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创新人才网络教育新模式特征

时间:2022-02-15 09:07:00

导语:探究创新人才网络教育新模式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究创新人才网络教育新模式特征

摘要: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可以优势互补,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利用网络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学资源,重视实验研究。

关键词:网络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加强创新教育是改革现代高等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所谓创新教育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与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其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使学生掌握学习和创新的方法,使他们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校教学、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利用三者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培养手段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不仅把信息技术设备作为传播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识和创造工具,通过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的感知范围,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与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师起主导作用,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起主体作用的学生则是被动内化这些教学内容,以形成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的性质和强度,使得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所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眼神和动作以及提问来判断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这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和控制。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知识的灌输者,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当作一个信息的机械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使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无从发挥。这就影响整个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网络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的优势与不足网络教学模式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

其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开展网络教学模式中,一是学生根据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摆脱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可以主动收集并分析相关知识的信息和资料,对已学习的问题可以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学生根据网络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可以用E-mail或BBS向教师提问,也可以通过异地在线交谈方式与老师实时交流,或者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创新能力。三是学生根据网络教学模式时空不限的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求知欲随时随地选择网络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包括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教师和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种在已有知识点基础上利用探索法、发现法,再通过联系与思考去构建新知识的意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网络教学的人机交互功能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不利于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交往和情感交流。二是由于网络是一个资源庞大的信息库,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使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阅读能力均受到影响,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由于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容易受到侵蚀。

三、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二者优势互补,培养创新人才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就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学习信息的灵活获取和教学结构的重新组织,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需要,这样既有利于因材而学,又有助于学生的联想与思考,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和意义建构能力。

首先,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教学活动。第二,教师要积极地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对于不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要给其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学习资源,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联系和思考,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知识体系;教授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

其次,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高级认知能力。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培育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协作学习,激励进取,鼓励沟通,教师和学生可实现思维与智慧的群体共享,从而完成知识构建。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再次,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强调集体教育,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共性较强,个性不足。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而且也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成长,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卓越的创造才能,还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可以说,鲜明的个性乃是创造性人才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学习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具有更多的支配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水平与特有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的步骤,主动探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随时对自己所学知识和所掌握技能进行测试和反馈,大大增加知识的信息量,有效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的潜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利用网络教学开展创新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理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强化自己的超前、开放、应用和民主理念。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出最好的教学程序和营造出最好的教学情境。再次,要转变教师知识权威意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是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由于每个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经历、自学能力等因素不尽相同,导致其学习成绩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信息资源库中就要设置难易程度不一的各类教学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建设和及时更新包括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教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在内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积极优化组合各种教学媒体,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是要重视实验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传统的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要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四是要以学导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就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创新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术重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要以学导学,以学导教,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灵感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跃华,李小平,蓝江桥。运用教育技术实施创新教育[EB/OL]

[2]叶丛如,刘细平。基于建构主义的互联网远程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传播研究,南京:江苏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07(2,3):50。

[3]邢程,周开淼,赵剑波,李玉梅。网络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4]张万力。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

[5]创新教育[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