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生物教程中的研究活动

时间:2022-03-04 03:34:00

导语:分析生物教程中的研究活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分析生物教程中的研究活动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有数年,其中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探索新知,学并快乐着。但欲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探究活动多了,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但在生物教学中,时常会步入这样一个误区,探究活动等于学生实验。而这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又有一定的联系。

一、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实验存在一定的区别

1.探究活动与学生实验的目的和进行程序不同。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活动来解决多种难题,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而学生的实验则是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验证或巩固知识,并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是学生实验,也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

探究的一般过程为:学生通过现象的观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从证据出发提出假设—设计思路并实施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彼此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这一程序反映的是一个科学结果获得的过程,类同于科学实验的性质,体验了科学家实验的过程。而学生实验的程序为:分析实验原理———理解已知的实验方案或步骤———实验操作———符合方案得出实验结果。

2.两种教学行为中的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不同。

在学生实验中,教师往往是指挥者,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逐步完成实验。且不说效果如何,首先,这无形之中疏远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是合作伙伴,目的是共同完成某一实验或实践,整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信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建立了友谊。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去尝试,少一点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实验活动中学生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辛勤地“施工”,是一个没有自由空间的“施工者”。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活动的流程,有着较大的发挥余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对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指标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学生实验中学生的思维、科学素质表现机会很少,教学评价基本上是根据学生操作要领掌握程度,操作科学规范与以及和结果的正误进行,很难摆脱甄别性的评价轨道,若从发展评价的角度进行,更多的只能从态度上加以表扬,有失实际能力上的帮助与提高。探究性活动的教学评价,并不拘泥于结果是否科学真确,评价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观察学生的素质比较全面,评价言之有据,结合发展性评价言之有物,让学生得到真真切切的帮助。

二、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实验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虽然,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存在诸多的区别,但两者也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探究活动中,学生所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都是在学生实验中所获取的,没有学生实验为前提,探究活动将无法进行,可以说学生实验是探究活动的重要一环;同时,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为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扎实、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各项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是生物学科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切实有效地开展好科学探究活动。公务员之家

1.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科学把握探究梯度。

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往往是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并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渐渗透和深化。故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探究内容的不同侧重面,注意科学把握探究的梯度。如果此时教师的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学生势必会产生恐慌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开展“温度和关照对鼠妇生存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真正认识到环境影响着生物,顿生学习兴趣。

2.根据探究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探究时间。

欲在一定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某一活动,关键在于对时间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探究内容,课前充分备课,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课堂突发事件都要做充分考虑,并备有预案。例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曾有这样一堂失败的探究课,探究内容为“鸟卵的结构”,课前考虑到学生对鸡蛋都比较熟悉,而且几乎天天都涉及到,故安排了15分钟的活动,但在活动中,学生用力过猛敲烂鸡蛋或是由于大意将鸡蛋滚落于地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了探究进程,结果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而这就是由于课前未能充分备课所致。

3.关注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必定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对未知知识进行探究,当然这些探究未必能在课堂上操作,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课外自主探究。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探究活动,有的探究活动能在一节课中完成,但有的时间跨度较长,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例如像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等,对于这些活动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我们亦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生物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设计并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在实际教学中,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真正认识、了解并把握好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标准的真正落实,同时也能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生物学这片天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