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高校文化工作创新

时间:2022-04-12 10:15:00

导语:议高校文化工作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议高校文化工作创新

1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演讲大赛、书画摄影展、体育比赛等等。

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解析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一方面提升了高校本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常新的,在传承优秀校园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要能够保持永恒魅力,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能够激发青年学生激情,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而在实际中,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只注重传承校园优秀文化活动,而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方面却略显不足。

2.1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方向性错误

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所包含的地理环境、建筑布局、景点、传播设施、现代化的教室和实验室等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却隐含在物质文化中,其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现如今,个别高校搞混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主次地位,一味强调硬件的建设而忽视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

2.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统一规划

现如今,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在追求数量和种类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原本所应该发挥的作用,造成盲目上架,以次充好。更有甚者,在还没有充分做好组织准备的情况下,着急上马,结果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半路夭折,有头无尾,浪费了人力、财力,更严重的是由此而带来的对于其它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负面影响。合理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师生特点,形成统一规划,调动相关部门群策群力,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负责研究和布置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分析校园文化的动向和问题,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2.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职责缺失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明确“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主”的职责。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初衷应该以符合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以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发展为出发点。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过多的强调活动的种类、规模和档次,缺乏实际内容的支撑,与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宗旨渐行渐远,更多的是以参奖、拿奖为直接目的,本末倒置。

2.4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甘做“井底蛙”

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论在内容上或者形式上多局限于校园内传统文化活动模式进行。如各类艺术节、科技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演讲大赛、书画摄影展、体育比赛等等,在形式上没有突破,在内容上也没有创新,在活动的开展上遭遇了瓶颈,特别是对于活动开展参加对象缺乏吸引力,往往是曲高和寡,形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5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各高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纷纷加强校风建设,而在硬件配备方面也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而目前高校竞争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导向错误,譬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学风文化活动建设和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比例平衡问题处理上有失偏颇。因此,在评价机制的引导下,各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出现了重在为评价而包装,实质无内容,造成学生被动参加,且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文体化现象严重。因此,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出现了“虎头蛇尾”、只见开幕式和闭幕式,不见中间过程的奇怪现象。

3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对策

建设与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推进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需要。因此,要突破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的桎梏,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正确导向功能,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3.1明确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向,统一领导和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研究,首先,要明确各自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导向,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否则会形成“东施效颦”的困境;其次,要弄清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对象,结合高校专业发展特色和培养目标,在制度上形成统一规划和领导,形成专门的领导班子,研究、指导和监督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最后,要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反馈机制,经常性的开展学生民意调查,针对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所需和所求,不断创新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

3.2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明确校园文化活动职责

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职责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主要目标。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者——高校教职工,对于校园文化活动能否行之有效的开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广大教职工在明确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情况下,更要明确服务育人的职责,切实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平台,在活动中将3种育人方式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3.3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主体。学校任何工作的归结点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而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纽带,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依靠力量。在领导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组织与指导,并通过他们来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3.4走出校园,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化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无法满足这类群体。因此,要不断地创新这些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就要给校园文化活动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校园文化、社区和社会之间的交流,把优秀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请进校园,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和空间,把学校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传播到社会,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如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活动,就可以和社区联系在一起;法学专业的活动,可以深入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同时,也可以邀请这些人到学校里开展活动,相互交流。

3.5构建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体系

高校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已成不争事实。然而,盲目的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苦心研究”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评估体系,显然也成了今日高校的一大怪现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已经失去了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和高校竞争两方面的平衡点,轻前者而重后者的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如何使校园文化活动科学而有效的开展,必须从高校评估体系这个源头问题上加以解决。一套科学、可行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评估体系,不仅能评价、考核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成效,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作出定量、定性的分析和价值判断,找出问题和差距,还能引导、督促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帮助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对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方向和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登恕,田艳丽.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赵立香.社团建设——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天地[J].大学共青城,2002(2).

[3]齐晓华.浅议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J].科教论丛,2002.

[4]连进承.浅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法制与社会:教育文化,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