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路径

时间:2022-02-11 08:55:00

导语:论述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述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路径

摘要:中小学是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本文分析了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及进行网络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健全开放校园网、学校与家庭共同监管等七个方面,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

前言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很强,最容易出现信息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但是中小学阶段又是道德培养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时期,所以在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将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信息素养中最基本的素质加以重点关注。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求知途径,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得到了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并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习、行为和思维等模式,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但是,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交友。网络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触网的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个性化情绪、情绪低落,与家人、朋友疏远,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显然,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与学校网络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堪忧。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可塑性强,也被网络那种特有的无须面对面的自由交流的互动方式和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游戏所吸引。加上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水平的限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信息学科中小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是有必要开展的。

教育教学中以分论“英雄”的观念造成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很大,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便在网上寻找“成功”的喜悦。同时社会上部分人利欲熏心,尽管国家有明文法规,但他们仍利用中学生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对中小学生旷课逃学,夜不归宿大开方便之门。中小学生中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网络综合症”,这也成为当今学校、社会、家庭的棘手问题。人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网络是时展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必要的学习工具,不让学生触“网”,强行“堵”是不切实际的。在中小学校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加强对网络“是”与“非”的认识,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中小学生进行相应的网络道德观和法规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使其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牢固树立有“法”必依的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教会中小学生如何识别、抵制网络垃圾信息。

二、健全开放校园网

校园网络作为学校这方育人阵地中最具时代性的媒体,应充分发挥其时代性的优越性。校园网络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网站,是为校园服务的。校园网如能及时过滤不真实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及病毒信息的侵入与传播,同时开展各种既拓宽中小学生知识,又为中小学生所喜爱的校园网上作文竞赛、网上绘画竞赛、网上益智游戏等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活动,将更多的中小学生吸引到校园网络中来,远离营业性网站,这样便可以有效避免网络不良因素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三、把信息道德教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1.教师要有崇高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获取、使用、生成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是否具备崇高的信息道德,直接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学生,以什么样的知识教给学生的立场问题。教师的信息行为应在不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危害社会、不违反道德规范的情况下发生,也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学生。互联网的开通,使人类突破了信息交流传递的空间限制。教师在接触各种各样信息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用的、有正确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合成,以生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学生的信息,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评价信息。

2.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课堂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不破坏网络秩序;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可选拔出两至三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选择正确信息,抵制垃圾信息、黄色信息、反动信息、封建迷信信息等。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信息小卫士,营造全班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氛围,培养学生批评与抵制不道德的信息行为,培养学生依据社会所要求的信息道德标准对信息行为进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维护信息活动的正常秩序是每个人都应负的责任,对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应坚决批评和抵制。

4.不损害他人利益、不随意信息、培养合作精神、倡导道德自律。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培养其良好的信息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使其将社会对信息行为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修养。

四、发挥学校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的德育功能

班级是中小学生学习交友的主阵地,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则是中小学生的优秀群体。所以,可充分发挥班、团、队的德育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周末辩论会、专题演讲等。同时,建立以班、团、队联合体为单位的监督岗,鼓励学生举报去游戏厅、网吧玩耍的学生,及时对这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五、开设心理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室

中小学生之所以迷恋网络,学习压力大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还是因为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有所有长辈的关爱,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不知如何友好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日趋成熟,但又缺少指导,处理不好友谊、早恋与学习的关系,更有部分学生家庭不和,学生担心家里父母吵架甚至离异。而网络虚拟社会正好满足了一些中小学生个人中心主义倾向,导致其出现“网络孤独症”和“自我封闭”等不同的心理障碍。所以学校应充分利用心理教育课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焦虑,稳定J清绪,同时适时举办青春期心理保健讲座,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有困惑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

六、学校与家庭共同监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每位学生受家庭环境、父母言行的影响不同,他们的道德观、个人品行及对自身要求也就不同。

学校应经常组织家长教育研讨会,使家长理解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中小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校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学习交流教育孩子的科学有效的方法,并能了解网络。只有让学生家长认识网络,他们才能配合好学校树立中小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

学校可定期邀请家长(特别是迷恋网的学生家长)参观校园网络建设,了解校园网络信息,观摩教师的网络公开课.使学生家长认识网络给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极大便利。同时,让学生家长认识网上有金矿、也有垃圾,而这些垃圾信息会给中小学生造成什么样的身心伤害,国家有什么样的网络法规来约束人们的网络道德行为,从而使家长对网络的优越性和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在教育孩子时,才会有的放矢,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提高教育实效。

针对特别迷恋上网的中小学生,学校可与家长共同建立特殊的“家庭档案”。随时了解掌握这类学生接受的网上信息类别,了解其心理变化。学校与家庭加强监管力度,发现上网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共同教育。

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网络带来了开放共享的意识和多元化的信息,它既为人们的学习的网上不良行工作带来了快捷与便利,也为部分人至犯罪提供了温床。社会治安部门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网络道德法规,坚决取缔违反法规的网吧经营场所,严惩网上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垃圾信息的犯罪分子。网络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方能从事网络游戏等的开发设计,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氛围。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也是人类高度文明的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主人的当代中小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观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网络对中小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下一代。让我们共同行动,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使中小学生具有高尚的网络道德观,用好网络,发展网络,开辟一片新天地。