育资源逆向流转,城镇必然比农村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在农村教育投入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彻底解决的情况下,为缓解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要积极动员社会参与,扎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城市重点中小学对口扶持一所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资金、人员培训、设备、教学等方面全面扶持。

(7)加强监管防止资金流失。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经费与教育项目投资被截留、挪用现象时有发生。财政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不定期派出以审计部门牵头的监察、计划、财政、教育等部门参加的资金检查组,对各地教育经费和教育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稽查。对那些不规范使用教育经费和教育项目资金的县(市)、乡、村要严肃处理,追究领导的责任,确保有限的教育投入能够真正用于教育事业。

总的来说,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主要是投入不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增加投入。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担当者,有责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筹措教育资金,增加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

2严文奎,方荷生.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3中

国财政发展报告——重建中国公共预算体

系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